如何评价《诗经》在中国古代诗歌文学中的地位?

如题所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它和《楚辞》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两个源头,《诗经》是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离骚》则是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格调,从内容、写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给后代诗人以借鉴。《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历代民歌是它的嫡传,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了这种精神,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所以说,《诗经》是真正地走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以黎民百姓的现实生活为创作灵感,可以说是一部史诗级的著作。


《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如《卫风·氓》这类是偏于叙述的诗篇,其叙事也是为抒情服务的,而不能简单地称为叙事诗。《诗经》 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产生了如此众多、水平如此之高的抒情诗篇,是世界各国文学中罕见的。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 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 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 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