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并且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
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分化,并且迅速发展,导致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而现实往往不是他们所想象的,于是就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分化,使得大学生发生自我意识的改变,经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而表现出各种激动、焦虑、喜悦与不安情绪.当理想自我占优势时,往往会将"客体我"萎缩到实际能力以下,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甚至放弃努力,形成自我怜悯或伤感的心理状态.相反,当"现实我"占优势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
2、自我意识矛盾日益突出,但调控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忽而看到自己的这一面,忽而又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时而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面对自我意识中的种种矛盾,大学生便开始通过各种活动来重新认识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调节矛盾中认识自己,完善自我.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我聪明吗?", "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能力和特长?","我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冲突和自我探究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趋于一致,达到暂时的自我统一.然而新的自我意识矛盾又会产生,还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控和自我探究.但大学生的这种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过多关注自己,过于看重自己,而对他人、集体、社会考虑较少等.
3、自我意识的矛盾不断激化,出现混乱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致.
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4、自我意识的矛盾转化不断进行,且渐趋稳定
在自我意识由"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由刚进校的"依赖性"和"盲目性",渐渐转变为"想入非非",到毕业前就显得沉稳多了.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转化,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发生了明显的飞跃,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差异,自我意识也逐渐趋向成熟.
由此可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折"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对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自我意识教育和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走上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之路,因此要引导他们全面认识自我,积极认可自我,努力完善自我.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
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引导主体按社会要求自觉地对客体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高表现,是大学生完善自己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1、全面认识自我
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量力而行,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大学生只有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实践,才能找到多种参考系,才能凭借参考系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做到不自卑也不过于自信,不骄傲也不过于谦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
2、 积极认可自我
大学生如果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己,便会形成自尊,如果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便形成自卑.自卑者往往片面地夸大自身的缺点、短处,甚至否认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极大地阻碍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
3、 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认可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