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建立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应以正确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为基础,以科学的质量管理原则为指导,以质量管理手册为表现形式,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评价,经过连续不断的评价、修正,再评价、再修正完成。

1、确立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其建立的目标必须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成功发展的保证。

2、明确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职能和体系结构。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导下,应用“质量环”工具,分析确定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能范围。在应用“质量环”分析时,要根据本企业产品的特点,分析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从中找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研究确定每个环节的质量职能。

3、以文件的形式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手册。企业的质量管理手册由阐明该企业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组成。质量管理手册涉及了企业有关质量管理的全部活动,以标题和范围反映其应用领域。

一般情况下,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包括或涉及质量方针;影响质量的管理、执行、验证或评审工作的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质量管理体系程序和说明;关于手册评审、修改和控制的规定等内容。

4、对经过实践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企业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评价的方法是通过对构成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审核来进行的。根据审核目的不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种类型。

5、根据评价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改进。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提供依据。实践证明,企业产品质量能否使顾客满意,并为企业带来效益,取决于该企业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运行效率。



重要性

1、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项工程技术复核工作,检查评定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及时办理有关质量检查记录手续。

2、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检查督促质量整改的落实情况,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

3、对施工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负主要责任,协助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4、以有关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为依据,对各项工程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

5、负责技术资料的监督、检查及收集,做到技术质量资料的完善与工程施工进度目标的完成。

6、严格遵守公司财务制度,杜绝本工程的一切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9

1、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需达到的质量目标以及所需建立的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和子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规定、评审、验证、确认和形成文件。

2、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运作阶段的划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3、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及验收准则,对过程和产品的关键或重要特性应安排测量和监控活动以及确定为过程和产品的符合性提供证据的记录。

4、对实现公司年度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5、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1、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项工程技术复核工作,检查评定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及时办理有关质量检查记录手续。

2、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检查督促质量整改的落实情况,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

3、对施工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负主要责任,协助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4、以有关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为依据,对各项工程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

5、负责技术资料的监督、检查及收集,做到技术质量资料的完善与工程施工进度目标的完成。

以上内容来源于 百度百科-质量管理体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09

1、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需达到的质量目标以及所需建立的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和子过程,识别关键的过程和活动,对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的途径;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规定、评审、验证、确认和形成文件;

2、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运作阶段的划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3、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及验收准则,对过程和产品的关键或重要特性应安排测量和监控活动以及确定为过程和产品的符合性提供证据的记录;

4、对实现公司年度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5、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申请条件

1、申请方简况,如组织的性质、名称、地址、法律地位、以及有关人力和技术资源;

2、申请认证的覆盖的产品或服务范围;

3、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必要时提供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4、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名单;

5、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

6、有关质量体系及活动的一般信息;

7、申请人同意遵守认证要求,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

8、对拟认证体系所适用的标准其他引用文件说明。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质量管理体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09

1、应具有系统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反映一个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特征,是全面的,各种文件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任何片面的、相互矛盾的规定都不应在文件体系中存在。

2、应具有法规性。文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实施的,对实验室的每个成员而言,它是必须执行的法规文件。

3、应具有目的性。文件的建立应达到改善和促进质量管理的目的,它不应是夸夸其谈的实验室装饰品。

4、应具有见证性(记录)。编制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可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记录下了实验室的各项活动并使这些活动具有了可追溯性。



质量体系的组成部分

质量体系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资源四部分组成。

组织结构是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应明确建立的为执行其职能、规定其职权范围和联系方法的形式,包括职责的规定。职责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内部每一个部门、每个人对分配在质量体系运行中应做的工作,以及由于没有做好工作而承担的责任。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括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资源管理过程等程序是为完成某项活动所规定的方法。资源和人员是质量体系的硬件,包括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设计和研制设备;制造设备;检验、试验及检查设备;仪器仪表和计算机软件等。

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质量体系是客观存在的,质量体系包含的内容应当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考虑到企业在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上存在差异,产品的种类、结构、特性和使用的环境条件不同,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对质量体系的要进行选择和补充,以利于质量,适应市场变化,保证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7-09

面对质量管理体系这个庞大的数据,要注意如下问题:

1、编制的文件,应该注重的是“给谁使用”而不是“给谁观看”。

2、注重性格,中国式管理一定要注重中国人的性格。

3、分层审核,人数多的企业比如百人以上的规模,建立分层审核制度。

4、前期的策划很重要,工作做不好,很多是由于PDCA循环的“P”没有被重视。

5、员工的价值,领导的职责就是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价值,而不是让竞争对手去了解你的员工。

6、问题分析,如果对于问题把握不精准,那就从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上找问题,是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不够透彻。

7、公司团队,对于公司的团队而言,能力、道德、性格都很重要。

8、精益生产,用最少的资源,进行最优秀的组合,实现快、好、省的生产。

9、标准化作业,要使公司的流程更加规范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优化表单建立模板,将标准化固化。

建立质量体系常见误区

很多组织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花费了大量资源,比如从别的项目调配人员、雇用咨询顾问等。也有的组织直接拿来别人的程序文件,仅仅使用文字游戏进行了同义词的替换,就像不想被认定为“剽窃”的大学生如法炮制自己的学期报告一样。

当组织首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并不是越强大、越快、越耀眼的电子系统就越合适。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建立的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带来的麻烦比获得的增值更多。要根据组织的规模、对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预期来确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