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饭历史是什么

如题所述

1、炒饭的来历如下:卵火高是是一种用黏米饭加鸡蛋制成的食品,应该算是最早的“蛋炒饭”。蛋炒饭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544—606.8.31)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的前身。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随之也将蛋炒饭传入扬州。伊秉绶,福建汀洲人,乾隆54年任扬州知府。他曾把扬州蛋炒饭带回福建老家。做了改进,把原蛋炒饭中加入了青豆,胡萝卜,黄瓜。使其风靡全国。之后,“扬州炒饭”这个名字便在全国风靡起来。他本人吃蛋炒饭则更加挑剔,需加入冬笋,冬菇,干贝,虾仁,鸡胗等山珍海味,这时蛋炒饭已经成型了。
2、做法:
(1)原料:米饭、鸡蛋、盐、酱油、香肠、葱、青豆、香菇、胡萝卜、虾仁。
(2)米饭一中碗,新做的或是上顿的剩饭都可,干爽为佳。米饭做法:大米洗净,加水蒸米饭,米与水比例1:1.3~1.5,水面可滴两滴食用油,开锅后10~15分钟左右即可;
(3)各种辅料切米粒大小的小碎丁;
(3)鸡蛋一个,打入碗中,加少量盐,然后将鸡蛋快速打散打匀,持续20秒左右;
(4)旺火、热锅凉油(油可以适当多放些),油烧热后,将鸡蛋迅速交入锅内;
(5)然后把准备好的米饭倒到还没有凝固的鸡蛋上,迅速翻炒,将鸡蛋与米饭融合,最好是蛋液包裹每一粒米;
(6)加入盐、及各种辅料,再充分翻炒,出锅即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