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何不再以民族英雄称呼?

如题所述

民族英雄,简单来说就是为维护民族利益而献出生命或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义之士,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大厦将倾,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也不是没有,我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相对保留完好的文明古国往往都是民族英雄的功劳。

谈及民族英雄,最典型的当属岳飞,此人真真切切地向世人展示什么叫精忠报国,故在影视作品中,岳飞常常与民族英雄一词挂钩。随着时间的发展,如今的历史教材中却很少出现民族英雄一词,除岳飞外,像文天祥,狄青,史可法这类志士教材也不再称呼他们为民族英雄,转而以抗元英雄,抗清英雄这样的称呼代替,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两者的差别究竟在哪?

关于民族英雄的说法,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古代,中国不曾出现民族这一说法,对古人来说,爱国忠君是仕子基本的道德约束。人们往往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对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区别没有做过多的关注。史料也只是用汉人,金人,元人这类称呼代表一个群体。中国人真正接受民族概念还是在清末民初。

清朝末年,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人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邻国日本离中国很近,也拥有不少先进知识,一时间留学东洋成了趋势。知识分子在进入日本了解相关的新文化时发现一个现象,当日本与外界或者日本人与洋人之间发生矛盾时,日本人总是有空前高涨的情绪,凝聚力很强,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发生,这一点与清朝形成鲜明对比。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在日留学的华人将民族一词引入中国。

当时的大清内忧外患,不同群体不同阶级之间有着很难协调的矛盾,可谓一盘散沙。正是民族一词的引入,才使得广大群众得以凝聚一心,共御外辱。岳飞在当时开始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现,在普通人眼中,岳飞是爱国的楷模,他让人有自豪感,这样的英雄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不过就国情而言,除民族外,知识分子们还破天荒的发明了中华民族一词,根据梁启超的说法,中华民族从开始就不是一个民族,而是由多个民族混合。慢慢地,中华民族代指中国境内的所有兄弟民族。除此之外,当时的部分文人也认为中国只有一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只不过这种思想没有被接受。

话说到这就很清楚了。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小战争,如元灭宋,明抗清,说白了都是中国人内部之间的矛盾,与近代发生的侵略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原先的民族英雄被抗金英雄这样的词代替,时代不同立场不同,相比较于前者,抗金英雄这一称谓也更符合时代和历史需要。中国人打中国人,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外族侵略,带着这样的思想看待岳飞,前者在历史教材中无法被称为民族英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民族英雄,简单来说就是为维护民族利益而献出生命或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义之士。 在古代,中国不曾出现民族这一说法, 所以现在很少将这些人称之为民族英雄,转而以抗元英雄,抗清英雄这样的称呼代替。
第2个回答  2020-11-11
对古人来说,爱国忠君是仕子基本的道德束缚。人们往往有着强烈的国家认识,对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差异没有做过多的重视。
第3个回答  2020-11-11
因为岳飞当时抵抗的是金朝,而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金朝和宋朝都是属于中华民族,这个在现在看来最多属于内斗,不算抵抗外来民族的入侵。所以也不再以民族英雄称呼岳飞了。
第4个回答  2020-11-11
民族英雄指的是对抗击外民族入侵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而岳飞抗击的是女真族后发展为满族,属于中华民族不是外族,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