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下有座帝王墓,当地人知道的都不多,葬的是谁?

如题所述

位于长江水道之上的武汉长江大桥,连接着连接武汉市武昌区和汉阳区的过江通道。它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被称作是“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始建于1955年9月1日,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同年10月15日正式开始通车运营。站在桥上,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然而,有一处景点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面,却很少有人知道。

在武汉长江大桥蛇山引桥南坡下,距离武昌桥头堡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农民帝王墓,也是武汉市唯一的一座封建帝王陵墓。该墓坐北朝南,墓高2.2米,墓基周长为12米。陵墓依山而建,墓碑上刻着“大汉陈友谅墓”几个大字。没错,该墓的主人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友谅。

陈友谅,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出身于一个渔民之家,曾学过武艺。1351年,徐寿辉起义,建立了天完政权。31岁的陈友谅见元朝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气数已尽,便投靠在徐寿辉将领倪文俊麾下,后因有功晋升为元帅。

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图谋害徐寿辉,从而坐上他的位置,结果失败了,只好逃到黄州投奔陈友谅。后者趁机杀了他,吞并他的军队,自称勤王,并起兵攻下江西、安徽等地。随着陈友谅手中的兵权越来越大,这野心也跟着长了。1359年,他杀掉了天万政权的将领赵普胜,又挟持了徐寿辉,迁都江州,自立为汉王。

第二年,陈友谅攻陷太平,杀掉了徐寿辉,随后登基称大汉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他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辅佐朝政。但想要这天下的可不止他一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也想一统天下,登上皇位。一山不容二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1363年,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战败,逃到了九江,朱元璋乘胜追击。他在突围时,被流箭射中而亡,时年44岁。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贫苦家庭出身,都有着雄心壮志,可惜的是朱元璋成功了,而他失败了。


陈友谅死后,被安葬在蛇山。若按照帝王陵的标准来看,陈友谅墓无疑非常简陋。但按亡国之君的陵墓标准来看,他的墓相当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友谅墓逐渐荒废。

1913年,湖北省请人修缮了该墓。1956年,武汉市政府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陈友谅进一步整修。同年11月初,该墓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藏在武汉长江大桥下的这一景点,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6
葬的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产生的陈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陈友谅。可惜这个王朝的延续时间很短,故而并不出名。
第2个回答  2021-02-14
埋葬的摄政王李太明,这是一座非常隐蔽的墓穴,同时也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第3个回答  2021-02-14
该墓的主人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友谅。陈友谅,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出身于一个渔民之家,曾学过武艺。1351年,徐寿辉起义,建立了天完政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