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贪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
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
《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
《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
一显色贪、
二形色贪、
三妙触贪、
四供奉贪。
《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2.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

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2-29
佛法是去除贪念的,所以没有一个法是叫人贪的。楼主说的可能是有人贪法吧?这个贪法就是说,佛教弟子对于解决去除执着的佛法也在执着。打个比方,做一件事情需要工具,这件事做成了工具就要放下,可是这个人却不想放下而且还要拥有很多其它用不到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佛法,这个人就是贪法。法是一个道路一个途径一个工具,对于法的贪婪也是不对的。就好比先前说的一样,有用的用不上的又要拥有,这只能增加自己的负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