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有几个区几个县?

如题所述

截至2019年5月,张家界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分别是: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

1、永定区

永定区位于湘西山地东北部,地处张家界腹部,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距省会长沙398公里。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总面积220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5月,永定区辖王家坪、教字垭、茅岩河、新桥、尹家溪、天门山、沅古坪7个镇,桥头、谢家垭、四都坪、合作桥、罗塔坪、罗水、三家馆7个乡,永定、崇文、南庄坪、大庸桥、西溪坪、官黎坪6个街道。

2、武陵源区

位于西部高原亚区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边缘,东北接湖北,西部直达神农架等地,西南联于黔东梵净山。武陵源主要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索溪峪、天子山两个自然风景区组成,面积390.8平方公里。

武陵源地区石英砂岩比较多,而且裸露在地表,经过流水的长期,形成了这一地区最奇特的景观--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区内千米以上的峰林有243座,最高峰是兔儿望月峰,海拔12.645公里。这里沟谷纵横,长度超过2公里的沟谷有32条,总长度达84.6公里。

3、慈利县

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东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东北与石门县毗连,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连接′。慈利县境东西最大距离72.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69公里,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慈利县辖15个镇、10个乡:零阳镇、岩泊渡镇、溪口镇、东岳观镇、通津铺镇、杉木桥镇、象市镇、江垭镇、苗市镇、高桥镇、广福桥镇、三合镇、零溪镇、二坊坪镇、龙潭河镇、南山坪乡、洞溪乡、杨柳铺乡、三官寺土家族乡、高峰土家族乡、许家坊土家族乡、金岩土家族乡、赵家岗土家族乡、甘堰土家族乡、阳和土家族乡。

4、桑植县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东经109°41′—110°46′,北纬29°17′—38°84′。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拥有28个民族。

截至2019年5月,辖瑞塔铺、澧源、利福塔、廖家村、龙潭坪、五道水、人潮溪、官地坪、陈家河、八大公山、凉水口、桥自弯12个镇,竹叶坪、空壳树、上洞街、河口、上河溪、沙塔坪6个乡以及走马坪、刘家坪、洪家关、芙蓉桥、马合口5个白族乡共11个乡。

扩展资料

宋朝时期,宋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调整为二十三路,路下设府、州、军。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农历癸亥年)下令将今张家界全境划规澧阳郡,曰慈利县,并在今桑植县设安福寨,在今永定区大庸所设武口寨,在武陵源区设索口寨。

元时,在全国设立十一个行省,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于置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农历丁丑年)改置澧州路总管府,所辖四县(慈利是其中之一,既今张家界市全境),并在今永定区茅冈置茅冈都元帅府。

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农历乙未年)当朝皇帝铁木耳又下令将慈利县升为慈姑州,复名慈利州,辖四县,现今的张家界市全境属慈利州管辖,并在州内溪峒间置安定(今永定区内)、柿溪二州。

今桑植的外半县属柿溪州,内半县则分置上下桑植长管司(以后改为安抚司)。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农历甲辰年)改澧州路为澧阳府,辖四县,罢安定、柿溪两州。

明时,明王朝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在全国设立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实行省一级民政与财政管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农历已酉年),降慈利州为大庸县,隶属于澧州。民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农历丙辰年),慈利划规常德府管辖。

这时期,当朝为了征讨覃后,在永顺羊峰山设羊山卫,并修筑排栅城,三年迁羊山卫城于大庸溪之阳,更名为大庸卫(所谓“卫”,即军事建制,属湖广都使司)。

民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农历己巳年),又改大庸卫为永定卫,二十三年,又在慈利设九溪卫,两卫同属湖广都使司管辖,而今张家界市的行政区划在当时则属慈利县。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农历丙子年)划规岳州府。

清时,在全国设立二十个行省,以下设府、州、县。清雍正八年,桑植与茅冈土司相继改土规流,升澧州为直辖州,辖安乡、石门、慈利等四县,同时废永定、九溪两卫,新设安福县(今永定、武陵源两区与慈利、桑植两县在当时均属安福县),并改岳常道为岳常澧道。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农历乙卯年)割原九溪卫麻寮所并入溶美司,置鹤峰州,属湖北省宜昌府,同时割安福所与桑植司地置桑植县,属永顺府管辖。还将慈利十、十一、十二、十三都及八、九、十四都的一部分地方,以及永顺部分地方和原茅冈司地方置永定县,隶属澧州。

民国时期,先在省下设三个道,六十个县,后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农历丙辰年)湖南省栽撤武陵道,将大庸、桑植、慈利县划规辰沅道。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农历壬戌年)裁撤“道”的建制,仅存省、县两级,所以,大庸、慈利、桑植三县均属省直辖市。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农历甲戌年)11月24日,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领导红军二、六军团解放大庸县,建立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农历乙亥年)红军长征,湖南省建湘西绥靖处,管辖慈利、大庸、桑植、临澧、石门、澧县等6个县,专员办事处,设在慈利县。

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938年至1949年,农历戊寅年至已丑年),湖南全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庸与桑植属第八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永顺。慈利县属第四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常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张家界市全境解放。公元1949年至1988年(农历已丑年至已巳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而大庸、桑植两县则于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属永顺专区管辖,8月后划规湘西苗族自治区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

1988年至1990年(农历已巳年至辛未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地级市,辖慈利、桑植两县和永定、武陵源两区。1994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仍管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不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家界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湖南省张家界市

参考资料来源: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5

第2个回答  2020-04-11
两区(武陵源区,永定区)两县(慈利县,桑植县)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张家界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

    永定区,面积2174平方千米,人口42万。

    武陵源区,面积 398平方千米,人口 5万。

    慈利县,面积3481平方千米,人口68万。

    桑植县,面积3465平方千米,人口43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