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毕业会考两考合一是什么意思?

随着中考时间拉近,北京市教委日前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明确强调2021年北京中考毕业会考两考合一

3月24日,北京市教委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强调2021年起北京市将中考和毕业考两考合一。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12门科目全部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实行全科开考、随教随考。

 æŒ‰ç…§å›½å®¶ã€Šä¹‰åŠ¡æ•™è‚²è¯¾ç¨‹è®¾ç½®å®žéªŒæ–¹æ¡ˆã€‹è¯¾ç¨‹è®¾ç½®æ˜¯12门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如北京市这次实施“两考合一”就把音体美、特别是信息技术成绩纳入考核成绩,这是开了一个好头,对于带动边远山区学校有较好的引领作用。

 åŒ—京市的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初中生涯将全科学习,信息技术这些科目被重视起来是一件好事,随着物联网的新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未来10年以后学生们很难适应生存,简单来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就业很难,没有很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将被淘汰。所以在初中将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纳入考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对新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  而“两考合一”模式,对于学生是好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全心投入学习,以往分开考试,很多学生在毕业会考考试中成绩不好,就存在放弃的心态。同时这种模式,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课程内容学习后参加该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教、随考、随清。其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学完即考。地理、生物考试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末,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数学、外语(笔试)、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考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末。以往比如生物、地理八年级学完参加期末考试就行,不参入最终毕业会考的成绩,很多学生觉得不重要,反正不算考核,就不去好好学,导致这些课程的知识都不能被学生较好的认知。音体美也被认为是副科,这些课程长期被其他任课老师霸占,其实每个人兴趣爱好是不一样,只有认真开展这些课程,才能发掘学生的特长,也许学生成绩不是很好,但他体育非常有天赋,如果不在体育课中发现,是不是被埋没了,毁了学生的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3

尽管《办法》中提出,除了语数外,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制、以及物理是必须计入中招成绩外,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从历史和地理择优一门,化学和生物中择优一门;但是,不要忘了,既然两考合一,也就表示在初三也还要学习生物和地理两门课程。

那么,初中生在学业上是不是会更加艰难呢?其实,答案是肯定的,用数学的方法也能简单地得出结论来。毕竟是多了两门课程要加到中考一起,初三的这一年原本的课程表里面,也要多加这两门课程的课时,这就要从原本就紧张的学业当中榨出时间给这两门课程腾地方。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么说,只是原来就有这么多课程的初二学生,到初三的时候享受不到少两门课程的乐趣了。

第2个回答  2020-04-03
北京中考毕业和会考合一的意思就是,原来是分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个考试的,现在把这两个考试合二为一,也就只需要参加一次考试即可。这个在很多地方早就已经合一了。
第3个回答  2020-04-03
据北京市教委消息,随着中考时间拉近,北京市教委日前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强调2021年北京市毕业会考和中考将首次两考合一,新方案从2018年入学初一新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二学生按计划将于本学期末参加地理、生物两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图片来源:新京报报道
“两考合一”、“全科开考”,是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新中考改革意见)的明确要求。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是对教育部新中考改革意见的具体落实。推进“两考合一”的目的,是通过实行“一考多用”,减轻考生的负担。而在笔者看来,要真正全面减轻学生的负担,还需要对中考录取制度进行改革,结合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所谓“两考合一”,就是初中毕业考(也称为会考)、高中招生考(传统的中考)合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地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确定“4(语数外体4门)+X(在语数外体科目之外选择不少于4门学科,如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门学科考试成绩作为高中学校招生的依据。对于新中考的“两考合一”,曾有媒体错误地解读为取消中考,而其实,中考依旧存在。“两考合一”也并非全新的做法,多年前我国就有不少地区实行“两考合一”。教育部发布的新中考改革意见,是要求全国各地都实行“两考合一”。
在之前,北京学生要先参加初中毕业考,通过之后,初中毕业,初中毕业考由各区县组织,难度并不大。很多学校、学生把它作为一次模拟考对待。在初中毕业考之后,还有中考,各高中学校按这次中考成绩录取。纳入中考的科目,相当于要考两次,初中毕业考考一次,中考再考一次。
“两考合一”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减少了一次考试。但“两考合一”,也有争议。主要的反对意见集中在初中毕业考试属于合格评价考试,考生合格就达到毕业要求,而高中招生考属于选拔性考试,把两者合在一起,功能比较模糊,可能提高了合格考难度,又降低选拔功能。
第4个回答  2020-04-03
两考合一就是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样的改革有好处也有弊端
一,尽管有专家解读称,此项举措不能称为“取消中考”,因为很多地方已经这样做了。但第一,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这样做,以致我们仍会感到每年的中考还是生活中的一次大事件;第二,如果考试形式与中考有明显不同,实质上还是“取消”;第三,怎么在文字上定性并不重要,关键要看其效果和影响。
很长时间以来,中考与高考都是决定考生命运的重要大考,是学生阶段,乃至整个人生的最重要的两次考试。尽管对这两次大考的诟病一直不绝于耳,但因为相对而言,这是凭实力取胜的相对最为公平的竞争,如果取消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所以人们只能对高考、中考爱恨交加,且绝大多数人都要继续忍受,并力图使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尽可能好的成绩。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西省也好,其他地区也罢,实行“两考合一”,确实堪称一种改革实践。
二,“两考合一”自然有其合理的一面。最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学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曾几何时,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不仅分开进行,而且是不同的套路,从而压缩了初中阶段有限的学习时间。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考不仅在相当程度上以未来的高考为目标,且过早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并将其未来的人生带入过早设定的轨道中,使中学后半时段的轨迹只能沿着预设的轨道前行,并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轨迹的可能性变小。
三,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取消中考”或称“两考合一”如同取消高考一样,其最大的弊端和危险在于,确保相对公正、分数(确切说,是分数线)面前人人平等的制度、机制如何保证?这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进行并由点及面的关键。人与人的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在一定时间内,优质教育资源也依然是有限的。而从江西省目前发布的信息看,高中阶段依然要招生录取,不过其学科成绩来源于学业水平考试而已。显然,无论怎样设计和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不可能像中考那样统一考试、封闭阅卷,学校和教师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那么,如何使之科学合理?如何做到公平公正?且无疑,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和关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