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从厦门岛攻占台湾为什么只有两条进攻线路?

历史上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从厦门岛攻占台湾为什么只有两条进攻线路?为什么不可以从外围直接进入内江,而必须绕道鹿耳门航道?我觉得应该有三条:一是从南边,二是绕道鹿耳门,三是直接进入内江港。为什么一直说只有两条航线而非三条?-

见其它资料:
荷军的据点台湾城、赤嵌城位于台南市。这里海岸曲折,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每座山屿相距1里多,彼此“毗连环护”。一鲲北面隔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大员港(又称安平港)。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荷兰人修筑的城堡台湾城在台江西侧的一鲲,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
  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上有重炮瞰制,必须经过战斗才能通过。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

  1627年荷军曾在北线尾岛北端建有热堡,1656年在一次台风中倒塌后便不再派军防守。荷军认为,凭此“天险”,只要用舰船封锁南航道海口,与台湾城、赤嵌城的炮台相配合,就可阻止郑军登陆。

  郑成功之所以选择在鹿耳门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该地的潮汛规律,即每月初一、十六两日大潮时,水位要比平时高五六尺,大小船只均可驶入。郑成功从澎湖冒风浪而进,正是为了在初一大潮时渡鹿耳门,二是郑成功早已探测了从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港路。所以,郑成功实施登陆作战的路线、地点的确都是正确的。

荷兰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1662年(康熙元年初,南明永历十六年),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追问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郑成功没有考虑第三条线路(即不走鹿耳门,从外围直接进入内海)。
当时郑成功仅仅考虑了两条线路:一是走鹿耳门;二是直接不绕鹿耳门的远路,直接直线进攻。但这条路荷兰人都考虑到了。鹿耳门没有考虑到,所以郑成功成功了。但我研究发现,除了这两个选择,还可以有我上面所说的第三个选择。
郑成功怎么没有考虑第三个选择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3
时间上的差异不同 受季风影响 登陆较困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23
有信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