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什么意思

诗歌里面 有个手法叫渲染 是什么意思啊

注音
  xuàn răn
编辑本段概述
  【词语】 渲染   【全拼】: 【xuànrǎn】   【释义】: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2)比喻夸大的形容:一件小事情,用不着这么~。   【近义词】: 衬着
中国画技法
  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   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明 杨慎《艺林伐山·浮渲梳头》:“画家以墨饰美人鬓发谓之渲染。” 清 龚自珍《题盆中兰花》诗之四:“ 宣州 纸工渲染薄,画师黄金何处索?” 马南邨《燕山夜话·书画同源一例》:“有一些皴法和渲染之处稍变换着使用干笔和湿笔,而就整幅画面来说,用墨大部分是半干半湿的,表现出特别和谐的色调。”
物像衬托
  2.指物像间的衬托。 清 杜诏《渡江云·徐鸣皋过访云川阁坐雨》词:“秋香湿透,渲染就,一片秋浓。” 茅盾《动摇》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
  3.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 秦牧《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古代诗人形容大雪纷飞,说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形容贴梗海棠的艳丽,说是‘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这都一下子就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来了。”
事物铺张
  4.指对事物铺张、夸大。 巴金《春》二一:“ 王氏便把事情的经过加以渲染,有声有色地叙述一遍。”
古文中的渲染
  记叙文中,运用渲染这种表现手法,对文章中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加强气氛,深化主题。 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例如,白乐天《琵琶行》(第二节)极尽笔墨之能事,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对春江月夜景色的渲染,流露出离愁,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一言以蔽之,渲染即对事物进行正面描写铺叙,追求笔墨酣畅,痛快淋漓。
编辑本段常用的渲染方法
  (1)反复:它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复出现,以抒发情感,渲染情绪,突出主题,如《周总理,您在哪里》一文。   (2)烘托:它借描写环境或特定的气氛,表现人物的一定情绪。鲁迅小说《故乡》开头对故乡冬景的描写,就是这样,这样的环境和气氛,对人物凄楚心理和作品的主题,起着有力的渲染作用。   (3)环境描写。   (4)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5
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 秦牧 《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古代诗人形容大雪纷飞,说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形容贴梗海棠的艳丽,说是‘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这都一下子就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24
渲染什么意思 渲染xuàn rǎn【释义】 1.中国画技法的一种。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像,增强艺术效果。
第3个回答  2012-11-15
【词语】 渲染
【全拼】: 【xuànrǎn】
【释义】: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2)比喻夸大的形容:一件小事情,用不着这么~。
【近义词】: 衬着
第4个回答  2012-10-11
【词语】 渲染
【全拼】: 【xuànrǎn】
【释义】: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2)比喻夸大的形容:一件小事情,用不着这么~。
【近义词】: 衬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