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一孩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该怎么办?

我的儿子上初中一年级,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组前几名,可这半年成绩直线下降到了50名,我家经济条件勉强,我又常年在外打工,谁能告诉我怎么能把孩子的成绩赶上来?
根据孩子的老师讲,孩子很听话,学习也认真,平时成绩都很好。可每次考试都不尽人意。他从不去网吧,也没有不良的朋友,只是有时爱看电视,可学习还是比较用心的。我不知道怎么搞的一到考试就不行呢?

孩子升入初中後,不少孩子成绩出现大的滑坡,家长著急,孩子痛苦,孩子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在小学,成绩不怎麼好,到了中学成绩反而大幅度提高。的确,孩子升入初中以後,成绩都基本上会发生或上或下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中考成绩。

通常情况下,初一,是孩子学习成绩的变化期,到了初二下半学期,孩子的学习成绩,便基本上定型。这是因为,成绩提升的孩子,在小学虽然表面上玩心大,但是学习习惯养成的不错,为初一成绩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初一,成绩会大幅度的下降。孩子的学习成绩之所以会在初一时大幅度下降,是因为初中的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整个初中时期,孩子的学习的内容、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和小学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孩子是否能适应以及适应速度的快慢等,都会引起孩子成绩不小的波动。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改善的方法做如下总结,希望家长能从中受到启发,找对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良策,否则,就是你操碎了心,也有可能是白费,空添烦恼。同时希望家长帮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一、初一孩子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初一开始,学习内容的变化,是孩子不能适应的主要原因。

小学时候,孩子的学习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语文和数学,英语在很多地方也只是辅助学习。而老师的教学内容少,进度慢,学习方法以重复为主,孩子学习主要是靠死记硬背记忆。

升入初一後,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小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科目增加,特别是英语,从小学一周一节课,变为每周至少3节课,所有科目的内容也在不断加深,难度加大。知识点有小学的零碎、直观,转变为一个相对抽象、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到了初二,科目又增加了物理、化学等。历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科目,也成为升学的考核内内容。孩子学习强度与小学相比大大增强,学习负担加重。同时,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和小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学老师说的多、管的多,孩子不少不好的习惯,在老师、家长不厌其烦的管教下被掩盖了。

初中老师,则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的传授和孩子能力培养上,管教的少了,甚至,老师不关注孩子的不良习惯,即使发现了,也是象徵性的提醒一下,这样,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在小学养成的学习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好的习惯,便会集中、突然爆发。

初中知识的学习,除了要求孩子记忆大量的公式、定义、定理、单词、课文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孩子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的要求。这样,还处於小学思维和用小学学习方法学习的孩子是很难接受的。结果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大幅下降。

2、由於学习方法问题,孩子的成绩与努力已不在成正比

相信,很多家长也发现了,在小学,只要努力的孩子,成绩几乎很容易能考双百,班级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但到了初中,很多孩子,学习很努力、刻苦,但学习成绩却总也不见提高,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投入精力一般的孩子,却成绩次次都能考的不错。

怎麼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也许,不少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那些孩子聪明、智力好。的确,智力确实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影响,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们的整体智力是差不多的(个别的除外)。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导致努力和成绩不成正比呢?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初中与小学的学习方法是有大不同的,小学时,只要孩子用心学、认真学、认真背,只需靠反覆记忆,就可以考出好成绩。

但初中的学习方法则完全不同,除了需要孩子大量的记忆外,还需要孩子对知识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做重点掌握。因此,那些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孩子,学习显得轻松自如而,且学有馀力;而那些(相当一部分)还在用小学时死记硬背、重复记忆学习方法的孩子,会越学越吃力,越学越痛苦,慢慢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习变成了他们的负担,学习成绩从而直线下滑,孩子的学习信心受挫甚至会失去信心,造成学习的恶性循环。即使家长又是报班,又是请家教,起效依然甚微。

3、小学不良学习习惯带到初中

小学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做题速度慢等不良习惯,带到初中学习中,是孩子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做家庭作业,在小学,好多都是家长陪著做的,监督著做的,就是这样,孩子的作业还是完成的缓慢,久而久之,形成拖拉习惯(这个坏习惯,责任在家长);再比如,考试做题速度,小学试卷题量小,时间充足,几乎所有的孩子,时间都很宽松。孩子们,在考试时不会紧张,会慢慢做题;同时老师、家长也要求孩子们细心做、慢慢做,孩子 「慢」的习惯也养成了。

到了初中,同样的考试时间,可是考试内容和题量大大增、难度加大,相当一部分孩子难适应,常常出现试题做不完的现象,毫无疑问,成绩当然好不到哪去。孩子这种慢的习惯,也表现在学习的各个方面,比如做作业慢、记笔记慢……这些都是不利於孩子学习的习惯。另外小学时的粗心、边学边玩等坏习惯,在初中,也成为了学习的障碍,影响孩子的成绩。

1、尊重孩子的爱好,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

到了初中,甚至是在小学五六年级,孩子们对自己的「爱「」好开始真正形成。但,大部分家长却把孩子的这种爱好,视为另类,认为会影响学习。家长们很是反感,经常限制或扼杀孩子的爱好,粗暴的认为,孩子上初中了,这些和学习「无关」的东西会给学习带来不好的影响。

其实,家长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不但没有让孩子好好学习,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怨恨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孩子,支持孩子的爱好,因为,孩子这时候的自我认识已经很强了。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孩子自愿地去学习,而且能帮助孩子明确,为什麼去学习。

尊重孩子,支持孩子的爱好。在支持孩子的爱好过程中,通过引导,可以帮孩子确定学习目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样做,孩子很容易接受,而且不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当你的孩子出现痴迷的爱好时(前提是正当的),家长们不要限制,而是欣然支持,欣赏孩子的爱好,并利用他的爱好,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帮孩字树立理想。也就是,根据孩子的爱好,告诉他,在这方面要想成功,为了理想,需要好好学习,希望孩子为此努力奋斗。

建议家长这样做:比如,如果孩子痴迷动漫电影,你可以告诉他:为了将来能成为一名动漫电影著名导演,你平时在欣赏这些动漫电影的同时,要打好知识的基础;如果孩子喜欢化妆,家长可以告诉她:要成为著名的形象设计大师,为了理想,那就从现在开始,学习知识,增加自己的内涵等等。

2、帮孩子改掉惰性

孩子学习成绩下滑,除了受前面所述原因外,与孩子的惰性也有不小的关系。孩子在家的现象是,只要回到家,往床上或沙发上一躺,就喊累。

其实,初中的孩子,正处於青春期快速发育期,身体的快速发育,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孩子喊累也正常。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控能力、意志力都比较差,在学习上也容易产生惰性。

这种惰性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还表现在思想上。这些懒惰一旦养成习惯,会让孩子忘记学习的目标、失去学习的动力,丧失创造力。因此说,惰性也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

改变这种惰性的方法,建议家长给孩子做好清晰地作息时间表,坚持执行,让孩子养成习惯。这个作息习惯,要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建议,这样执行起来,会比较容易。

3、帮孩子寻找适合孩子的科学、高效学习方法

升入初中後,建议家长不要再过多的参与孩子的学习,但,要做好必要的提醒、和关注。初中的学习情况,与小学相比是不一样的,孩子还是靠埋头苦学,拼时间,已经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这时,家长重点做的是帮孩子找到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其实,在小学,每位家长都是孩子的无所不能的老师,孩子学不会的知识、题目,家长可以手把手地教;但,当孩子升入初中後,一是家长的水平有限,二是,干预孩子学习太多,孩子的依赖性改不掉,是对孩子的学习不利的。家长也要改变做法,最好的做法是,在学习方向上给予孩子指导——教孩子学习方法。这样才是对孩子的正确陪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9
根据个人的经验(当时我初一成绩班级中游偏下,到九年级成绩稳定级部前十,老爸老妈都是初中教师):
1、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过分的打骂说教孩子,这时候的孩子爱玩,再加上进入了逆反期,所以经常打骂会适得其反,不仅让孩子厌恶学习,也造成与孩子关系僵硬。当时我由于爱玩心思不在学习上,成绩比小学下降很快,我妈跟老师商量(都是同事),跟我说如果进入班里前25就让我当班长,我半学期就考入了班里前25.所以说我感觉适度的奖励与鼓励可以让孩子更加的去自主努力学习,比如,你可以给他制定个向前的目标(很容易完成的,经过他的努力比较轻松得到的,比如前进三个名次了什么的),如果完成了,你可以给他买个他喜欢玩的游戏里的道具,或者买个什么玩具之类的。
2、这时候的孩子其实心里很希望接近自己的父母的,尤其是父亲,一定要跟孩子搞好关系,多陪孩子出去玩,我爸在我初中的时候,别的孩子各种补习班,我就八年级期末的时候上了个英语补习班,别的没上,其余假期我爸都带我各种地方旅游,我爸跟我关系跟哥们一样。每次开家长会,我都带我爸去,别的同学看到我跟我爸开玩笑什么的都很羡慕。
3、八年级期末的时候我的英语很差,我妈特别生气甚至都想让我退一级(担心我九年级因为英语考不上重点高中),我不听就跟我妈说给我一个假期的时间我把英语补习上去,那个暑假我把八年级英语重新背了一遍,然后英语最后考了一个A。所以我感觉,初中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孩子现在成绩很不好,不要很着急,尤其是男孩,相信他吧,好好跟孩子沟通,只有你跟孩子的关系好了,无话不谈,孩子有什么心事都会跟你说的(起码父母双方有个一跟孩子关系很好的,就像我妈很严厉但是我爸跟我关系特别好),并且这种情况下孩子也会听得下去你的意见。
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问
第2个回答  2017-06-08

    先和孩子谈心,看看孩子最近发生什么事情。

    和班主任沟通,现在互联网聊天工具很多,咨询下孩子在校情况。

    结合以上两点的就能掌握孩子学习方面以外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了。

    学习方面的适应力问题呢,很容易解决的,基于初一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的,最好父母要提前进行与孩子的沟通,养成一定的习惯,如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做功课,做温习,同时也要给予孩子一个科学的游戏时间,以免孩子觉得父母在监管着。

    学习方面以外的,就因情况的定。沟通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切良好的沟通,都能让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不仅是成绩,还有各方面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沟通与关怀。

第3个回答  2017-05-31
1、反思家人是否对孩子有过度的期望,孩子是否已经进入逆反阶段,适当放宽心
2、是否有过与孩子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注意一是面对面,而是平等,后者更重要
3、注意观察注意孩子最近有没有什么不对,注意方式。至于什么翻日记的就千万不要了,被发现会使情况急剧恶化
4、找老师了解一下情况,如果是因为骤然变重的学业使他难以适应的话,尽自己所能让他放松自己,或者去看看心理医生,不要单纯的认为他不学好而苛责他,这对他来说是雪上加霜,只会让事情更坏
5、这时候的孩子是父母最头疼的,千万不要以为这件事解决了就万事大吉,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多时候不是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而是认为父母总是拥有权威,他不愿意去打一个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役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3
和孩子谈一谈,我相信能谈出他成绩下降的原因来.你可以了解一下他在学校的情况,特别是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了解一下他所交的朋友,是不是和坏朋友混一起去了,也了解和分析一下,你外出打工,家庭对他是如何教育的,还有他对你外出打工有什么看法.掌握了这些情况,对解决问题是有帮助的.我见过一类孩子,他们的心里很特别,说实在一点,就是不平衡,他们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他们不是报恩和感激,而是同富有的人家比较,特别看到人家孩子在父母身边有说有笑的,自己父母在外吃苦的打工全是社会的不公平,就对这个社会产生不满意的感觉,对生活信心不足,对前途,理想感到很茫然,学习上就不求上进,甘居落后.所以,我希望家长能克服困难,在孩子处于接受教育的关键时候,对孩子要关心,给孩子以亲情,让孩子愉快的生活和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自然不会差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