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问题概述

讲讲城市的社会问题,要求全面且详细,便于我做成PPT形式的课件。尽快,谢谢!

城市的最显著特征是人口密集,因此,社会问题集中地发生在城市里。城市社会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所以城市社会问题复杂多样,问题的严重程度强弱不等。这里只列举现代西方城市普遍存在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就业问题

在现代社会,就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也是一个城市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大城市的就业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分化、贫富差异、地位悬殊等社会矛盾,是城市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

城市居民通过就业同城市经济密切相连。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失业。失业作为社会问题,主要反映在失业者的构成和失业者的分布方面。在发达国家,失业者多为技术过时的工人、少数民族、妇女和老人。在美国,种族歧视使黑人的失业率更高。如1982年,美国男性黑人失业率为17.7%,男性白人仅8%;女性黑人失业率为14.3%,白人为7%。失业的分布表现为:①市区的失业率高于郊区,因为市区是贫民和少数民族集中区,而白领阶层多住在郊区。②工业城市的失业率高于其它性质的城市,因为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把财力集中在城市地区的一个或几个部门,对地区经济进行大变动,有可能减轻失业问题,但这在政治上实施起来相当困难。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通常较发达国家更严重。由于年青劳动力比例大,使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集聚在大城市,失业率高达30—40%。

在当代技术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里,职业需求变化剧烈,某些技术过时甚至不再需要,致使一部分只具有过时技术的人失业。同时,市场上又对某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有大量需求,这类人供不应求。为了解决这种结构性失业问题,发达国家成立了许多公营和私营的培训机构,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先进技术,重新就业。但这种途径解决就业问题的成效微不足道。因为技术发展变化太快,培训节奏赶不上技术变化的步伐,新技术多为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逐渐减少,致使经过这类培训的人员供过于求。

就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即不充分就业。当劳动者具有的技术在市场中不属于需求之列,或缺乏技术时,劳动者被迫从事不适合他的技术或潜力的工作,如博士开出租车。这部分人成为不充分就业者。在发展中国家,不充分就业实质上是失业的一个滞后影响。为解决失业问题,过量人员为服务业所雇佣或自我就业。虽然这些人的就业属于被动行为,但雇拥超过需要的劳动力毕竟是解决失业的一个办法。在非正式部门的就业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却带来一些新问题,而且不易纳入国家宏观经济轨道。

二、贫困问题

西方国家的城市大都有法定的贫困线,当低于贫困线的城市贫民的比重超过一定比例后,就意味着城市陷入贫困状态。城市贫困在市区比郊区更严重。贫困问题具有顽固性。在西方,城市贫民被称为“低等阶层”,该阶层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多数贫民长期失业,需要救济,受歧视、不卫生的环境、缺乏教育使这个阶层无法改善贫穷状况,因而不能摆脱贫困地位。

城市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的、技术上复杂的、高度分化的社会经济体系的产物。在这种复杂的社会中,报酬较高的工作要求过硬的技术,无技术或缺乏教育的人不易获得高报酬工作;技术需求和一般劳动力需求的波动使失业率和不充分就业率变化,这些社会经济条件产生了失业者、技术过时者、缺乏充分教育或熟练技术的贫民群体。偏见和歧视是城市贫困的另一个原因。贫民拮据的经济条件和不好的名声导致偏见和歧视。偏见和歧视使他们在教育和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城市贫困的第三个原因是规范。西方学者提出的“贫民文化”理论认为,贫民的价值标准、信仰模式及生活方式都与主流文化有重要区别,因为贫民往往在地域上集中,并形成共同的交往方式,享有共同的生活条件。这种“文化模式”代代相传,成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与中产阶级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贫民很难同化于社会主流之中。虽然这个理论招致批评,但它揭示了一个事实:贫困问题与规范有关。由于贫民的规范与社会主流群体的规范不同,所以贫民常受到某些社会心理障碍的折磨,并在贫民生活方式中反映出来。

三、老年人问题

在传统社会,老年人构成家庭群体的一部分,年龄越大,社会地位越高,老年人受到尊重。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社会文化背景也发生巨大变化,老年人情况改变,老年人不再被尊重。他们失去地位,被迫进入依附性角色,收入也低。在美国,1/3的老年人收入低于贫困线。大多数老年人精力下降,健康不佳,于是他们放弃或被迫放弃自己原来的职位,而这种职位对于确立他们的社会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西方国家的老年人多住在城市,他们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迅速增长。老年人问题作为城市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于社会服务、住房和邻里结构等方面都有特殊的需求。然而,这些需求并未得到多少关注。虽然社会有关机构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收入和医疗保健,但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充分的。现在,尽管一些城市专门制订了针对老年人需要的方案,并已通过实施,但是老人们的社会福利和收入水平实际上下降了。随着医疗保健的改善,人们期望寿命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老年人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四、社会责任感缺乏

城市过分拥挤隐藏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即削弱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争相使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和社会服务,竞争趋势滋生了一些人的自私自利观念,出现了一些人拒绝排队等候服务,对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物的现象熟视无睹,无视交通法规,无视他人权益,只图自己方便等现象。尽管世界上许多文明城市以讲礼貌、尊重他人而著称,但在战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过程中,却无一例外地受到城市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以致越来越多的习惯于安定环境的人们感到城市生活不堪忍受。

五、种族与社会争端

失业问题伴随着其它因素问题,产生了许多次一级的城市问题,种族与社会争端就是其中之一。在美国,相对的经济繁荣等引起了非法移民的热潮。他们为了寻找工作,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涌入美国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避难者与合法移民都被允许住在城市里,以及非法移民大量涌入城市,都使其与当地的其它人群成为就业的竞争者,彼此因此产生怨恨情绪,甚至发生直接暴力冲突。西欧也有类似的情况

六、内城问题

内城问题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与内城地区工业基础缩减相联系的经济衰退及其对就业的影响;自然环境恶化,服务设施和住宅内设施缺乏;以城市贫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衰败;社区和种族争端。前述各种城市社会问题及若干住宅问题都可以包容在内城问题之中,之所以称为内城问题,是因为城市问题最集中表现在内城区。这里对所有涉及上述问题的内城问题作一简单的归纳。

战后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汽车的迅速增加,引发了城市工业、人口、商业大规模郊区化。中产阶级向郊区迁移,以私人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往来于市中心办公地点与市郊的住宅之间,导致了早上上班时间,汽车由四面八方涌入市中心,造成内城交通极度阻塞,人车争路等混乱局面。市区内的房屋,本来已经是年久失修、设备陈旧,中产阶级迁出市区之后,补充进入市区内的往往是负担不起私人汽车而又在城内上班的贫民和少数民族,内城渐渐变成贫民窟和受人歧视的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由于贫困,无力维修房屋,使已陈旧的房屋进一步破落,环境卫生也进一步恶化。至于由内城税收维持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公园、医疗设施等,也因区内的地方政府收入少、支出多,只能因陋就简,服务质量低劣,造成学童缺少良好的教育机会,健康不良和容易误入歧途等问题。长大成人之后,他们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于是便不得不继续留在内城贫民窟内,一代一代地住下去。在西方,这叫做空间陷阱,陷入内城的贫民便好像坠入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和脱离内城的范围。因此,西方城市的内城问题愈来愈严重,好象一个定时炸弹一样,爆炸只是迟早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14
第四节 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的最显著特征是人口密集,因此,社会问题集中地发生在城市里。城市社会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所以城市社会问题复杂多样,问题的严重程度强弱不等。这里只列举现代西方城市普遍存在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就业问题

在现代社会,就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也是一个城市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大城市的就业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分化、贫富差异、地位悬殊等社会矛盾,是城市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

城市居民通过就业同城市经济密切相连。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失业。失业作为社会问题,主要反映在失业者的构成和失业者的分布方面。在发达国家,失业者多为技术过时的工人、少数民族、妇女和老人。在美国,种族歧视使黑人的失业率更高。如1982年,美国男性黑人失业率为17.7%,男性白人仅8%;女性黑人失业率为14.3%,白人为7%。失业的分布表现为:①市区的失业率高于郊区,因为市区是贫民和少数民族集中区,而白领阶层多住在郊区。②工业城市的失业率高于其它性质的城市,因为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把财力集中在城市地区的一个或几个部门,对地区经济进行大变动,有可能减轻失业问题,但这在政治上实施起来相当困难。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通常较发达国家更严重。由于年青劳动力比例大,使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集聚在大城市,失业率高达30—40%。

在当代技术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里,职业需求变化剧烈,某些技术过时甚至不再需要,致使一部分只具有过时技术的人失业。同时,市场上又对某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有大量需求,这类人供不应求。为了解决这种结构性失业问题,发达国家成立了许多公营和私营的培训机构,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先进技术,重新就业。但这种途径解决就业问题的成效微不足道。因为技术发展变化太快,培训节奏赶不上技术变化的步伐,新技术多为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逐渐减少,致使经过这类培训的人员供过于求。

就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即不充分就业。当劳动者具有的技术在市场中不属于需求之列,或缺乏技术时,劳动者被迫从事不适合他的技术或潜力的工作,如博士开出租车。这部分人成为不充分就业者。在发展中国家,不充分就业实质上是失业的一个滞后影响。为解决失业问题,过量人员为服务业所雇佣或自我就业。虽然这些人的就业属于被动行为,但雇拥超过需要的劳动力毕竟是解决失业的一个办法。在非正式部门的就业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却带来一些新问题,而且不易纳入国家宏观经济轨道。

二、贫困问题

西方国家的城市大都有法定的贫困线,当低于贫困线的城市贫民的比重超过一定比例后,就意味着城市陷入贫困状态。城市贫困在市区比郊区更严重。贫困问题具有顽固性。在西方,城市贫民被称为“低等阶层”,该阶层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多数贫民长期失业,需要救济,受歧视、不卫生的环境、缺乏教育使这个阶层无法改善贫穷状况,因而不能摆脱贫困地位。

城市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的、技术上复杂的、高度分化的社会经济体系的产物。在这种复杂的社会中,报酬较高的工作要求过硬的技术,无技术或缺乏教育的人不易获得高报酬工作;技术需求和一般劳动力需求的波动使失业率和不充分就业率变化,这些社会经济条件产生了失业者、技术过时者、缺乏充分教育或熟练技术的贫民群体。偏见和歧视是城市贫困的另一个原因。贫民拮据的经济条件和不好的名声导致偏见和歧视。偏见和歧视使他们在教育和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城市贫困的第三个原因是规范。西方学者提出的“贫民文化”理论认为,贫民的价值标准、信仰模式及生活方式都与主流文化有重要区别,因为贫民往往在地域上集中,并形成共同的交往方式,享有共同的生活条件。这种“文化模式”代代相传,成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与中产阶级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贫民很难同化于社会主流之中。虽然这个理论招致批评,但它揭示了一个事实:贫困问题与规范有关。由于贫民的规范与社会主流群体的规范不同,所以贫民常受到某些社会心理障碍的折磨,并在贫民生活方式中反映出来。

三、老年人问题

在传统社会,老年人构成家庭群体的一部分,年龄越大,社会地位越高,老年人受到尊重。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社会文化背景也发生巨大变化,老年人情况改变,老年人不再被尊重。他们失去地位,被迫进入依附性角色,收入也低。在美国,1/3的老年人收入低于贫困线。大多数老年人精力下降,健康不佳,于是他们放弃或被迫放弃自己原来的职位,而这种职位对于确立他们的社会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西方国家的老年人多住在城市,他们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迅速增长。老年人问题作为城市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于社会服务、住房和邻里结构等方面都有特殊的需求。然而,这些需求并未得到多少关注。虽然社会有关机构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收入和医疗保健,但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充分的。现在,尽管一些城市专门制订了针对老年人需要的方案,并已通过实施,但是老人们的社会福利和收入水平实际上下降了。随着医疗保健的改善,人们期望寿命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老年人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四、社会责任感缺乏

城市过分拥挤隐藏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即削弱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争相使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和社会服务,竞争趋势滋生了一些人的自私自利观念,出现了一些人拒绝排队等候服务,对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物的现象熟视无睹,无视交通法规,无视他人权益,只图自己方便等现象。尽管世界上许多文明城市以讲礼貌、尊重他人而著称,但在战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过程中,却无一例外地受到城市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以致越来越多的习惯于安定环境的人们感到城市生活不堪忍受。

五、种族与社会争端

失业问题伴随着其它因素问题,产生了许多次一级的城市问题,种族与社会争端就是其中之一。在美国,相对的经济繁荣等引起了非法移民的热潮。他们为了寻找工作,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涌入美国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避难者与合法移民都被允许住在城市里,以及非法移民大量涌入城市,都使其与当地的其它人群成为就业的竞争者,彼此因此产生怨恨情绪,甚至发生直接暴力冲突。西欧也有类似的情况

六、内城问题

内城问题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与内城地区工业基础缩减相联系的经济衰退及其对就业的影响;自然环境恶化,服务设施和住宅内设施缺乏;以城市贫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衰败;社区和种族争端。前述各种城市社会问题及若干住宅问题都可以包容在内城问题之中,之所以称为内城问题,是因为城市问题最集中表现在内城区。这里对所有涉及上述问题的内城问题作一简单的归纳。

战后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汽车的迅速增加,引发了城市工业、人口、商业大规模郊区化。中产阶级向郊区迁移,以私人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往来于市中心办公地点与市郊的住宅之间,导致了早上上班时间,汽车由四面八方涌入市中心,造成内城交通极度阻塞,人车争路等混乱局面。市区内的房屋,本来已经是年久失修、设备陈旧,中产阶级迁出市区之后,补充进入市区内的往往是负担不起私人汽车而又在城内上班的贫民和少数民族,内城渐渐变成贫民窟和受人歧视的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由于贫困,无力维修房屋,使已陈旧的房屋进一步破落,环境卫生也进一步恶化。至于由内城税收维持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公园、医疗设施等,也因区内的地方政府收入少、支出多,只能因陋就简,服务质量低劣,造成学童缺少良好的教育机会,健康不良和容易误入歧途等问题。长大成人之后,他们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于是便不得不继续留在内城贫民窟内,一代一代地住下去。在西方,这叫做空间陷阱,陷入内城的贫民便好像坠入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和脱离内城的范围。因此,西方城市的内城问题愈来愈严重,好象一个定时炸弹一样,爆炸只是迟早问题。

参考文献

1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518—583

2 王建民.城市管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 侯文若.全球人口趋势.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157—215

4 邬沧萍,侯文若.世界人口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96—152

5 J M汤姆森.倪文彦译.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6 江美球et al.城市学.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8: 299—320

7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224—231

参考资料:新华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6-13
中国的城市社会问题

中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发展期,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城市的社会问题已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工业化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城市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居民失业率的上升,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条件下,很容易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2、城市的盲目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分集聚而产生过分拥挤、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交通条件恶劣等问题,导致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差;由于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而导致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由于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布局不平衡导致居民上下班花费的时间过长等。

3、“城中村”和“边缘村”的存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城中村”是因快速城市化引起城市包围乡村的现象。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和长期得不到整治,这些地区往往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社会治安极其混乱。“边缘村”是指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大量低质量住宅区,这些住宅区多为打工者的集中住所,如北京的新疆村和浙江村等,由于得不到城市政府应有的关注,社会治安较为混乱,并且城市居民对这些来自农村的居民存在明显的歧视现象。

4、城市中心区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引起社会分化并破坏了原有城市社会网络,大规模开发迫使中心区居民迁往郊区,而边缘社区由于缺乏商业服务、教育等设施,仍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够、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宅供应明显不足、城市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

5、城市规划缺乏公众的参与渠道,公众缺乏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政府部门也未能为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规划的对策

寻求科学的规划方法与手段对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改变中国城市规划只注重“形体规划”而忽视社会、经济规划和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注重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对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作用,注重研究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西方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对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应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方向,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其次要注意下列问题:

1、城市规划应积极关注公众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城市改造和开发应兼顾多数人的利益,以期合理地解决城市开发与公众利益的矛盾。

2、城市规划应结合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政策,重点解决居民就业和住房问题,这是城市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3、城市规划应体现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原则,避免规划建设不当而引发社会分化和内城衰退现象,尽可能减少城市的大拆大建现象。

4、城市规划应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公众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民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5、要充分吸取西方城市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虽然中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内城衰退”和“贫民窟”现象,也没有出现过度的“郊区化”现象,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问题仍然会出现,因此要足够重视,同时要积极借鉴西方城市解决社会问题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中国城市社会问题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政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