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六年级毕业考试卷

要有深度,最好有惠高的试卷,三科都要,别的复习资料也行,要带答案

2005年六年级毕业模拟考试(一)
语 文 试 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盏明灯 一记耳光 一绺月光
B 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丝丝入扣
C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D 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省略号
B 冰 冷水 热水 水蒸汽 开水
C 寒冷 凉爽 温暖 酷热 炎热
D 喜爱 喜欢 热爱 酷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找不到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 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 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 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 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6.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毛病的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抚摸婴儿的手,柔柔的,软软的。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一会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会儿像画儿清新秀丽,一会像老人背着采药竹篓走天涯,一会像驯羊偎依主人觅食物,一会像少女羞红脸儿……
D 雨点依依不舍从云中落下,被拉成了丝丝的雨线,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
7.下面的几个句子,不完全正确、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安放着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B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浪声声;屋内温暖舒适,整洁干净。
C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上门负荆请罪。
D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8.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怀抱里, 前仆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A 春雷召唤着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 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着 D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把春雷召唤着
9.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 安全性能好 B 环境污染小 C 运行速度快
D 经济效益好 E 能量消耗低
10.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李白)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 《乌衣巷》(刘禹锡)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凉州词》(王昌龄)

二、趣味写话。(6分)
(一)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只酒瓶却不给钱。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财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呢!”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酒来了,请喝吧!”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岂有此理!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仆人答道:“______________。”
(二)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共计44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是谁做的呢?”正当大家议论时,我注意我的同桌陈明,他一声不响,坐在那里装作若无其事地摆弄着钢笔,但不时露出慌乱的神色。我一眼看透了他的心思,急忙追问他:“教鞭是你做的吧?”他红着脸支吾着不肯回答。我就趁机抓住这个证据,高兴地喊:“案子,被我破了。‘作案人’就是陈明!”同学们听我一说,都急切地来询问我“破案”的过程。等我说完,同学们都兴奋地握住了陈明的手,这时只听见陈明“哎哟”一声。我一看他的手才明白:原来陈明为了做教鞭把手都扎破了,同学们更加感动了。从此,同学们学习陈明,纷纷做好事。这学期,我班共做好事一百多件,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
1.“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这“飞”字说明( )

A 新教鞭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B 新教鞭是从窗外被人扔进来的
C 新教鞭突然出现,大家不知由来
2.“若无其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如果没有这件事 B 好像没有这回事
C 假使没有这件事 D 真的没有这回事
3.“看透”一词在文中表示的意思是( )
A 看得很透彻 B 看法很透彻
C 完全识破了 D 看得很全面
4.这篇短文表示的中心是( )
A “我”很聪明,善于观察分析,机智地“破案”
B 赞扬像陈明一样的少年儿童关心集体而不愿留名的优秀品质
C 歌颂全国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做好事的精神
5.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
A 讲台上“飞”来了新教鞭,经过“破案”,原来是陈明干的
B 陈明为教室做了新教鞭,把手也扎破了
C 陈明为班级做新教鞭把手扎破了,但他做好事不留名。同学们以他为榜样,纷纷争做好事。
D 陈明做了新教鞭,手也扎破了,大家都以他为榜样。
(二)阅读《敬重卑微》,完成文后各题(共计34分)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7分)
2.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__”。(3分)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3分)_______________
“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______
4.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分)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小小生灵,活得滋润,活得有秩序有意义
(1)“想不到”、“竟”: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3分)
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______作用,第__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
第二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分)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相照应。用“ ”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2分)
(2)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______________(6分)
7.回答问题。(4分)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把握生命里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大家熟悉的旋律《真心英雄》中的歌词,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会想起些什么?以此为内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事例具体,有条理,语句流畅,有中心。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下列诗句,朗读正确的是( )
A 床前/明月/光 B 白云/深处 /有人/家
C 故人/西辞 /黄鹤 /楼 D 门泊/东吴/万/里船
2.同样一句话,重音位置不同,意义就不同。如果要表达“别人可能去”这个意思,重音正确的一句为( )
A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B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C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D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3.依次填入括号里的成语,最贴切的一组是( )
(1)他这个人经常( ),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2)这样的计划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3)老张订计划、做决定,很少调查研究,常常( ),还自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4)学习或者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B 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 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虚无缥缈 信口开河
D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
二、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5分)
过五关,斩六将 《 》( )
西天取经 《 》( )
刘姥姥进大观园 《 》( )
逼上梁山 《 》( )
负荆请罪 《 》( )
三、看上句,补下句。(3分)
星星之火,_________ 麻雀虽小,_________
逆水行舟,_________ 国家兴亡,_________
严以律已,_________ 只许州官放火,_______
四、阅读《螳螂捕蝉》写也“其”分别具体指什么。(3分)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饮露水,不知螳螂在其②后;螳螂偶然而至,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旁;黄雀伸颈想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都因想得其⑤前利,而不顾其⑥后有患。
其: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五、顺句。(5分)
(1)日月潭景色宜人。
(2)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散去,隐隐约约看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3)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
(4)无论在早晨、黄昏、晴天、雨天,她都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
(5)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
(6)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胸朦突然开阔起来。
正确的序号为: —— —— —— —— ——
六、“滴水穿石”给我们很多启示,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至少写出两个受到的启发,语句简洁,表意明了。(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六年级毕业模拟考试(二)
语 文 试 题
一、基础知识(40%)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chéng fá jǐn qín
( ) ( )旗 ( )岭
2、读带点的字,把错误的读音划掉(2分)
将(jiāng jiàng)相(xiāng xiàng)和(hé hè)苍劲(jìn jìng)
3、填空 (3分)
“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纯”字是( )结构,共有两种解释:A、熟练 B、专一,不杂 “纯熟”的“纯”应选第( )种解释。
4、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一阵风把腊烛炊灭了。( ) ( )
〈2〉哪时候,恩格斯渴尽全力帮助他。( ) ( )
5、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括号里。(4分)
绝:A特别出色的 B断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1〉到井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 )
〈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
〈3〉山羊表演了一个走钢丝的绝技。( )
6 、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曲折: 近义词( ) 反义词( )
贫穷: 近义词( ) 反义词( )
7、把下面的词补充完整。(3分)
翻天( )地 应接不( ) 堪称( )模
刻( )求剑 安然无( ) 精兵( )政
8、选词填空。(4分)
严肃 严峻 严重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的态度。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 ),忧虑。
因为……所以…… 即使……也…… 无论……都……
〈3〉这歌声,( )听惯了鸟叫的人,( )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
什么两样。
〈4〉这艘货船,( )是逆风行驶,( )帆没有张起来。
9、把下面的词按顺序重新排列。(2分)
〈1〉明天 今天 后天 昨天 前天

〈2〉开花 长叶 发芽 结果

10、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2〉 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3〉 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4〉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11、改正下面的病句。(6分)
〈1〉 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2〉 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3〉 “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1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解释,作上“√”(2分)
〈1〉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台的。
A 讲共产党的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
B 讲我们是认真地工作的。( )
〈2〉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
A表现桑娜办事粗心,遇事不细心考虑。( )
B桑娜只想两个小孩子没人抚养,必须抱回来,表现了她心地非常善良。( )
13、按要求默写诗句。(3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2〉《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 、
”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3〉《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二、阅读(30%)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17%)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鸡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亲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 再说什么了
1、 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2、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2分)
清楚( ) 严肃( )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4、用——在文中画出和划线部分照应的句子。(2分)
5、用“~~”在文中画出这段的中心句。(2分)
6、“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3分)
A B C
7、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2分)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
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
(二)阅读《小水珠和大浪》,回答问题。(13%)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2分)
2、用“‖”把本文分作三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6分)

3、 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2分)
4、 读了《小水珠和大浪》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三、作文(30%)
题目:A、校园一角 B、美丽的校园
要求:1、任选一题作文。
2、要围绕题目选材,抓住校园的景、人、物等来写,突出校园的美丽, 反映你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3、内容要具体,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有条理,有中心。
4、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全文不少于350字。
数学毕业考试卷
一、 填空(20%)
1、1994年我省抗旱夺丰收,粮食产量达到三百一十二亿四千零五十万千克。横线上的数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亿。
2、( ):= = =( )%
3、548平方厘米=( )平方米 3吨80千克=( )吨
4、 的分数单位是( ),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5、0.35: 的比值是( )。
6、拔0写作两个质数的和:20=( )+( )
7、再0、3、4、5中选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这样的三位数有( )个。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地面积分别相等,圆柱高与圆锥高的比是( )。
9、把40厘米长的长方体截成每段长20厘米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1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一两得之间的航空线长15厘米,甲乙两地实地航空线长是( )千米。
11、应用估算比较大小,并在( )里填上〉或〈。
1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房分米,用8个这样的三角形平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
二、 判断(4%)
1、圆的半径和周长不成比例。………………….( )
2、在3的后面填上一个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100倍……( )
3、六年级98名学生参加阅读能力测试,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8% 。……………………………………………..( )
4、中国加入WTO那一年是365天。……………( )
三、 选择题4%
1、9.9898保留三位小数是( )。
⑴ 9.989 ⑵ 9.990 ⑶ 9.988
2、人一调换五位数12345个数位上的数字的位置,所得五位数中质数的个数是( )。
⑴ 4 ⑵ 8 ⑶ 12 ⑷ 0
3、把5克盐溶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⑴ 20% ⑵ 25% ⑶ 75%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⑴36 ⑵ 24 ⑶12
四、 计算28%
1、 直接写出得数(6%)
2、 求未知数x(4%)
3、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
五、 操作题(5%)
1、 在图中划出从A点到小河边的最短的线段。
2、 王大爷以A点为顶点,以小河边为一底边画出一块三角形的土地砌养鸭棚。请你画出这块土地的平面图,然后按1:10的比例算出它的面积。
六、 生活实践提(8)
1、 下土十万方超市2001年1-4季度的营业额统计图。
⑴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营业额是( )万元。
⑵ 这一年平均每季度营业额是( )万元。
⑶ 第三季度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
⑷ 从图中你能预计万方超市2002年的营业额会怎样?
2、 李俊星期天去商店买文具,所带的钱如果全部买笔记本可以买10本,如果全部买铅笔可以买15本。现在他先买了4本笔记本,剩下的钱还购买几支铅笔?
七、 应用题(30%)
1、 一个工厂要制造450台机器,原计划18天完成,实际每天制造30台,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多少台?
2、 小红在看一本故事书,已看了40%,还剩54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作12天完成,乙队单独作8天完成,两队合作要多少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
4、 一条走到用面积0.16平方米的方砖来铺,正好需要365块,如果改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来铺地需要多少块?
5、 一辆汽车从总站开出,车上有 的座位空着,到某占有12人下车,20人上车,这是车内的座位正好坐满,这辆车有多少个座位?
6、 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分米,做一只这样的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这只水桶能装水多少千克?

参考资料:引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09
小学毕业测试卷
<br> 姓名 班级 得分
<br>
<br>一、 计算天地(37分)
<br>
<br>1.直接写出得数:(5分)
<br>
<br>578+216= 18.25-3.3= - = ×8.1=
<br>
<br>× = 5.1÷0.01= ×5.6= 1-1× =
<br>
<br>×2÷ ×2= (3.5%-0.035)÷2 =
<br>
<br>2.简算:(12分)
<br>
<br>① 3÷ ÷ ÷4 ②57.5-14.25-15.75
<br>
<br>③ - + - ④2.25× +2.75÷ +60%
<br>
<br>3.脱式计算:(6分)
<br>
<br>2.8÷[1.4×(1.6-1.4)] ( + )÷(2- )
<br>
<br>4.解方程(6分)
<br>
<br>3.2x-4×3=52 :χ= :4.5
<br>
<br>5.列式计算:(8分)
<br>
<br>(1)1.3与 的和除以3与 的差,商是多少?(2)某数的 比1.2的 倍多2.1,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br>
<br>二、 空白扫描(18分)
<br>
<br>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br>
<br>2.4.0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br>
<br> 3小时12分=( )小时
<br>
<br>3.把 :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br>
<br>4.( )÷15= =1.2:( )=( )%=( )。
<br>
<br>5.右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需天数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br>
<br>①甲、乙合作这项工程,( )天可以完成。
<br>
<br>②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由丙做还需要( )天完成。
<br>
<br>6.某车间有200人,某一天有10人缺勤,这天的出勤率是( )。
<br>
<br>7.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br>
<br>8.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5:4:3,其中最长的一条边是( )厘米。
<br>
<br>9.一个圆柱形水桶,桶的内直径是4分米,桶深5分米,现将47.1升水倒进桶里,水占水桶容积的( )%。
<br>
<br>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分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2006年小学毕业模拟测试语文卷(第二次)

一、书写水平(5分)把下面诗句工整地抄写在格子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阅读积累(75分)
(一)填空(24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jiàn jùn kăo bì
( )起浪花 ( )马 ( )试 和氏( )
推( ) 险( ) ( )打 墙( )
2、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4分)
( )之不理 三年五( ) ( )烛夜游 恍然大( )
泛( )成灾 香味四( ) 接( )摩肩 成千( )百
3、按课文或内容填空。
(1)、良言一句三冬暖, 。(1分)
(2)、学而时习之, 。(1分)
(3)、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 ,求得更好的战斗的 。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 ,我不久将以更 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2分)
(4)、按要求填空。(3分)
“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 __,“秉烛夜游”的“秉”字_______的意思。
“故”字在字典里有六种解释:①意外的事情;②原因,缘故;③故意,有心,存心;④老,旧,过去的;⑤本来,原来;⑥死。其中无缘无故的“故”应选
(5)、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它们分别是: , , , 。结识了不少的人物。如:宁死不屈的江姐, 的周总理,
的詹天佑。(3分)
(6)、一场晚会上,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
, 。同学们的发言先后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 。”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 。”杜甫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 。”(3分)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1分)
改为反问句:
5、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1分)
改为肯定句:
6、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分)
(二)课内阅读(23分)
1、(一)《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qí yì( )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面前,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1分)
(2)、填空。(1分)
课文中提到"大年夜"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她的一双小手……"一节内容,将下面4个词语按小女孩心情变化的顺序重新排列。(3分)
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 (1)犹豫→(2) →(3) →(4)
2、我看见过( )的大海,玩赏过( )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这文段选自课文 。(1分)
(2)、在文段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1分)
(3)、在文段中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3、只拣儿童多处行(节选)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忽然一亮。[那几棵大海堂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春花,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男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他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他说不出来低头玩着钮扣的时候,一个在他后面的女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去了。
对,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1)、阅读[ ]内的句子,用“———”划出作者看到的景物,用“ ”划出作者的联想。(2分)
(2)、用“ ”划出文中的一处过渡句。(1分)
(3)、这段文章是从课文节选出来的。课文中提到了两句诗是:
, 。(2分)
(4)、你怎样理解“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这句话?
。(3分)
4、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3分)
A________ B_ __ ___ C__ ____
(2)、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2分)

(三)课外阅读(26分)
我看到的一件事。(11分)
1.清早,我上街买早餐去。走到饭店一看,啊,买豆腐花的人真多,排着一条长龙,我赶忙排在队伍后面等着。队伍的前半部分站着一个女孩子,她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粉红的脸颊上长着一颗黑痣,胸前戴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她大概跟我差不多年龄吧。排了一会儿,队伍向前缩短,还有四个就轮到她了。她脸上露出了笑容。‖
2.就在这时,一个头发斑白,拄着拐杖的老奶奶一步一颤地来到买豆腐花的队伍旁。只见她犹豫了一会,对队伍前面的大姐姐说:“姑娘,我的腿不好,让我站在你这里好吗?”那位少女瞟了她一眼,把脸扭到一边去了。我看到老人失望地摇摇头,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老奶奶,请到这儿来吧!”一个清脆甜蜜的声音把我和其他人的视线吸引了过去。是她!那位胸前戴着红领巾,排在前头的小姑娘。霎时,吵闹的饭店好像平静了许多。人们都被她那脆亮童音感动了,一双双赞许的目光向好投去,就连售货员也停住了手里的活,微笑地看着她。老奶奶满怀感激的神情,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头说:“谢谢你,好孩子!”小姑娘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连忙走开。她竟然跑到队伍的最后边,重新排起队来。‖
3.看到这一切。顿时,我的心热呼呼的,我仿佛觉得小姑娘仍站在我的面前,她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夺目,她的形象更加高大……‖
(1)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赞许( ) 仿佛( ) 霎时( ) 更加( )
(2)用“~~~~”线划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2分)
(3)缩句。(2分)
一个头发斑白,拄着拐杖的老奶奶一步一颤地来到买豆腐花的队伍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文章分三段,已用“‖”在文中标出。请写出第二段的段意。(2分)

(5)通过这件事,反映了这位少先队员有_____ _____好思想。(1分)

(15分)
在我们的楼前,有一棵老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威武的巨人。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的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
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区人高耸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拂过,眨呀眨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 就会滴下油来。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了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的天空添上一幅美丽的画图,秋风吹得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排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了养料。
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 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
(1)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漫长 ( ) 稠密( )
(2)“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 ___比作___ ___,突出地揭写了银杏树的____ ________。(4分)
(3)全文是抓住了银杏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记叙的。(4分)
(4)给短文起一个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2分)
(5)短文表扬了银杏树的什么?(2分)

三、口语交际(6分)
最近,当你走进校园,你一定发现我们的校园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最流连的……是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话题和同学交流,写一段场景对话。
我:
同学:
我:
同学:
我:
同学:
三、真情表达(36分)
同学们,中要你认真观察,随处可以发现一些真实感人的事情,能触动你的心灵最深处的事情,令你觉得有趣、难忘、带给你启发、思考……请你以自己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一件事实的事为内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第2个回答  2007-06-15
数学:
<br>基本概念:
<br>一、 填空:
<br>1、2030千克=( )吨=( )吨( )千克 103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br>2、五十六万七千写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万。
<br>3、( ):75=8%=( )÷25=( )[小数形式]
<br>4、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36,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甲是( )。
<br>5、两个两位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9,最小公倍数是360,这两个两位数可以是( )和( )。
<br>6、一个两位数,除以7,商和余数都相同,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br>7、一个等腰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8∶3,把它沿底边上的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面积是192平方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br>8、统计图表分三种,分别为(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br>二、 选择:
<br>1. 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就比甲数少 ( )。
<br>A. 20% B. 30% C. 25%
<br>2.直角三角形的高有( )条。
<br>A.1 B.2 C.3
<br>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的比是2∶3,它们体积的比是5∶6,圆锥与圆柱高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
<br>A. 8∶5 B. 12∶5 C. 5∶12 D. 5∶8
<br>4.小王、小李和小张,同时各做120个同样的机器零件,当小王做完时,小李做了100个,小张做了60个,照这样计算,小李做完时,小张还差( )个没做。
<br>A.48 B.40 C.20
<br>三、判断:
<br>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 ( )
<br>2.所有的整数都有倒数。 ( )
<br>3.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b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b千米。 ( )
<br>4.定价25元的商品,先降价20%,后来又提价20%,现在售价是原价的96%。 ( )
<br>5.边长一定,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成反比例。( )
<br>基本计算:
<br>一、 解方程:
<br>8 + X = 40 * 8 X ÷ 1.25 = 2/3 ÷ 5
<br>
<br>
<br>
<br>
<br>
<br>二、 简便计算:
<br>1.93 * 7.8 + 1.93 * 3.2 – 1.93 25.125 * 4
<br>
<br>
<br>
<br>
<br>105 * (1/3 + 1/5 + 1/7) 4.5 – 5/8 – 0.375
<br>
<br>
<br>
<br>
<br>
<br>基本应用:
<br>一、 列式计算:
<br>1、 甲数比乙数多12,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7/8,甲数是几?
<br>
<br>
<br>
<br>
<br>2、 甲数是4.5,乙数比甲数的4倍还多0.7,乙数是几?
<br>
<br>
<br>
<br>
<br>
<br>二,应用题:
<br>1、 一批零件,每天做80个,12天完成。现在需要提前4天完成,每天要做多少个?(三种方法解)
<br>
<br>
<br>
<br>
<br>
<br>
<br>2、 在小学生智力竞赛决赛时,小明答了10道题,如果从100份开始算分,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减10分,小明最后得了140分。请问:小明答对了几道题,答错了几道题?
<br>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br>一、卷面整洁分(2分)
<br>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br>zū náo kuí wú guǎ fù ling hún wǔ rǔ
<br>
<br> chú chuāng máo dùn
<br>
<br>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br>僻( ) 刑( ) 溅( ) 填( ) 铸( )
<br>
<br>避( ) 形( ) 贱( ) 慎( ) 涛( )
<br>四、查字典,按要求填空(3分)
<br>舅:部首是( ),除部首外有( )画。
<br> 竣(jùn):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br>祭:用数笔画查字法查( )画,是( )结构。
<br>五、修改病句(4分)
<br>1、我整整齐齐地穿衣服,准备参加文艺晚会。
<br>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疾病。
<br> 3、今天,我们仍然提倡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br> 4、流花湖的夏天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br>六、扩写句子(3分)
<br>1、我看星星。
<br>
<br>2、垂柳摇曳。
<br>
<br>七、排句(6分)
<br>( )鲁迅每当想到帝国主义强盗宰割自己的同胞,鲜血和泪水淌在他的心上。
<br>( )鲁迅学医期间,有一天,看了一场日本电影。
<br>( )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要用笔和墨来参加战斗,唤起民众,改变国民的精神。
<br>( )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场面通过镜头,逼真地出现在眼前。
<br>( )这时,他深深地意识到,医学并不能拯救中国。
<br>( )鲁迅再也看不下去了。
<br>八、填空组成成语(第1行填反义词,第2行填数词)。(4分)
<br> ( )同( )异 大( )无( ) 积( )成( ) ( )口( )声
<br>( )举( )得 ( )令( )申 ( )颜( )色 ( )上( )下
<br>九、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br> “问题”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④事故或意外。
<br> 1、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
<br> 2、他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
<br> 3、这个人思想上有问题。( )
<br> 4、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学习,敢于创新。( )
<br> 5、这部摩托车出了问题。( )
<br>十、阅读:
<br>(一)
<br>詹天佑(节选)
<br>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br>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br> 背着标杆(bēi bèi) 塞外(sāi sài)
<br> 2、用“|”号把这段话分成三层。(3分)
<br> 3、给这段话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br> 4、根据要求,从文中摘录句子。(4分)
<br> 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遇到的困难有:
<br> 工作量大:
<br>
<br>工作环境恶劣:
<br>5、从文中画的句子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个
<br> (2分)
<br>(二)
<br>我 爱 荷 叶
<br>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br>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支支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br> 看啊。这些荷叶,黑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鱼戏虾游。
<br>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去热清火。荷叶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br>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
<br>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
<br>(1)这篇短文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记叙文,在适当的答案后面打“√”。(2分)
A. 记事的记叙文( ) B.写景的记叙文( )
C. 状物的记叙文( ) D.写物喻理的记叙文( )
(2)写出下面的词的一个近义词,一个反义词。(2分)
/近义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反义词( )
(3)文章的写法,开头用 的方法,接着用 的方法具体描写荷叶。文章结尾 全文,照应文题。(3分)
(4)写出第4自然段的段意:
(2分)
(5)用“一”画出一个夸张句;用“~”画出一个比喻句,句中用 比喻 。“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3分)
(6)作者在本文赞扬了荷叶

的高尚风格。(2分)
(7)“如果……就……”是属于哪种关系复句,在正确答案后打“√”。(1分)
A. 因果关系( ) B. 递进关系( )
C. 假设关系( ) D. 条件关系( )
(8)用“如果……就……”造一个句子。(2分)
十一、作文(30分)
题目:他(她)是个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用具体事例,写出他(她)的优秀品质。
3、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再给我30分,我就给你英语的!
第3个回答  2007-06-18
不要妄想得到答案,记住要自己去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