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是"守孝弟"还是"首孝悌"或是“首孝弟”再或者“守孝悌”。

如题所述

三字经原文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意思是: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扩展资料:

《三字经》的影响: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

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字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三字经中是:“首孝弟”。

整句为“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意思是:做人第一重要的是要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然后要增长自己的见闻。知道数字,认得文字。

扩展资料:

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朝学者李毓秀将这一则内容概括为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并以此为顺序创作了《弟子规》一书,作为对为人弟为人子的人的训诫之书。

这里的“首孝弟”相对于“谨、信”等内容而言。意为为人弟为人子在所必须要做到的6件大事和进一步要做的“学文”共7件大事中,孝和弟是排在前面的。这是从为人子为人弟一生所要遵循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读圣贤书的规则的角度来确定的“首孝悌”的意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是首孝悌。意思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出处:《弟子规》——清朝秀才李毓秀所作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白话译文:

1、弟子规,是圣人孔子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有多余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扩展资料

一、孝悌介绍:

孝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o tì。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简言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释义: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二、首介绍:

首:shou,从巛从自。巛象髪,谓之鬊。象发形也。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head]  象形字,本义指头,脑袋瓜。

参考资料:弟子规—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3
首孝悌,是“首”不是“守”,其实把2句一起读来就知道是首,首孝悌 ,次谨信,首次之分,另外,其实也可以写成 首孝弟,,但此时弟 发音应为弟 tì,基本字义为 古同“悌”,孝悌。 所以不管是悌还是弟,都可以说是写对了,但读音应该是 t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是:首孝悌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孝悌(xiào tì) 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