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机械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机械类,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管理、设备维护、质量控制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产品开发与制造、质量检测、设备管理与维护、运行管理、技术推广与营销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选题应符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工程研究类和工程设计类选题应有恰当的比例,一人一题。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支持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应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

机械工程专业素质提升班的培养特色

机械工程专业素质提升班以课外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到企业参观、专家讲座、研讨、社会调查、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大学生竞赛和科研课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协调发展。大学生素质提升教育,依托机械行业为研究活动背景,结合课堂教学,重在实践,重在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导师的引导。根据学生的特点,成立多个兴趣小组,扬长避短,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工程素质,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组织上,除了班主任外,还可聘请数量不等的校内外兼职导师,以项目为导向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研究课题。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双一流”A类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考研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对于择校,我自己的理解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般择校有这几种方式:①根据地区,自己想去的地区附近,看这里有哪些高校,在这些高校里面选择;②根据要学的科目,比如不想学数一英一只想学数二英二,就看哪些学校考数二英二,然后结合其他自己的一些主观因素择校;③根据自己能力结合自己意愿,就比如自己只想考985 211 双一流,就去看这些学校里面哪些是自己全身心努力可以考上的。

我选择电子科技大学的原因,其实是我的一个学长去年报考这所学校未录取,我和这个学长关系很好,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遗憾,和这个学长长谈之后,下定决定要冲这所学校,于是就是整理这所学校的关于机械专业的考研信息,大概总结如下:前几年的难度较低,从19-21年招考人数都高于一志愿进复试的人数,复试分数线也不算高,数学一英语一在300分左右浮动,每年机械专业招考人数都在70人以上,但是报录比是不公开的,不过每年报考人数并不算太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但从今年(2022年)的情况来看,报考人数突增,竞争压力大了很多,但也是一个讯息,考研都有大小年这一说,可能23年有机会抄底。

2.初试经验

(1)数学方面,考研数学有很多比较好的老师,我全程网课跟的是张宇老师,然后后期模拟题做的是李林老师的卷子。考研数学是最消耗时间最吃力的一门,尤其是数学一。我的复习大致就是,大三下学期也就是3-7月初进行基础学习,这段时间要着重注重细致知识点的积累把握,7月初-9月底进行强化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注重的是公式的记忆,难点的理解,难题的攻克.10月份-考前就是冲刺阶段,这个时间段注重的是梳理,对自己不会的内容精确进行查缺补漏。

(2)英语方面,从备考开始,就要每天背单词,但是不要把太多时间放在背单词上面,一天不要超过一小时。单词现在记不住没关系,等到10月份11月份,那时候考研英语单词都被了四五遍了,大都记住了,记忆本来就是一个重复多次的环节。但是英语单词一定是最重要的,不背单词,分数一定不会高。现在这个阶段如果还有时间放在英语上,就去做英语阅读,英语阅读可以从现在做到12月份。不用贪多,每天一篇,可以找一下《考研真相》这本书,这里面有每句话的结构的分析,单词的注释,做完之后就去看,把不会的单词写在卷子的旁边,选项的句子和单词也要看,然后后续有时间就翻阅翻阅。等自己做第二遍第三遍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做的很顺,会发现什么是厚积薄发的感觉,那个感觉很舒服。强化阶段其实就可以看新题型和作文了,有时间的话就去看,因为真正到11、12月份,时间真的很紧迫。

(3)政治方面,政治真的是一门不用着急的科目,不需要太早,太早了学也没有明显效果。我自己当时9月底才开始做1000题,这个基本不会成为拖后腿的一门。看那些b站up主,例如空卡空卡空空卡、学长小谭等等,跟他们学就没什么问题。前期做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反复多做几遍,到了后面肖西肖八出来之后,重点背背肖四的大题。

(4)专业课方面,我考的是理论力学,专业课只有一本书需要学,所以专业课的学习压力并不算大,选用的参考书是哈工大出版的理论力学(第8版),专业课的复习最主要的是课后习题的练习。因为电子科技大学的机械专业,每年都会有几道题是课后题的改编或者是改数,所以说吃透课后题,专业课可以说就是已经十拿九稳了。我当时是因为跟着电科的一个学长学习,他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以及后续复试上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从7月底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前期就是自己先对专业课的知识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能掌握大部分的知识,然后学长再给我进行知识的讲述,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虽然自己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知识,但还是有大概20%的知识自己是存在疑点或者疏忽掉了的。

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注意总结,因为理论力学这门课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虽为三部分,但学明白之后会发现,每部分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用运动学的知识同样可以解决静力学的问题。学长给我上完课之后,我会首先对知识做一个总结,每一章的知识我的做了详细的笔记,然后就去做课后题,课后题需要一个一个的逐个吃透,这个过程虽然十分困难乏味,但做完每一章,都可以发现自己收获满满。

其实学到最后发现,真题在这门课的复习中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这门课跟高等数学类似,偏计算和理论,所以弄懂理论、记忆公式等过程就显得很重要,真正记忆的内容并不多,更多的是理解和计算。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3.复试经验

2022年,机械专业我报考的这个方向,复试分数线为295分(数一英一),进入复试136人,录取77人,复录比大概为56%。这是因为今年机械专业突然爆火,导致各阶段压力骤增,但是23年多少人会选择报考,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总体看来,难度并不是很高,只要自己足够勤奋,上岸率是很高的。

复试的科目是机械原理,主要就是在复试的准备时间里,整合自己大学期间的奖项、荣誉等等,首先做一份精美的简历,这是给复试老师的第一印象。其次就是认真学习机械原理这本书,我选择的教材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的机械原理(第八版)。出的题都很基础,所以这方面拿高分并不是难事。复试的关键在于对于大学四年学习到的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最重要的,老师希望自己招到的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都很扎实,所以一定会重点考察这个方面。综上,电子科技大学的机械专业还是很值得选择的,只要认真努力,上岸并非难事。

4.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考研过程中,有压力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要堆积太多压力,堆太多了就容易崩盘。觉着自己状态很好的时候,就把手机放一放,学个一上午一天的,人不是机器,学不动了就稍微摆烂一下,只要不是一直摆就行,想休息的时候就小玩一下,不要给自己太多的负担。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自己的内耗多了,产出的就少,学到的东西就少。考研过程中,尽量找到一个能激励自己的东西,有目标感。另外就是,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心态的调整,每年其实你的竞争对手真的没多少,坚持到最后,你就已经赶超了一大批人。

考研这段时间,弥足珍贵,不仅对现在的学习生活,甚至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规划,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珍惜时间,把握机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加油!

疫情之下,备考路充满艰辛。努力了这么久,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无论日夜、不管寒暑,那些奋斗的时光无悔,那个更好的自己值得。给考研生的戳心祝福,千言万语化为一句:一“研”为定,成功上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