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8848手机,背背佳,好记星。。幕后老板同一人你不知道?

如题所述

前几日,朋友送了一大盒小罐茶,包含大红袍、白毫银针、滇红、铁观音四种,每种5小罐,一共20小罐,包装精美。

真的有这么高端吗?

早在2017年初,小罐茶的广告在央视铺天盖地宣传开来,三分钟的广告信息量挺大:寻访名山名茶,8位大师精心制作,包装蕴含“高科技”,总而言之高端大气上档次。

广告做得好销量少不了,上半年小罐茶已经实现了3亿元的销售小目标,根据媒体预计,全年的销量会超过7亿。

    先说这4g一小罐的设计,给茶叶定量是有问题的,因为每个中国人对茶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喜欢浓的有人喜欢淡的,这种设计就导致了有人一罐不够,有人一罐还会剩下,有些尴尬。

其次,小罐茶的广告用大篇幅说包装,铝膜封盖防止空气氧化茶叶,而且还容易撕开。茶叶的包装过于豪华,冲淡了茶叶要以品质取胜的真谛,而且像普洱这种茶要是和氧气隔绝反而不利于发酵,为了包装好看,看起来顾不得那么多了。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宣传中说的8位大师级制茶师呕心生产茶叶,先不说这8人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大批量制作茶叶,就是他们的身份也遭到普遍质疑。

8位里面,除了邹炳良是公认的普洱茶大师,其他7位的名头顶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还有几位连这个title都没有。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为送礼专门定制的,对送礼的人而言,包装好看有脸面,产品有故事,送礼时也有得聊。

然而对于擅长营销的杜国楹来说,包装是他敢于高价卖产品的“灵魂”,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杜国楹?略熟的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见过。

他就是8848手机和小罐茶背后站着的同一个老板。

杜国楹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一二三线城市土豪的钱,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手机配置,他们更希望通过一款手机提升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地位,加上王石这种著名企业家代言,加持了他们走“高端化”与拿苹果“街机”人群区分的目的。

杜国楹1973年出生于河南省西华县的农村,家中兄弟5人,他是老幺,家里贫困,但他足够努力,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1993年大学毕业后在乡下教书,由于耐不住“寂寞”,他离职打工。

1997年,他发现市场上矫姿带比较火,于是购买了天津大学物理系某教授改良版的矫姿带,起名“背背佳”。

杜国楹用50万启动资金将“背背佳”做成了行业中的翘楚,那个时代“万元户”是对有钱人的称呼,随着1998年背背佳销售额达到4.5亿,杜国楹成为亿万富豪。

有钱之后的杜国楹有点飘,投资项目看走眼,亿万身家败掉,还欠了供应商和渠道商3000多万。

杜国楹为人豪爽深得下属人心,最困难的时候,团队核心人物一个没流失,这点是杜国楹的本事。

2003年杜国楹逮到机会,好记星产品迅速占据学习机市场,杜国楹这次还是广告刷屏,线下他没有走商场专柜,而是和书店合作建立专柜,这招很有效。

杜国楹不仅快速还清了债务,而且还大赚一笔,再次成为亿万富豪。

2010年杜国楹推出E人E本,在iPad还没火起来之前,仅2011年利润就超过1.6亿。

2013年杜国楹把E人E本卖给清华同方,加上之前的盈利分红,杜国楹净赚7亿。

杜国楹的产品绝非首创,利用豪华包装、明星代言、广告宣传这几招能“忽悠”到不少人,但人非草木,第一次购买的惊喜会随着产品的体验和同类产品的对比逐渐消退。

杜国楹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商业模式管用,但不会长期管用,聪明如他很快想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句话。

说回杜国楹,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对70、80后来说,长身体的时候他卖背背佳给你,上学的时候他让你买英文电子词典,等到长大挣钱了吧,他开始给你安利消费升级,手机茶叶应有尽有。

照这个路子下去,杜国楹的下次创业,瞄准的目标还是这波人啊,所以70、80后,小心了,杜国楹极有可能要卖一两千块钱的保温杯给你啦。

我们这个时代缺的不是爱好学习的人,缺的是能独立思考的人

不盲目,不从众,你自信且有分析能力的样子,酷爆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