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为什么减少

如题所述

考研人数为什么减少?分析如下:

1、首先一个原因是大家发现研究生就业也不理想,性价比降低,于是放弃了。

相比本专科招生量的增长,近些年来研究生的增幅是远远大于本专科的。如果对比1998年的“大扩招”——本专科招生增长了10倍,研究生的增长则超过17倍,而且大多数都是名校培养的。而最近3年因为突发的疫情与美国的围堵,经济进一步下滑,需求也进一步萎缩。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继续增长,包括研究生增长,一边是需求下降,大量“体面”的岗位被迅速填满,一些人发现,读完3年研究生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甚至还不如当年本科毕业同学的就业情况好,于是,这种示范效应被快速放大。

2、在性价比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个专硕增加,学硕减少的问题。

2020年研究生工作会后明确,未来硕士主要增加的是专硕,即培养应用人才为主,而学术研究重点都逐渐向博士迁移。近年著名大学也纷纷放弃一些学科学硕的招生,直接“直博”。对于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专硕,学费也较高,多数没有国家的补贴。

同时,根据培养要求,学制也纷纷延长至3年,各种因素下来,专硕的经济成本的确在提高,这种显性的成本更容易提醒我们“算账”,于是大家开始计算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了。

经济成本本应该成为我们选择高等教育的一个影响因素,但20年来过低的大学学费让大家忽略了这个问题。专硕较高的经济成本提醒了大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好事情。

3、考上研究生,也未必能顺利毕业,也让一些孩子望而却步。

与本科生以知识性学习为主不同,研究生是生产知识,是探究性学习,读完3年未必能拿到一个学位。

日前,有一个同学在网络上慨叹,有能力考上,但没有能力读下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研究生招生考试一直和高考不同,分全国统考的笔试(初试)与学校的复试,而且复试权重在不断提升,按规划,未来希望能提升到50%,事实上一些学校已经提升至50%,目的就是在复试环节淘汰不适合做研究的同学。

此外,随着研究生质量控制措施的完善,尤其是论文外审等措施的落实,迫使导师与高校不得不提高研究生培养要求,即便不要求发论文,但自己对论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无形中提高了“混”的门槛。

和本科生读完4年大概率就有一个毕业证不同,读完3年研究生,也未必能顺利毕业,过来人的教训,也有放大效应,也让一些同学望而却步。这也是一件好事情,至少不再盲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