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困难掰腕子阅读答案

如题所述

1.通读全文,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父亲遇到了哪些困难?其中详写了哪一个困难?(①用概括的语言回答②用序号标列出每一个困难)

答: (1)因骡子病了,掉了队。(2)天又黑又冷。(3)找不到路了。(4)掉进了雪窟窿。

(2)父亲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

答:(1)掉队后,父亲独自一人超前赶。(2)天又黑又冷,还迷了路,父亲把所有能御寒的穿上,还给骡子搭上两片麻袋,不停地走。(3)掉进雪窟窿以后,父亲先卸货,然后把空车弄上来,再装货。

2.结合具体的情境,揣摩第4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以文中的语言为主)

答: “力量”指的是要让一全家人活命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了。”

3.说一说你对“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点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的理解。

答: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关键是要学会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要有战胜它的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就不会输给它。如故事中,父亲也想丢下所有的东西自己走回去,但想到家人要靠换回去的东西活命,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坚持到了最后。

4.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困难?你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

答: 略。

第2题解析:

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到这句话“也不知道什么力量促使他还能搬得动上百斤的盛满小麦的麻包”;其次要在这句话的前后去找。前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几次,父亲想舍弃了车和牲口,自己一个人逃命。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后来,父亲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空车出来,再把东西装上去。”划横线的部分是父亲的想法,划波浪线的部分是父亲的做法。“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就是父亲心中的力量,支撑他坚持到最后。

第3题解析:

理解句子含义的关键是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打比方的词句)。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是“掰腕子、不松劲”。“掰腕子”的意思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松劲”的意思当遇到困难时心里不畏难、不胆怯、不退缩。再把关键词语的含义带到句子中去。 (1)父亲遇到了哪些困难?(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答:“父亲迷路了;掉进了一个雪窟窿;遇到了刺骨的寒风。

(2)父亲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父亲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总是不会放弃,最后回到了家里。
两种题型都有了

2、从全文来看,第1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第1段文字不能删去。因为如果删去了,后面就不知道在讲什么了。

3、结合具体的情境,揣摩第4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2分)
答:是生存的力量在促使着父亲。

4、第5段写“第二天天亮”后父亲所发现的情境。请你猜想一下,父亲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3分)
答:父亲此时心里会想:“我终于克服了昨晚的一切困难!”

5、第6段父亲“意味深长”的话,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为什么?(3分)
答: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是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去拼一下,因为如果不去拼一下的话必死无疑。

6、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困难?你是怎样与 “掰腕子”的?(3分)
答:我也遭遇过困难,我是坚持继续学下去的。
给个最佳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3
1 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当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凄凉。为了能挣些口粮,奶奶一狠心,把父亲送到后草地换粮的车队。

2 换粮回来的半道上,骡子病了。给牲口看病的工夫,父亲在一家车马店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第二天下午,父亲只好一个人往回赶。天越来越黑,风也越刮越大。地上的积雪被扬得四散,天地之间灰茫茫的,看不清前头的路。父亲本打算走到前边的一个村庄,找一个地方住下来,但是往前走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看不到那个村庄。

3 天已经彻底黑了,又走了不知多少路,还是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影。父亲觉得,一定是迷路了。他把车上所有御寒的东西,都胡乱地穿在自己身上,又把两条麻袋片,搭在了还有些虚弱的骡子身上。天气越来越冷了,刺骨的寒风发着呜呜的怪响,毫无遮拦地穿透父亲的衣服,深入到父亲的骨髓深处。

4 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当时连车也不敢坐,也不敢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藏起来。他说,那种时候,人和牲口要是一停下来,很快就冻僵了。父亲牵着骡子,明明知道已经迷路了,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走,他知道走下去就能活下来。然而那一次,命运好像偏偏和他作对。车走着走着,突然掉进了一个雪窟窿,父亲爬到车底下,清理了积雪,自己帮着边辕,狠命地吆喝着牲口,一连试了几次,车就是出不来。风越刮越大,后半夜更是冷得难耐。有几次,父亲想舍弃了车和牲口,自己一个人逃命。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后来,父亲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空车出来,再把东西装上去。父亲说,他当时冻得瑟瑟发抖而又筋疲力尽,也不知道什么力量促使他还能搬得动上百斤的盛满小麦的麻包……

5 第二天天亮,父亲发现自己赶着车在雪地上转了无数个圈,而前面的村庄,就在一里远的地方。

6 以后的岁月,父亲偶尔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点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

(选自《读者》2005年第16期,作者马德)

1、通读全文,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3分,计6分)

(1)父亲遇到了哪些困难?(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答:

(2)父亲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

2、从全文来看,第1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3、结合具体的情境,揣摩第4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2分)

答:

4、第5段写“第二天天亮”后父亲所发现的情境。请你猜想一下,父亲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3分)

答:

5、第6段父亲“意味深长”的话,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为什么?(3分)

答:

6、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困难?你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3分)

答:

参 考 答 案

1、(1)1骡子病,耽误了行期 2天黑迷路 3天冷难耐 

(2)医好骡子,拼命赶路,即使车掉进了雪窟窿也不停息,也不放弃,与困难战斗到底,终于走出困境(每小题3分,计6分)

2、不能。因为本段文字点明了父亲去换粮车队的背景,也为后文写父亲不放弃车和粮食,与困难战斗到底作了铺垫(3分。意符即可)

3、不屈服于困难,与困难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2分)

4、(3分。答案为开放性,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5、(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6、(3分。答案为开放性)
第2个回答  2011-06-09
1、通读全文,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3分,计6分)

(1)父亲遇到了哪些困难?(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答:“父亲迷路了;掉进了一个雪窟窿;遇到了刺骨的寒风。

(2)父亲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父亲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总是不会放弃,最后回到了家里。

2、从全文来看,第1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第1段文字不能删去。因为如果删去了,后面就不知道在讲什么了。

3、结合具体的情境,揣摩第4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2分)

答:是生存的力量在促使着父亲。

4、第5段写“第二天天亮”后父亲所发现的情境。请你猜想一下,父亲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3分)

答:父亲此时心里会想:“我终于克服了昨晚的一切困难!”

5、第6段父亲“意味深长”的话,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为什么?(3分)

答: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是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去拼一下,因为如果不去拼一下的话必死无疑。

6、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困难?你是怎样与 “掰腕子”的?(3分)

答:我也遭遇过困难,我是坚持继续学下去的
第3个回答  2011-06-08
1.通读全文,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父亲遇到了哪些困难?其中详写了哪一个困难?(①用概括的语言回答②用序号标列出每一个困难)
答: (1)因骡子病了,掉了队。(2)天又黑又冷。(3)找不到路了。(4)掉进了雪窟窿。
(2)父亲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
答:(1)掉队后,父亲独自一人超前赶。(2)天又黑又冷,还迷了路,父亲把所有能御寒的穿上,还给骡子搭上两片麻袋,不停地走。(3)掉进雪窟窿以后,父亲先卸货,然后把空车弄上来,再装货。
2.结合具体的情境,揣摩第4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以文中的语言为主)
答: “力量”指的是要让一全家人活命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了。”
3.说一说你对“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点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的理解。
答: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关键是要学会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要有战胜它的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就不会输给它。如故事中,父亲也想丢下所有的东西自己走回去,但想到家人要靠换回去的东西活命,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坚持到了最后。
4.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困难?你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
答:我遭遇过困难,我解不了题,我会认真地读几遍题,理解它的意思,最后想出式子解答。
第4个回答  2011-06-11
1)父亲遇到了哪些困难?其中详写了哪一个困难?(①用概括的语言回答②用序号标列出每一个困难)

答: (1)因骡子病了,掉了队。(2)天又黑又冷。(3)找不到路了。(4)掉进了雪窟窿。

(2)父亲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

答:(1)掉队后,父亲独自一人超前赶。(2)天又黑又冷,还迷了路,父亲把所有能御寒的穿上,还给骡子搭上两片麻袋,不停地走。(3)掉进雪窟窿以后,父亲先卸货,然后把空车弄上来,再装货。

2.结合具体的情境,揣摩第4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以文中的语言为主)

答: “力量”指的是要让一全家人活命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了。”

3.说一说你对“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点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的理解。

答: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关键是要学会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要有战胜它的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就不会输给它。如故事中,父亲也想丢下所有的东西自己走回去,但想到家人要靠换回去的东西活命,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坚持到了最后。

4.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困难?你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

答: 略。

第2题解析:

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到这句话“也不知道什么力量促使他还能搬得动上百斤的盛满小麦的麻包”;其次要在这句话的前后去找。前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几次,父亲想舍弃了车和牲口,自己一个人逃命。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后来,父亲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空车出来,再把东西装上去。”划横线的部分是父亲的想法,划波浪线的部分是父亲的做法。“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就是父亲心中的力量,支撑他坚持到最后。

第3题解析:

理解句子含义的关键是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打比方的词句)。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是“掰腕子、不松劲”。“掰腕子”的意思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松劲”的意思当遇到困难时心里不畏难、不胆怯、不退缩。再把关键词语的含义带到句子中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