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灵魂出窍和鬼压床,很恐怖怎么办?

患者信息:女 24岁 安徽 阜阳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今天睡觉大概20分钟左右,开始灵魂出窍,站起来回头看看自己的身体还在床上,我想我不能走远,如果我的魂走丢了岂不是就死了,后来我又睡回我的身体上,接着就开始‘鬼压床’思维清醒,但是想喊喊不出,想动动不了,心中一直呐喊,却无法开口说话,发不出声音,耳边轰轰响,感觉周围的空气和环境都异常恐怖...这样的情况会一年出现个几次,怎么办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合理解释,消除恐怖心理,改善睡眠...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朋友你那不是病,你的就是梦魇现象,
梦魇的感觉很不好,醒着却无法发出声音,无法移动肢体,就像灵魂附着在一具尸体上面。不但如此,这时候大脑会急切的想要入眠,人会无法抗拒的入睡,眼前会慢慢变黑,意识也会模糊。但这时候人出于对渴望拥有意识的本能和对梦魇的恐惧,极力想摆脱梦魇立刻醒来,却因为不能动,苦于无法起身。这时候有人来碰你一下或者叫你名字,就可以立刻醒来。
人在睡觉过程中,大脑处于休眠状态,中途会做梦。很多人都知道,在睡觉的时候,大脑中深睡眠浅睡眠不停交替。当大脑浅睡眠时,人就会做梦;深睡眠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意识,感觉是在没有光的深海里一样。正常情况下人都是从浅睡眠中醒来,当你很不幸从深睡眠中醒来时,发生梦魇的可能就很高了。这时候,如果你醒来却不能动,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接收信息的中枢苏醒了,而负责运动的中枢仍然在睡眠中,这时候你就只能眨眼,出气,但是却动不了,甚至连想咬自己的舌头弄醒自己都办不到。关于梦魇的解释就这么简单,其实和中风的病人没什么区别。因为大脑中一部分仍在睡眠,醒来的那部分在影响下而继续入眠,所以会产生无法抵挡的悃意。在这半梦半醒过程中,人脑在这时候想到的东西都极容易投射成幻觉,和视网膜传送来的信息中途结合,传到人的信号处理中枢。因为真实程度极高,通常连大脑也会被欺骗。
了解了梦魇,希望大家不要对其感到过分恐惧,也不要因为以前梦魇时产生的幻觉有什么心里的阴影。我之所以了解这么多,是因为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大多和睡眠不规律有关。还有就是因为很讨厌梦魇时候的感觉,发生梦魇时都要想方设法把自己弄醒。

应对梦魇的方法

1.当发生梦魇时,手和脚几乎是不可移动的,不过可以试着摆动脑袋。我现在已经练到可以90度摇动脑袋,和四肢的轻微移动了。还有就是清醒后不要睡在刚才发生梦魇的地方,这样极有可能再次出现梦魇。最好要立即开灯起身,喝点水,坐一坐,等头脑清醒一点再继续睡觉。
2.醒来后可以听听歌,那么你就绝不会在这时再次梦魇了。还是希望大家在晚上做美梦哦!
3。当你处在梦魇的状态下时,千万不要紧张,如果强行争夺身体的控制权,会产生头晕,耳鸣等问题,醒来后也依然存在,要全身放松(包括神经),想一些其他的事,比如第一次约会什么的,然后突然对自己说:我要醒来!90%你就可以醒了。想要做到这些一定要用心理暗示,在清醒的时候不断告诉自己,在遇到梦魇情况下该如何处理。
朋友别想太多哦其实没什么的,你平时要养成很好的睡眠习惯,白天不要想太多事情,晚上睡觉枕头不要过高,不要相信迷信哦,我也经常梦魇,但是现在我不怕了,因为我已经找到解决方法了,只要梦魇时别急于醒过来,梦到什么害怕的事情不去理会,放松心情,先动动手指在慢慢动动头马上就会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2
虽然你说的东西我不能相信,但我觉得可能房屋通风和你睡眠的床具卫生或者平日和朋友的交流的情况有关,我以前也试过类似鬼压床的经历,保持房屋一整晚的通风是很重要的,床具卫生 也是会影响睡眠的,还就就是多和朋友出去散散心,多交流。至于灵魂出窍可能是不清醒状态下的幻觉,如果为了心理安慰,可能借鉴一下楼上那位的方法,但希望不要沉迷,希望可以帮到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03
周公解梦所说你这种情况是属于实梦。梦分两种,虚梦和实梦。虚梦呢,就是梦到的东西正好和现实相反,又叫反梦;实梦就是梦到什么现实就会发生什么。周公能写出周公解梦流传至今说明我们还是相信他的解梦,因为准,所以没有理由不相信!我想问一下:你相信迷信吗?是你想的太多了,或是劳累了,心里害怕,又相信那玩意,精神得到升华,心里崩溃!是不?其实你这事做到两点就好了,一,睡觉时不要把手放心胸口或不要左侧翻身睡觉,因为你压迫心脏导致你的情况;二,相信科学!
第3个回答  2011-06-02
很简单:你可以虔诚的读抄佛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噩梦恶相马上消失。佛经有神奇而巨大的力量,使人趋吉避凶。心神安宁。你将受益终身。
第4个回答  2011-06-02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
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