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的意思是: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出处】《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扩展资料

1、《乙卯重五诗》创作背景

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即端午节。

2、《乙卯重五诗》鉴赏

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3、《乙卯重五诗》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南宋陆游有首五言律诗《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珠海市某超市广告截取后四句,题为《端午节》,其中“羸躯亦点丹”误成了“赢躯亦点丹”。“羸躯”就是“羸弱之躯”。曾见一本2007年8月的杂志,有《抗癌路上母女俩……》一文说,深圳市有位老太太姓容,74岁了,患有一种超过“癌王”肝癌的“癌王之王”胰腺癌。医生诊断她只能活三至六个月,后经治疗“居然以赢弱之躯斗赢了‘癌王之王’,至今已高质量存活了三年。”“赢弱之躯”应为“羸弱之躯”。
  无论“赢躯”还是“赢弱之躯”,都是形近字引起的麻烦。羸和赢,字形相近,音义迥异。先看羸。凡取羊为义的形声、会意等字,其意义多与羊有关。羌,我国古代西北的民族。羌,从羊从人。羊,表声兼表义,最初很可能是他们的图腾,羌就是以羊为图腾的族群。善,金文从羊从誩。誩即竞,读jìng,今简化为竞。誩,表示两人意见争辩不下;羊,使双方友善一致。这就是和善的善。显然,这羊已神话化了,成了温和善良的象征。羊主要供人肉食,肉鲜味美。羡,今从羊从次;次原本是左旁三点水,涎的古字,像人流口水,合起来见羊肉流口水,垂涎,羡慕,成语有垂涎三尺。再看美。《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意思是美由羊大会意。羊肉味道最美,肉食六畜羊数老大。羸,也是个从羊的字,《广韵》:“力为切”,今普通话统读léi。它是个形声字,羊形 声。《说文•羊部》:“羸,瘦也。”原指羊瘦,清人段玉裁注:“凡瘦之称。”意思是凡瘦弱都可称羸。既可指人也可指羊以外的动物。《左传•襄公十年》:“余羸老也,可重任乎?”引申指弱小。汉王充《论衡》:“故夫得其便也,则以小能胜大;无其便也,则以强服于羸也。”《史记•司马穰苴传》:“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汉桓宽《盐铁论•遵道》:“小人智浅而谋大,羸弱而任重。”羸弱,就是疲惫衰弱。“粤秀牌鹿茸片”系广东江门某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出品。其外包装的“功能与主治”说:“……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弱,神疲,畏寒……”显然,“赢弱”又系“羸弱”之误。广东某连锁药业有限公司推出“名老中医祖传酒方”介绍高丽参,其中“功能与主治”说,“具有大补元气”等。适用于“体虚欲脱”“久病虚嬴”等。“久病虚嬴”应为“久病虚羸”。“虚羸”就是体质羸弱。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载重而马羸,虽造父不能以致远;车轻而马良,虽中工可使以追速。”宋人李纲《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人徐铉校注《说文》认为羊肉供食用,以瘦为病,故羸从羊。 ,《广韵》:“郎果切。”折合普通话读luó。《说文•肉部》:“或曰兽名。”段玉裁认为这是后人加的,其实是家畜名,它是骡的古字。象骡形。后讹变为上亡、中口、下月(肉)丮。丮 jí,象形,犹人跪坐伸出两手持物状。再后又讹变为“凡、卂”。由于难表音义,后又造驘,马(马)形, 声。骡,系中古时的形声字,从马,累声。今为规范字。驘为骡的异体字,淘汰。骡即骡子,驴和马交配繁殖的后代。母驴和公马繁殖的为驴骡,母马和公驴繁殖的为马骡。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此羸,就是指瘦羊。羸,也指林木叶尽。《吕氏春秋•首时》:“秋霜既下,众木皆羸。”唐刘得仁《秋晚游青龙寺》诗:“暮鸟投羸林,寒钟送夕阳。”羸,又假借为累(léi)或作虆,缠绕的意思。《周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意思是公羊角钩挂在篱笆上。“羝羊触藩”后也用以比喻进退两难。羸,又指倾覆;败坏。《周易•井》:“羸其瓶,是以凶也。”意思是水未汲出,汲水瓦器倾覆损坏,因此有凶。比喻修德未成而止,不但无益反倒败坏声誉。由此可见,羸,古代汉语中属多义词。以下都是以羸为语素构成的词。羸车,破旧车。羸服,贫贱人的衣服。羸缩,失败。羸窳,萎靡不振。羸露,裸露、显露或衰弱。羸疾,病名,类似风痹。羸师,疲弱的军队。羸弊,疲惫。羸顿,困厄、疲惫。羸恶,干瘪、疲弱。羸瘠,疲弱。羸豕,被缠缚的猪。
  再看赢。贝壳,古代曾用作货币,又作装饰品,故凡取贝为义的形声、会意等字,字义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贪,贝形今声,贪财。贫,贝分会意,财物分散而缺少,贫穷。贯,甲骨文像一根东西横穿物体,横贯,贯穿。篆文加贝,表示一串钱,成语家财万贯。实(实)宀贯会意,宀表示房子。合起来指库内财货充足,财富充实。赖,贝形剌声。《说文》:“赖,赢也。”本义为赢利。《国语•齐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韦昭注:“赖,赢也。”《史记•高祖本纪》:“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裴骃集解引晋灼曰:“许慎曰:‘赖,利也。’无利入于家也。”无赖,即不能赢利,引申有无才干、无可依赖、撒泼放刁等义。赢,西周金文从贝;从能,能亦声。能即熊,象熊形。厶象头,月是“口”的讹变,两匕是两足。表马、象、鹿、犬等四足兽字,甲骨金文都以两足相代,熊亦如此。下加四点即火是战国后的事。熊是庞然大物,含多义,贝多就是钱多。小篆以后,头讹变成亡、口,原口形讹为月,身和腿讹为丮,作赢。有认为是个会意字的,从贝从 会意。 ,古人认为肥而多肉。合起来指钱财多。做买卖多得利润,赢利,引申又指输赢。《广韵•庚韵》:“以成切” yíng。
  同羸字形相近的还有嬴、蠃、臝等。嬴,《说文•女部》:“帝少晧之姓也。”秦、江、谷等就属嬴姓。姓,以女为形旁,不少古姓如嬴、姜、姚、姬等也以女旁为形,这暗示先民曾经历过母权社会。嬴,女形赢省声,读yíng。蠃,虫形 声。读luǒ。蜾(guǒ)蠃蜂的通称。臝,字下“果”,古代本从“衣”,为形, 为声。光着身子义。“果”,系中古“衣”之讹变,两部分都为声旁,不合造字规律,然也通行。中古又作躶,换形,从身,果声。今臝、躶均为异体字,被淘汰,以裸为规范字,从衣,果声。
  综上所述,第一,羸、赢、嬴、蠃等的差别都在字下中间,弄清这些差异,实在都很有必要。第二,羸何以多误成赢呢?除字形相近外也许还有原因,那就是羸是通用字,多见于书面;赢是常用字,口语书面都常说常见。因此,书写校对都不可只凭主观似是而非张冠李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5

我爱古诗词,如果大家喜欢,记得关注和分享,谢谢大家。

第3个回答  2011-06-01
按照以往的习俗,这时才开始储备药,羸弱的身体还是要服食丹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