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就业方面的能力?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如题所述

  大学生找工作曾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如今这种优越感消失了,许多大学生感慨:怎一个“难”字了得,到底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哪里?

  一、 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告诉我们,以人为服务主体派生出来的职业很火爆,如:形象包装师、美容师、色彩设计师、职业推荐师等。但从社会供需双方看,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需要服务,而从业人员和专业性公司却很少,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缺少竞争性,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

  二、 市场容量不足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们中国中小企业太少.举个列: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有660万个,中国13亿人,中小企业有800万个。

  三、 就业壁垒重重,市场有待公平

  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而望而却步。2006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0%。这中间的差距说明,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亟待畅通。

  当前,基层和西部地区需要大学生担任公务员和教师,但如果大学生去工作,他的户口和档案将一同被派遣到工作地,再想流动就会碰到制度性障碍。不少大学生还担心,后代在落后地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到时送子女到大中城市上学,则要交纳数量可观的“借读费”。

  在大中城市中,大学生创业的机会较多,成功的概率也较大。但没有户口就进行不了工商登记,也难获得贷款的担保支持。

  四、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五、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具体来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构成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其就业,这种错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地理及行业选择上。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六、就业率统计不全面

  每年六七月间,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要求高校上报就业率,就业率的统计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为鼓吹大学生就业难的“东风”。根据目前高校就业率统计规定,除读研的学生和出国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列入就业范围均以发放派遣证为前提。派遣证的发放条件是正规就业,即用人单位能办理毕业生正式接收手续,转档案,解决户口,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就业协议。

  在政府部门的就业统计表上,民营企业被漏掉了。原因是就业的大学生没有转入人事档案,属于非正规就业,学校也就不发放派遣证,而政府部门只统计正规就业的人数。一些高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学校掌握这些情况非常难。

  还有另一种情况,有的用人单位能正式办理就业手续,但毕业生对该单位并不满意,他们只想暂时工作一段时间,不愿意转入人事关系,就把档案留在学校或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这些学生实际上也已经就业,但由于不符合发放派遣证的条件,高校往往也把他们列入未就业学生行列。

  国有单位上报的用人计划数,也不是完全符合实际用人情况。因为政府人事部门一般要求辖区内国有单位,在每年年底就上报第二年的用人岗位需求。这时候,不少国有单位还没有制订用人计划,所报数字只能是个概数。他们每年实际接收的毕业生人数,往往多于上报给政府人事部门的用人计划数。

  另外,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当自由职业者。这些毕业生也有收入,实际上是就业了,但也不符合学校派遣条件,也被校方视为未就业。此外,高校在统计就业率时还漏掉了一类毕业生,他们在校方向主管部门上报就业率时未找到工作,但此后却找到了工作。

  七、社会舆论导向积极作用发挥不够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中,有一部分声音来自毕业生家长。他们为儿女的前途命运着急,但很多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和自己子女的情况不很了解,客观上扩大了就业难的灰色调。中南大学毕业生曾明军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农村。他说:家里总觉得我大学毕业了,巴不得我赶紧找个好工作。电视里老说大学扩招了,学生找工作难了,把他们搞得人心惶惶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师高祥阳说,目前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报忧的多,报喜的少,渲染就业难气氛的多,对学生择业进行引导的少,流于表层的多,深入分析的少。

  社会上不断营造的求职紧张气氛,加剧了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压力,造成大学生心态不稳定,很多毕业生为了求职进行非理性流动。很多人马不停蹄,累死累活,花了不少钱,却收效甚微。

  八、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 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九、过分关注文凭。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十、企业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十一、就业歧视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存在着性别歧视和生源地域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还有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十二、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哈尔滨地区 1990年至2006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图1)

  供需差异排行

  序号

  专业

  2000年供需比

  2004年供需比

  1

  计算机

  2:1

  20:1

  2

  会计

  2:1

  8.2:1

  3

  机械制造

  3.5:1

  1:1.2

  4

  工民建

  2:1

  1:2

  5

  药学

  2:1

  1:1.5

  6

  法律

  2.5:1

  6.2:1

  7

  人力资源管理

  1:5

  2:1

  8

  工商管理 MBA

  1:5

  1:1

  9

  营销

  4:1

  1.2:1

  10

  中文

  1:1.3

  5:1

  (统计时间: 2006年6月中国哈尔滨人才市场)

  十三、文科教育质量低下

  由于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十四、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大部分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 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许多大学生,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所剩无几。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十五、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数量与水平都有待提高

  目前, 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非常欠缺。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比例多在1:700以上。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这个比例将达到1:1000~1500。而美国就业指导队伍则配备了足量的专职与兼职人员,就业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200左右,根据学生规模就业专职人员一般有10多人到40多人。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却大多只有两三个人,且整天忙于收集和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开展招聘会、接待用人单位、就业协议书盖章、办理毕业生派遣手续、邮寄毕业生档案等与就业工作相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十六、 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图2)

  大学生职业目标的调查

  抽取样本100份,调查结果如下:

  分类项

  有明确目标

  有目标但不明确

  没有明确目标

  合计

  频数

  13

  25

  62

  100

  百分数

  13%

  25%

  62%

  100%

  十七、 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称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选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群体中占40%。经常可以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十八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说到“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上,影响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十八 、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相关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毕业首选出国,不研究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合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5%,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60%和40%,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但多数大学生感觉创业艰难,各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创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着“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学习已不再是乐趣,但迫于压力还是选择了再学习之路。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严格,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才允许读研。

  能力是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是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于就业指数,把握住这些并不断提升,就业就变成了快乐的事情。

  十九 、 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距都较大,大学生毕业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二十 、 求职途径把握不准

  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通过熟人托关系找后门以求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自身优势,通过了解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第四章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 用人单位的对策

  (一)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二) 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二、 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对策

  高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几年,国内有些高校为了解决学生经验和能力不足问题,采取订单式培养,或把毕业环节变成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以此积累实践经验。从实践的结果看,此举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教育教学体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改变。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立即着手改革旧的教学体制,制订新的培养计划,削减理论课学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职业需要,制订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材施教,因需培养。

  (一) 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二) 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必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缩短高职教育年限,变现在的3年为2年,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也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三) 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9
就业能力是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生最终学习成就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实践性很强的能力。对于大学的就业能力不能一概而论,不是的专业、不同的岗位对其能力的需求不一样。一般而言,应具备以下能力:扎实的理论功底、沟通技能、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变适应能力、工具的使用能力。
目前大学的能力的缺陷主要是动手能力差,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本人认为应在大学期间加强实践的锻炼,如进企业实习、调研或同有关人员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