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古”的发源地

如题所述

  古姓渊源
  1、以字号为姓:商朝末年的周族领袖古公亶父,是黄帝直系裔孙,本姓姬,古公是号,亶父是名。到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周武王追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而古公次子仲雍的遗留在周原陕西岐山县的第二个儿子姬旻,为纪念爷爷古公,遂以“古”为姓,称古旻。
  2、以国号为姓:商朝末年有“古”国。今出土的青铜器有“古伯尊”等,而“古伯”就是商末周初人,古国族首领。古国其后有以国名命氏者。
  3、古成氏改姓:古成氏也是周太王古公的苗裔,晋献公时本姓“却”,后派衍有“苦成氏”,苦成氏又分派出“古成氏”,古成氏中又有一支改为“古”姓。
  5、吐奚氏改姓:吐奚氏是鲜卑族姓氏(鲜卑族是黄帝的苗裔),在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时,实行汉化,穿汉服,改汉姓,其中有“吐奚氏”改为“古”姓。
  6、回族古姓:回族古氏来自中亚国家,公元755年有中亚人古都白丁,任大将军,其后有以“古”为姓。
  7、.............
  另外,组成古氏大军的还有苗族古姓、彝族古姓、满族古姓、台湾高山族古姓等等,详细来源资料见古小彬、古军喜合著的《古姓史话》一书,该书可与作者联系邮购,12.80元/本。

  附:近年对“古氏文史”的研究及“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的古氏文献 》》》》》》》

  1、《古氏历代人物采访录》/主编:古奠基、古小彬,1994,古氏历代人物采访录编委会出版。
  2、赣闽边《新安古氏八修谱》/主编:古芳清、古小彬,1995。
  3、《古氏渊源暨分支(大陆版)》/名誉主编:古国瑞,执行主编:古小彬,1997,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4、《古氏渊源暨分支(台湾版)》/主编:古国瑞、古小彬,2000,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5、《古氏史志(第一卷)》/总编:古培才、古小彬,2000,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
  6、《台湾古氏宗谱》/主编:古国瑞,2001,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7、《古青淦家谱》/主编:古小彬,2001,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8、《古姓史话》/编著:古军喜、古小彬,2002,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9、湖南岳阳县《古氏族谱》/主编:古朝阳,2002,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0、广东五华县《古氏族谱》/主编:古赐金(古换新),2003,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1、四川三台县《新安堂古氏族谱》/主编:古松元、古小彬,2003,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2、四川新都区《新安堂古氏族谱》/主编:古松元、古小彬,2003,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3、川滇《古氏宗谱》/总编:古代贵、古代和,总顾问:古小彬、古剑锋,2004,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4、《古氏历代系祖及人物略传》/编著:古焕球,顾问:古国瑞、古小彬、古汉金、古汉寿、古进昌、古子隆、古奠基,2004,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5、广西贵港市《古氏族谱》/编制:古倩如,2005。
  16、............

  A、《古姓寻根岐山行》/作者:古小彬,刊载于《游遍天下》2004年2月总第28期。
  B、《古姓渊源》/作者:古小彬,刊载于《游遍天下》2004年2月总第28期。
  C、《古氏族谱概述》/作者:古小彬,刊载于《图书馆论坛》2004年4月第24卷第1期。

  附:古氏人物
  古公亶父:商朝末年周族伟大领袖、杰出政治家,尊为“周太王”,古氏鼻祖。
  古成昌:汉朝侍郎。
  古霸:后汉献帝时,任东平王从事。
  古弼:北魏宰相。
  古之奇:唐朝文学家。
  古云应:山西省临汾市人,唐朝任洪州通判,南迁古氏一世祖。
  古全规:江西省宁都县人,任会稽太守。
  古成之:广东省河源市人,宋朝岭南第一位进士,官至棉竹县令。著名文学家、孔庙乡贤。
  古太素:四川省金堂县人,宋朝名医、藏书家。
  古革:广东省梅州市人,宋朝进士,官至潮州太守。潮州府名宦、程乡县乡贤。
  古朴:河南省淮阳县人,明朝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古彦辉:广东省五华县人,明朝岁贡,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德化县名宦、长乐县乡贤。
  古琏:广东省和平县人,明朝岁贡,官至漳州府太守。祀乡贤。
  古文炳:广东省番禺区人,明朝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南宁知府,孔庙乡贤。
  古之贤:重庆市梁平县人,明朝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梁山县名宦。
  古其品:重庆市梁平县人,明朝末年画家。
  古澧:湖北省荆门市人,清朝进士,虞乡县乡贤。
  古隆贤:广东省惠东县人,太平天国奉王。
  古应芬:广东省番禺区人,民国元老,孙中山秘书、中央财政部长、文官长。
  古大存:广东省五华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广东省省委书记兼省长、中央候补委员。
  古耕虞:重庆市人,民族资本家,全国人大常委。
  古柏:江西省寻乌县人:革命英烈,毛泽东主席秘书。
  古远兴:江西省兴国县人,毛泽东主席警卫员。
  古元:著名美术家,木刻大师,全国政协委员。
  ................
  相关古氏人物详细资料,可阅读古培才、古小彬总编的《古氏史志(第一卷)》,定价60元/部,可与该书总编联系邮购。

  附:45世古小彬直系族谱:
  1世:古云应(784--848),任洪州通判。从山西临汾市迁入江西南昌市。
  2世:古 浩(807--876),任虔化县令。居江西宁都县。
  3世:古 均(833--893),任秘书郎。居江西宁都县。
  4世:古 礼(857--924),任揖大祝。居江西宁都县。
  5世:古 蕃(877--939),任窦州都监。居江西宁都县。
  6世:古全规(900--989),任会稽太守。居江西宁都县
  7世:古延昌(921--991),任虔州牧知。居江西宁都县。
  8世:古立之(948--1016),居江西宁都县。
  9世:古大承
  10世:古伯元
  11世:古仲达
  12世:古元桃 ,迁居江西省宁都县固厚乡。
  13世:古松我
  14世:古柏仁
  15世:古伏元
  16世:古长远
  17世:古志德
  18世:古思仪,号古訔,居江西宁都县固厚乡,1237年举人,《赣州府志》有载。
  19世:古时桂,居江西宁都县固厚乡。
  20世:古继光,居江西宁都县固厚乡。
  21世:古旻可,居江西宁都县固厚乡。
  22世:古近天(1320--1391)迁居江西瑞金市云石山乡。
  23世:古朝辅(1352--1417)居江西瑞金市。
  24世:古兴尚(1404--1464)居江西瑞金市。
  25世:古惟江(1423--1466)
  26世:古敏善(1443--1520)
  27世:古振富(1465--1528)
  28世:古凤表(1499—1559)
  29世:古应乔(1518—1559)
  30世:古文珂(1542—1581)
  31世:古必慧(1560-- )
  32世:古言慎(1590--1630)
  33世:古道江(1613--1651)
  34世:古可赞(1644-- )
  35世:古奕冕(1678--1741)
  36世:古世登(1712--1755)
  37世:古德洪(1750--1796)
  38世:古瑞鹆(1785—1835)
  39世:古庆秀(1815—1867)
  40世:古英琩(1849—1893)
  41世:古贤梯(1874--1945)
  42世:古芳葵(1900--1948)
  43世:古绍仁(1917—1970)
  44世:....
  45世:....
  46世:....
  47世:....

参考资料:http://mem.netor.com/wjx/frame.asp?id=460&name=古%20%20%20%20%20%20%20%2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2-31
上古周文王的祖父古直,其后代一支子孙,为了纪念祖上就以祖父称号为姓,世代相传姓古。 发源于新安郡:现在山西省代县。
聚集地:
迁徙分布
台湾的古姓在诸姓中为第八十二位。其居住地区,以新竹、苗栗等地为最多,且多采用聚族数古户而居的形式。这类村庄在苗栗西湖、台中东势、屏东潮州、竹东、杨梅等地几乎随处可见。古氏迁台,发生于清康熙年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时,就有古氏从广东五华来台开基,其中义民古兰伯、古芬兴等就居住下淡水港东西二里处。至乾隆年间,又有一支古氏从泉州移台,初居今桃园县龙潭坡,后迁住台北、台东、新竹等地。
堂号
望出新安、新平、河内。

历史名人:
古公直父——即周太王。他父亲公叔祖类去世后,他即位继续从事后稷、公刘的事业,做了很多德义的事业,整个都邑的人都拥戴他。这时,薰育、戎、狄都来攻打他,为的是要获得财物,古公直父就给了他们;过了不久,又来攻打,这回却是为了要得到土地与人民。人民都愤怒了,想要对抗。古公却说:“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替他们谋福利。现在戎狄所以要攻击我,是为了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属于我和属于他们,那有什么差别呢!人民却要为了我的原因而战斗,那等于是杀了他们的父子以做他们的领袖,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就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二水,越过梁山,定居于歧山下。豳地整个地方的人,扶老携幼,全又归附古公于歧山下。其他的地方,风闻古公的仁爱,也多来归附他。到了这时候,古公就扬弃狄戎 的习俗,而营建城池宫室房屋,将人民分成几个邑落居住;又置职有专司的五官。于是人民都歌咏乐诗,颂扬他的德业。古公的长子名叫大伯,次子名虞仲;太姜又生了幼子季历,季历聚了大任,大姜、大任都是有贤德的妇人,因此季历与太任生下了昌,而有圣王的瑞应。古公说:“我们这一族应当有王者出现,这该是在昌吧!”长于太伯、次子虞仲晓得古公的意思,想要立季历继承他,以便将来传位给昌,于是两个人就逃到南蛮之地,学当地土著习俗,表示不再回中原,以此让位给季历。古公去世后,季历继立,就是公季,公季去世后,子昌继立,那就是西伯。后人尊号为文王。又追尊古公为大王。
古弼——后魏时的代州人。为人忠厚,善于骑射。因战功卓著而封为灵寿侯。历位吏部尚书,虽然事务殷凑,但坚持读书不辍。太武帝称赞他为社稷之臣。文成帝即位后,他因被诬告而处死,时人都为他叫冤。
古之奇——唐朝人。他写过一篇奇文,名叫《县令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宽。宽则人慢,猛则人残。小恶无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未将拱。勿轻小道,大车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说到当县官应做些什么,也说到清官还在次要,更重要是通晓世事,心地仁爱才有益于百姓。
古柏——江西寻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从事党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寻邬学生、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纵队政治委员、中共寻邬县委书记。1931年后历任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粮食部长、红军独立师师长和红军十一军军长等职。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提出的正确路线和政策,受到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和打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任粤赣军区游击司令。1935年底在广东龙川山区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英勇牺牲。年29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