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保险陷阱,哪些事项要注意?

如题所述

要注意是否保轻症和要注意看清条款。
重疾险也需保轻症,高发轻症不能少。主流的重疾险,都会有重疾、轻症的保障;不过,现在不少产品还会有中症,甚至还搞个前症出来。 其实,很多轻症、中症、前症都可以看做重疾的早期状态。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重疾险必须要保障的25种重疾,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风险发生时,当被保人达到保险条款所约定的重大疾病状态后,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的商业保险行为。可以覆盖重疾理赔的95%。这点绝大数重疾险产品都可以做到,但是由于对高发轻症没有强制要求,所以部分保险产品在这方面给消费者埋了陷阱。
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医学背景,多以对轻症并不了解,往往只看保障疾病数量,却忽视了轻症的保障质量。实际上,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与其罗列一系列罕见的疾病保障,还不如保高发疾病,对消费者更加有利。 比如说脑中风后遗症对应的轻微脑中风,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比较高,中风后会有偏瘫甚至演变为痴呆。这类轻症发病率很高,消费者是可以多关注的。   
还有就是要注意看清条款,防止保障有猫腻。现在市面上一部分重疾险产品,为了控制赔付率在重疾险保障条款上“动手脚”。表面上可以保障的疾病种类有很多,也是常见高发疾病,但是却在保险条款中对疾病的赔付时间以及年龄段做了限制。比如市面上某款重疾险规定:在被保险人70 周岁前确诊患有“严重帕金森病”,则可获得理赔。但是严重帕金森病的属于“老年病”,常见发病年龄多为70岁之后,该款保险这样规定明显是在保险条款上玩了花样,限制了理赔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1

重疾险保费一般来说也比其他险种的保费贵。大家在买重疾险产品时,总是要格外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就掉入重疾险的“大坑”里面了。下面就来聊聊重疾险的一些陷阱。

常见陷阱 1 :缺少高发轻症

所有的重疾险产品都有保险行业规定的25种高发重疾险,无论你投保的重疾险病种有多少种,这25种重疾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25种高发重疾实际上已经可以覆盖95%的重疾赔付,所以对于重疾的病种,大家不必过分的担心。只要在选择的时候再挑选一些自己认为合适的重疾病种即可。

大家要知道的是,保险行业对于重疾险中的轻症病种却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每个保险公司也因此在轻症病种上面存在差异。但是轻症也是非常重要的,轻症绝非我们认为的“小毛病”,轻症不清,轻症不是头痛发烧,而常常是指重症的早期状态,比如癌症的早期轻症称之为原位癌,如果不及早发现及早接受治疗,那么轻症在时间的发酵下也会变成重疾。

各家保险公司对轻症的定义和理赔条件都不统一。可能有的轻症保险公司理赔,有的保险公司如果没有包含这个轻症,则无法进行理赔。大家在投保重疾险的时候,除了要关注重疾病种,轻症也必须要留意。目前有10种高发轻症,但是在这十种高发轻症里面,极早期恶性肿瘤、轻度脑中风、不典型心梗(或介入术、微创搭桥术)又是最高发的。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仔细留意一下。

常见陷阱 2 :法定重疾有后门

前面我们提到了有25种高发重疾是所有的重疾险产品都会包含的,但是,在这25种重疾里面,其中有6种疾病的理赔年龄设定是保险公司设定的。像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帕金森病、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语言能力丧失它们都需要在一定的年龄之前确诊保险公司才会理赔。

如果过了保险公司设定的年龄,比如进入这种疾病的高发年龄,保险公司也是不理赔的,所以我们在投保时对于这些理赔条件上面的细微差异也要多加留意。

常见陷阱 3:返还保险最划算

很多人看到“返还”二字就走不动道了,在很多人眼中,“返还”意味着“免费”,可以白白享受到保险的保障,只要自己不出险,保险公司就会退换所有的保费。那么返还型的保险真的有这么好吗?

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保险公司推出返还型的重疾险,本质上是让消费者交更多的保费,保险公司可以拿到更多的钱去做投资,等到几十年之后,保险公司仔拿出一部分收益还给我们,但是这部分收益通常并不高。

明明可以5000块购买的纯消费型保险,因为你希望有返还,很可能保费直接翻倍变成1万元。对于家庭经济好的家庭当然无可厚非,买了1万元的返还型重疾险,他们估计还有钱可以投保医疗险、意外险、寿险。

但是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如果盲目选择返还型重疾险,则会影响到之后的投保抉择。你可能会因为购买了这份返还型的重疾险而没有多余的资金去选购医疗险、意外险和寿险;或者没有多余的钱给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投保保险。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倒不如把保障做全面,而不要想着返还,再说几十年以后能返多少钱,返还的钱还是否值钱,都是一个未知数。

常见陷阱 4 :健康告知随便填

在人身保险中,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健康告知都是非常严格的,不管是刻意还是不小心填错了健康告知,如果侥幸投保了,也会影响到后续的理赔。

我们在投保时提交的健康告知是必须要如实告知的的,如果投保人没有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保险公司不仅不理赔,而且这些年辛苦缴纳的保费也许也会打水漂要不回来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对健康告知引起足够的重视,切不可随意乱填,不认真对待。

很多人心存侥幸,认为重疾险的健康告知不重要,只要熬过了等待期保险公司都能理赔。保险公司在理赔时都会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调查,一旦发现问题则不会理赔,所以千万不要在投保时心存侥幸。

常见陷阱 5 :大而全,所以贵

很多人想买重疾险,但是买回来的“重疾险”里面不仅有轻症和重疾的保障,还有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的保障,以及老年长期护理金和特别关爱金,甚至还有自然灾害身故和伤残……明明是买重疾险,里面却是包罗万象,什么都有的“全家桶”。

关键是这份看似什么都保的保障却并不能对抗所保障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份保险既有重疾险的保障,还有医疗险和寿险以及意外险的保障,那么这些险种势必会“瓜分”保额,也就是说,很多保障都是公用保额的。如果重疾或者身故、全残里面有一个进行了理赔,那么这份保险也就随之失效了,其他的保障也就不存在了。

这种捆绑了多种不同性质的险种,通常保费贵还不透明,消费者无从比较。可能保险销售会告诉你,保障这么多,贵有贵的道理,但是钱要花在刀刃上,如果保额一份保险所有的险种共享,那么肯定会影响到保额,如果所占的保额太低,那么不管是重疾险还是意外险杠杆率都会随之降低,从而失去了保险以小博大的本质作用。

如果把各个险种分开购买,选择单纯的保障,范围性价比更高,也可以用有限的资金撬动最大的杠杆。所以,如果你想买的重疾险里面还掺杂了别的险种,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

重疾险的险种本身比较复杂,需要多花点时间去了解,才能挑选到合适自己的保险产品。

引自:网页链接

满意请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01
新规之下,我们测评了千余款重疾险产品,筛选出了市面上最好的十款重疾险,速戳→重磅!新定义重疾排名公布!第一名竟然是它!

重疾险需要注意的事项

1、轻症不能少:在重疾险里有25种重疾是国家法律规定了必须有的,这25种覆盖了重疾理赔的95%,但在轻症方面国家并没有做强制限制,特别是高发轻症,很多保险公司会在此埋下陷阱。

2、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有些保险公司,为控制赔付率会在重疾险的保障条款上做手脚,比如:表面上保障的疾病有很多,也都是常见疾病,但在保险条款中对疾病的赔付时间和年龄做了限制。

3、不建议选返还型重疾险:消费型和返还型重疾险,消费者优先选返还的,但返还型重疾险在保费上比消费型贵很多,而且返还型所带来的利益实际并不高,有些可能刚好够本金,但30年前的本金与30年后的本金可能就不是同样的价值了。

4、豁免条款需仔细:大部分重疾险都是有豁免条款的,特别是被保人和投保人豁免。要知道一般情况下的重疾险是只含有被保人豁免权益的,而投保人豁免一般是需要另外加钱附加的。

重疾险最重要的其实是保额,多了会成为负担,少了又不够保障,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考虑,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标准的话,那么建议:

1、保额:为年收入的3-5倍;

2、保费:为年收入的10%-15%左右。


薄荷保是一个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可在线、实时、随时随地服务用户,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专业人士经验,保用户所需,通过专业公正的技术算法,减少利益驱动的人为因素,用智能保顾去普及正确的保险理念,减少用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不信任。

第3个回答  2018-09-02
一、太注重收益,忽视了保障购买保险之前先要确认自己的需求,再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挑选保险,但是现在市面上出现很多的返还型重疾险,每年缴纳一定的保费,等到保险期终止的时候,如果被保险人没有出险,那么保费将加以一定的利息返还给投保人。很多人会认为这种方式很划算啊,比起消费型保险如果不出险,保费也不会退回,相当于白买了的形式,返还型还能拿到钱,好多了。但是要知道的是,返还型保险的保费也比消费型保险的保费高多了,但是收益也并不是很高,比消费型多出来的钱用于投资型保险,所得的收益也比返还型的利息高多了。要明确一点的是,保险保的就是“万一”,千万不能因为想要收益就忽视了保险最重要的的保障功能。
二、优先孩子,忽略了大人很多家庭将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有什么好的东西优先给孩子配置,在买保险的时候也是,先为孩子购买了各种各样的保险,却忽视了自己的保障。买保险的时候专家都会建议先为大人购买,其次才是孩子,不是因为大人的保费更贵,而是基于家庭的风险规划。要知道家长是一个家里的顶梁柱,孩子是在大人的庇护下成长的,一旦大人倒下孩子也就失去了保护。而孩子则相反,孩子出事之后还有大人可以去想办法。因此买保险的时候千万要先购置好自己的保障,再为孩子打算。这样即使出事,孩子也能有一份资金去生活,去继续学业,而不至于失去生活来源。
三、盲目追求高保额现在市面上动辄出现百万重疾,很多人觉得重疾既然是定额给付,干脆多买一点,这样出事之后还能赚一笔,但是买过重疾险的人都知道,高保额意味着高保费,盲目追求高保额,可能超过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现阶段的经济规划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购买高保额,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保险公司对于不同的保额对于被保险人都是有风险评估的,如果超过一定的保额,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被保险人进行体检,也会对被保险人的经济水平、收入和家庭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判,确定不存在骗保的风险之后才会承保。
购买重疾险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其中暗含的信息需要投保人的注意,不然购买到了不适合的保险,对于投保人也是一种经济损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23

保险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上市,虽然保障更好了,保障组合更加灵活了,但是选择也更难了,很多粉丝都跑来跟深蓝君抱怨:这么多产品到底选哪个好呢?

深蓝君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了5个常见的陷阱,共大家参考:

常见陷阱1:缺少高发轻症

无论是 80 种还是 100 种重疾,各家公司 前 25 种疾病都是相同的,而且占到重疾理赔的 95% 左右。

但是,业内对于轻症病种是没有强制要求的,所以各家公司可能会存在差异。所以深蓝君建议,大家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查看是否包含高发轻症。那么高发轻症包含哪些呢?

深蓝君通过近年来的理赔数据,并结合 6 种高发重疾病种对应的早期轻症,我总结了 11 种常见的高发轻症病种: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轻度脑中风

    不典型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

    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慢性肾功能衰竭

    单侧肾脏切除

    较小面积Ⅲ度烧伤

    视力严重受损

    主动脉内手术

常见误区2:法定重疾有后门

虽然说几乎所有重疾险都包含了法定 25 种重疾,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后门,其中 有 6 种疾病的理赔年龄是可以自行设定的。它们分别是:

    双耳失聪

    双目失明

    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严重帕金森病

    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语言能力丧失

这就给一些保险公司创造了机会,有些产品回规定只保障至70周岁,而之后就不保障了。我们知道70岁前后正是疾病高发时期,如果只保障至70岁,确实有点不够意思。

常见误区3:大而全,所以贵

现在市面上很多产品做的看起来非常全,也非常复杂,普通用户很难看明白。而这种产品往往会有以下几点隐患:定价不透明,很多保障都是共享保额,保费高于单独购买相关保障产品的保费等。深蓝君针对大而全的保单,在深蓝保官网单独出过一篇原创文章《大而全的保险有哪些优缺点?两种方案对比,哪种更划算?》来分析这类产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常见误区4:返还保险最划算

有些人总会觉得,如果不出险就白交钱给保险公司了,认为“有病治病,没病返本”的产品更加划算,很多业务员也乐于销售这种保费更高的产品。但是通过产品对比,深蓝君发现,只要是带有返还功能保险产品保费,要比不带返还型功能保险产品贵出几倍。

保险公司拿着我们多交的保费去进行理财,几十年后把其中一部分返还给我们,而且收益并不高。深蓝君认为用多出来的钱其实可以用来购买更高的保额,或者配置其他种类的保险增强保障来得更有价值。

常见陷阱 5 :健康告知随便填

很多代理人为了促成签单,会告诉想要购买的朋友:只要没住过院,健康告知可以全填否,《保险法》规定过了两年就一定赔。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保险法》是怎么说的:

订立合同时,保险公司就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如果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承保决定,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不承担赔偿责任。

合同成立超过两年的,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以看到,《保险法》确实有相关的规定,但这条法律设立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帮助消费者骗保,把明明不应该赔的变成可以赔。

那么如何填写健康告知呢?深蓝君在深蓝保官网原创文章《网上买保险,如何带病投保?一文教你健康告知全部技巧!》有过非常详细的分析,感兴趣的话,可以查看。

写在最后

事前多一些了解,事后少一些烦恼。重疾险是大部分家庭规划保险的重点。可是一份合同洋洋洒洒几十页,里面除了金融,还涉及到医学、法律,普通消费者根本就抓不到重点。

如果不注意细节就随便乱买,很可能会买到不合适的产品,后续退保也会产生不少的损失。所以,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事前规避优于事后补救。投保前多去了解和对比,这才是理性的消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