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元大运河为什么“由弯变直”?

如题所述

近来,围绕着京杭大运河展开的文化活动依然火热。8月至10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运河沿线8省市网信办共同举办大运河文化之旅主题活动;9月10日至15日,北京市文联组织艺术家进行大运河主题文化采风活动。

  行走在北京城中,不难发现大运河的印记。在这个国庆假期,有些人会选择到公园里走走看看,而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众所周知,隋朝大运河的北端是今天的北京地区。据史料记载,隋朝从公元584年开始开挖广通渠,引渭水自新都大兴城至潼关,长三百余里,以通漕运。

隋朝时的涿郡亦即东汉时的幽州,治所蓟县,在今天北京城西南,所辖地区即今北京市通州、昌平西南、河北霸县和天津市以北,还有涿县、涿鹿以东地区。

 至元朝,随着大运河的修浚与开凿,其北端又继续延伸至当时的积水潭,即如今的什刹海。至元年间,元世祖下令开挖新河道,在利用部分隋唐原有河道的基础上,于今天山东的临清、济宁间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主持在大都城到通州之间开凿了通惠河,贯通了由元大都直通杭州的南北大运河。这就使得大运河向北延伸至积水潭,通惠河与积水潭的交汇点便位于万宁桥(即今天地安门大街的后门桥)下的澄清闸。澄清闸,最初被称为“海子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0
隋元大运河走向变化“由弯变直”只因北京城的崛起历史上的大运河先后主要有两条河道,一条河道是隋炀帝杨广时期开凿。
第2个回答  2019-08-22
众所周知,隋朝大运河的北端是今天的北京地区。据史料记载,隋朝从公元584年开始开挖广通渠,引渭水自新都大兴城至潼关,长三百余里,以通漕运。
第3个回答  2019-08-30
在元朝是时候,随着大运河的修浚与开凿,原因是当时的北京城的迅速发展,所以运河会由湾变直。
第4个回答  2019-08-22
隋朝时的涿郡亦即东汉时的幽州,治所蓟县,在今天北京城西南,所辖地区即今北京市通州、昌平西南、河北霸县和天津市以北,还有涿县、涿鹿以东地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