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呢?

如题所述

1、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

2、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 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DNA结构中的碱基对与Chatgaff的发现正好相符。

3、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

4、结构参数,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扩展资料:

脱氧核糖核酸链在双螺旋基础上如绳索般扭转的现象与过程称为DNA超螺旋。当脱氧核糖核酸处于“松弛”状态时,双螺旋的两股通常会延着中轴,以每10.4个碱基对旋转一圈的方式扭转。但如果脱氧核糖核酸受到扭转,其两股的缠绕方式将变得更紧或更松。

当脱氧核糖核酸扭转方向与双股螺旋的旋转方向相同时,称为正超螺旋,此时碱基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反之若扭转方向与双股螺旋相反,则称为负超螺旋,碱基之间的结合度会降低。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脱氧核糖核酸,会因为拓扑异构酶的作用,而形成轻微的负超螺旋状态。拓扑异构酶同时也在转录作用或DNA复制过程中,负责纾解脱氧核糖核酸链所受的扭转压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DNA双螺旋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5

《普通生物学》第四版 26--27页

DNA双螺旋模型的特点如下:

(1)多核苷酸链的两个螺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轴旋转,为右手螺旋

(2)多核苷酸链是通过磷酸和戊糖的3‘,5’碳相连而成的

(3)嘌呤碱和嘧啶碱在双螺旋内部,而磷酸根和核糖则在外部

(4)螺旋的直径约为2nm,相邻碱基之间相距0.34nm并沿轴旋转36°

(5)两条链是由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在一起的,腺嘌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

(6)多核苷酸中碱基的序列不受任何限制

第2个回答  2015-10-05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第3个回答  2019-12-21
(1)有两条DNA链,反向连接
(2)外部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构成的
(3)内部是由氢键连接。
第4个回答  2015-10-05
DNA规则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