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检查的步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1-30
(1) 语音测试 在长于6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地面划出距离标志,患者立于距检查者6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利用气道内残留空气先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  
(2) 表测试 患者坐位、闭目,用手指塞紧非检查侧耳道口,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使患者熟悉检查的表声后,将秒表于外耳道平面线上,由远而近反复测验其刚能听到表声离耳的距离。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3) 耳语检查法 在长6m的静室内进行。以耳语强度说出常用词汇,记录受试耳可以听清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4) 音叉检查法 音叉放于距耳道口约1cm处,听得者为“气导”;置于颅骨上听得者为“骨导”。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Hz。  
(5) 纯音听阈测试包括气导和骨导测试。气导测试先从1KHz开始,病人听到声音后,每5dB一档地逐档下降,直至听不到时为止,然后再逐档增加声强(每档升5dB),如此反复测试,直至测到确切听阈为止。再以同样方法依次测试其他频率的听阈。检查时应注意用间断音,以免发生听觉疲劳。骨导测试的操作方法与气导测试相同。  
(6) 电反应测听利用叠加平均技术记录听觉系统声诱发电位,判断听觉系统功能状态,分析耳科和神经科的某些疾患。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和中潜伏期反应。  (7) 耳声发射检查临床建议使用诱发性OAE中的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可应用诱发性耳声发射进行新生儿的听力筛选,简便、快速,有肯定OAE反应者可判为外周听力正常;与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合可鉴别耳蜗性和蜗后性听觉系统病变。  (8) 声阻抗测听 其基本测试项目有:鼓膜平面静态声顺值测定、鼓室图和镫骨肌反射测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