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总目标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审计总目标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正确性、公允性、合理性、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一贯性进行评价、审查。

  二、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1、详细审计阶段

  在详细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查错防弊是此阶段主要的审计目标。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在此阶段,审计目标是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查错防弊这一目标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主要职能从防护性发展为公正性。

  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在此阶段,审计由静态审计发展到动态审计,并且增加了“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经营审计、效益审计、效果审计)。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为社会提供公证,而是向管理领域有所深入和发展。此阶段的审计丁作已比较有规律,且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0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2个回答  2019-12-13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员的工作内容:
1、审查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协助审计主管拟订审计计划或方案 2、负责完成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单项业务的审计工作
3、按照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案,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为企业运营提供增长服务 4、审查财务收支项目、费用开支与报销等工作 5、审查发票、凭证、账册、报表的真实性以及其填制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
6、检查、复核审计证据,做出单项审计评价意见
7、针对所有涉及的审计事项,编写内部审计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8、进行企业保密工作,按规定使用所获取的财务资料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