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被世人封为财神,那么他们哪位才是正财神?

如题所述

中国人喜欢拜财神,财神爷掌管天下财富,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是寄托了中国人民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财神有武财神、文财神,还有偏财神之分。

关公、赵公明是武财神,比干、范蠡是文财神,这么多财神,哪位才是名副其实的正财神了?答案是赵公明!

赵公明

在众多的财神之中,人们普遍供奉的,影响最大的是赵公明,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财神爷,关于赵公明的传说有很多,相传他是天帝派下来监督小鬼钩人灵魂的将军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存在,只不过当时是一个冥府之神。

赵公明是秦时人,因避秦乱而到终南山精修方术,功成而奉玉帝旨诏,任神霄副帅,面黑色,头戴铁冠,手持钢鞭,骑黑虎,飘长须,授正一玄坛元帅,协调着人间一切事务,诸如讼冤伸抑买卖公平、呼风唤雨、翦瘟除妖等等,因神通广大而被擢升为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

《封神演义》为赵公明登上财神之位大造舆论,在姜子牙帮周武王伐纣时,赵公明却糊里糊涂的帮助纣王,在对战中丢了缚龙绳和定海珠两件宝贝,因无力夺回,只能落荒而逃,跑回商营,姜子牙束稻草人作为赵公明的替身,剑刺、焚符、念咒,终于使赵公明气绝身亡,姜子牙在封神时,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路神明,专门负责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明朝以来,江南形成祭拜五路财神的习惯,这五路就是五显,即显聪、显明、显正、显直、显德,也有人说是东西南北中五方,有的地方称赵玄坛、招宝、招财、纳珍、利市为五路财神,后来五路成了一路,神像也由群像变成单一神像,在不少地方将赵玄坛当作五路财神的代表,现在道观里供奉的赵公明,右手举钢鞭,左手托着金元宝,周围还有奇珍异宝装饰!

关公

武财神关羽被尊称为关圣帝君,据说关公掌管兵马站,精通算术,他发明了日清簿,而且关公为人非常重义气、讲信用,所以许多做生意的人家里都会供奉关公。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到了隋朝时出现了大量的关公神话故事,到了唐朝,关帝庙增加,文人们常提及关公,并开始出现在家中悬挂关公像,随后宋、元、明、清都不断给关公封各种封号,关公的封号不断加多。


关公的信仰涉及到各行各业,南北朝到唐朝是关帝信仰的形成期,宋元是发展期,明朝是盛行期,清朝是鼎盛期,其影响可与孔圣人相比,毫不逊色!在民间,关公是位武财神,是保护商贾之神,国内外崇拜关财神的人越来越多
,供神的场所除了道观,还有佛教场所、商业场所乃至家中。海外有华侨的地方大多供有关帝,他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

比干

比干是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商纣王的叔叔,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后受托孤,辅佐商纣王,敢于直言劝谏,被商纣王剜心而死,被称为“亘古忠臣”。姜子牙封神时比干被封为文曲星。

关于比干剜心的故事,是因妲己邀众妖变成神仙,在鹿台上饮宴,被比干看出破绽,随后与武成王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洞中众妖烧死,妲己为了报仇,假装有心痛之疾

,需要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然后推算说比干是七窍玲珑心,纣王就召比干来借心,比干自剜心后没有即死,骑马飞奔了几里路,遇一农妇大叫卖无心菜,比干问:“人若无心如何?”农妇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登时血如泉涌,一命呜呼!

周武王封比干为国神,在古道教吴道子时代就创入道教辅佐玉皇大帝,玉帝认为比干为国尽忠无辜被害,而心已挖出无法贪心,是掌管天下财库之神的最佳之选,乃赐封号天官文财尊神掌管天下财库之神职。

范蠡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知道越王勾践不能共富贵,谢绝了封赏,退隐之后,范蠡前往五湖之地,隐姓埋名开始经商,据说范蠡举家迁到定陶这个地方,定陶地处山东,靠近鲁国,是古代中原地区的核心要道,范蠡在此定居后,在这里经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迅速积累起了财富,富可敌国,范蠡的名声被过往商贾向四处传播,人们尊称他为陶朱公


范蠡发了财就将这些钱财施舍给穷苦百姓,自己又从做小生意开始,没几年又发了,然后又将这些又布施了出去,一生中三聚三散,因为范蠡很懂经商之道,懂得进财之法,被称为商圣,做生意的都崇拜他,供奉他的神像,称他为财神!

文武财神的出现是人们心理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人历来都有个美好愿望,就是升官发财,所以不管是官场、商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想得到财神爷的福佑,这就是近二千年来财神信仰经久不衰的真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4
赵公民是正财神;关公是武财神;比干,范蠿,是五方财神。
第2个回答  2021-05-04
当然是范蠡啊,其他几人没听说过他们是财神,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赚钱的故事,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就明智的选择了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化身陶朱公,开始经商做生意,很快凭借他的聪明才智生意越做越大,富甲一方。
第3个回答  2021-05-05
不应该有正财一说吧!各行各业有自已的财神。
第4个回答  2021-05-06

财神是中国道教中负责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文武财神之说外,还有五圣的说法。在这些人当中,比干、范蠡属于文财神,关羽、赵公明属于武财神。如果要在他们四人当中选出正财神的话,那一定就是赵公明,至于他为何被公认为华夏第一正财神,就要从他的来历说起。

神话中关于赵公明的来历

关于赵公明这个神话人物,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搜神记》和《真诰》等文献书籍,一直到元明时期,才有关于他的完整记载。据说他本姓赵名朗、字公明,原本是天上的日精之一,后来幻化成人形隐居蜀中,精修至道。后来遇到道教的创始人张天师,并被收为护卫丹师。等到张天师炼成仙丹之后,服用了仙丹之后的赵公明因为酷似张天师,就被天师安排永镇玄坛,故号玄坛元帅,成为了道教四大元帅之一。由于他此时能“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所以同样成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

赵公明为何被封为财神

至于他为何被人们称为财神,就要从他手下掌管的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这四位小神说起,他们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掌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他才因此成为正财神。历史上关于赵公明的传说很早就有,至于财神爷赵公明这个名号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这段时间,全世界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会祭祀财神爷,由此可以看出,财富在人们心中占有多大的地位。

中国民间开始流行祭祀赵公明,大概是在明代初中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大家画的财神神像中,赵公明是一个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顶盔披甲,全副戎装的威猛壮汉。画中除了他之外,还会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等财宝。据清河北《阳原县志》记载:“财神,各商家各供于号中。每岁正月,为财神特别祀期,如民家之祀天地然。每岁二月十八日,亦献戏酬之。”这也是民间大多数地方举行纪念武财神赵公明的时间。

历史上关于赵公明的记载

除了神话故事当中有关于赵公明的记载,历史上同样有关于赵公明这个人的记载。据说他出生于秦代的赵大村,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后来靠给木材商打工维持生计,由于其力大技精,多次受到木材商的奖励。他靠着做工积攒下来的钱跟木材商给的奖励,自己干起了木材经营,借此积累了巨额财富。他后来一边资助自己的国家,一边前往到终南山山拜访高道精研道理,后来还驯养了一只多次骚扰百姓的黑色老虎。等到他修得正道后,人们将其敬为正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