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区域发展战略

如题所述

  兴安盟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及其对策的解析

  自2001年以来,兴安盟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恢复性增长、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即:2001—2002年为恢复性增长阶段,2003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004年以来开始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真实地记录了盟委、行署制定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主导产业和发展对策实施的全部过程,集中地体现了盟委、行署坚持“执政为民、加快发展”的强烈的时间意识、责任意识及全心全意为全盟各族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服务意识,也是盟委、行署领导班子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反映了盟委对盟情的新认识、发展的新定位、思路的新扩展、理念的新提升。因此,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对于保证全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战略

  目前,盟委制定实施的现行经济发展战略是对我盟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其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内涵。2001年,我盟遭受了史所未见的严重旱灾,农民生产生活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滑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8.8亿元,比上年增长0.1%,列全区第12位;第一产业增加值16.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35元,列全区第12位;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5亿元,比上年减少13.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亿元,均列全区第1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4元,增长7.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294元,列全区第12位。这一年,全盟共有农村牧区人口110万,受灾的就达80万,所以,为了解决受灾人口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盟委、行署提出要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在全国、全区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克服了困难,度过了难关。

  2002年初,盟委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召开了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的读书会,此后,在全盟经济工作会议上盟委明确提出了“农业稳盟、工业立盟、旅游兴盟,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强盟富民”的发展战略。经过了两年多的实践检验,证明这个发展战略符合盟情实际,得到了全盟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对我盟经济确实起到了指导和促动作用。2002年,从总体上来看,我盟经济实现了大幅度恢复性增长,发展形势和趋势看好,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喜人局面,在一些事关全盟经济全局的总体方面出现了较大的有些甚至是历史性转折。全盟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列全区第6位,比上年位次前移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6亿元,增长28.2%;第二产业增加值19.24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43%,列全区第3位,位次前移3位,是兴安盟复建以来的最高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27.58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比例由2001年的28.7:29.1:42.2调整为31.4:28.2:4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03元,比上年增加568元,增长15.6%。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0845元,比上年提高19.3%。全盟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1.67%,位次均列全区第8位,比上年均前移4位。全盟财政支出16.0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46元,增长6.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0元,增长22.9%,列全区第1位,位次前移11位。

  虽然2002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较快,但我盟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仍然很低,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而要缩短这种差距,就必须加快发展。2003年,我盟经受住了“非典”疫情和蒙古国入境大火的严峻考验以及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防“非典”工作取得了“无疫区”目标,扑救“5•21”大火实现了“最短时间扑灭、把灾害降到最低程度”的目标。与此同时,其他各项工作在2002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超过自治区的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接近完成“十五”计划,全盟经济开始由恢复性增长步入了快速增长期。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3.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4%,超过自治区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总量列全区第10位,实现了高速度基础上的高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8亿元,增长25.5%,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2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4.86亿元,增长32.2%,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40.4%,列全区第4位;第三产业增加值30.59亿元,增长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94元,比上年增加891元,增长19.8%。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构成调整为33.4:29.8:36.7,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二、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3155元,比上年提高16.4%。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29.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9%。全盟财政支出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836元,增长9.17%,列全区第11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865元,增长17.3%,列全区第4位。

  2004年初,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赶超其他先进地区,盟委先后两次召开读书会,进一步完善工作发展思路,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亿元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盟必须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每年28%的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60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年计划的3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61亿元,同比增长12.0%,占年计划的25.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5.36亿元,同比增长46.6%,占年计划的42.3%,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31.8%,占年计划的4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78亿元,同比增长43.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64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年计划的46.0%。全盟财政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33.96%,占年计划的4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41.82%。财政支出7.10亿元,同比增长8.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8元,同比增长11.8%,占年计划的48.25%。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091元,同比增长30.2%。预计到今年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确保突破100亿元,力争达到110亿元,实现比2001年翻一番;今年财政收入实现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00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增长7%。
  二、主要目标

  今年上半年,盟委、行署在对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等西部四市学习考察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我盟盟情实际,重新审视了兴安盟在自治区发展大局中的位置。根据全盟实际,盟委、行署将今后一个时期全盟经济发展目标定为:以2001年为基数,到2010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争取实现“翻三番”。到2004年底,实现第一次翻番;到2007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实现第二次翻番;到2010年,实现第三次翻番,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可以看出,盟委、行署制定这个目标,既显示了盟委、行署领导班子集体尊重客观、敢于跨越、保持全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魄力,又标志着盟委、行署对传统发展思路实现了超越和升华。

  三、产业定位

  继续坚持“农业稳盟、工业立盟、旅游兴盟,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强盟富民”总体发展思路不动摇,全力打造自治区工业强盟和旅游业大盟,形成“三化”互动的格局。
  打造工业强盟。要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形成全力抓工业、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引进的氛围。在构建地方特色工业体系上,要以培育能源、重化工、建材、医药等支柱产业和卷烟、食品、农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多上一些大的项目,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程,坚持以大带小、积少成多、大中小并举的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搞好产品结构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不断扩大工业规模,提高经济总量,确保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同时,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培育发展乳业、肉牛业、肉羊业、禽类业、林产业等优势产业,打造生态兴安,发展绿色食品,实施名牌产品战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调优农业结构,做好农牧民增收的大文章。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管理、高收益经营好城市,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牧民进城门槛,扩大城镇人口规模,构建城乡市场链接网络,发展现代商业流通,抓好重点产业培育,为更多的人员提供就业机会。要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兴安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好,使其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使旅游业成为兴安盟的特色支柱产业,培育旅游精品,打造旅游业大盟。在构建旅游大盟上要突出培育神泉雪城、蒙元文化、红色文化和科尔沁文化四大品牌,真正形成兴安盟独具特色的旅游优势。要加快阿尔山口岸建设,繁荣边境贸易,支持和鼓励更多企业开展外经外贸业务,提高出口创汇的能力。要加快构建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框架,为旅游等各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运输支撑。

  四、采取对策

  1、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的高度和程度决定了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发展速度。盟委、行署确定翻三番的发展目标,就是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思路的再次突破。全盟上下应积极响应盟委、行署的号召,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消除思想、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敢于突破以往的陈旧思维框架,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人心思进,以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第一要务,敢于冒险但不蛮干,超前思维但不空想,对比但不攀比,要坚定信心,正视差距,摒弃自甘落后的思想,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认识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现状也是退步,抓住机遇,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丧失机遇,就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因此,要实现我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来一次大解放,不断创新思维,理清思路,从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标准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奋起直追,尽快使我盟早日步入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突出重点,抓好关乎全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近两年来,全盟各地按照盟委、行署的总体发展思路,都确立了比较符合实际的思路和目标,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思路还不够清晰,不够具体,重点也不突出,对工作开展的指导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就不能彰显思路的实践价值。我们应按照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大幅度调整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特别是各旗县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立足优势,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加快调整,确保跨越式发展。在调整思路上,一是必须把做大做强工业当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盟“工业立盟”战略的题中之义。只有把工业抓好、抓出成效来,才能更好地反哺农牧业,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千方百计办好工业园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工业园区落实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项目入驻,真正发挥示范作用。项目是发展工业的必要载体,没有项目的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无异于空中楼阁,基础不稳、根基不深,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我们应确立“抓工业就要抓项目,没项目就谈不上搞工业”的意识,要一切围着项目转,全盟上下都齐心协力抓项目,为我盟的工业构建一个坚实的项目框架。三是加快培育支柱产业。光有项目,没有支柱产业,就好似一盘散沙,没有核心,发挥不了合力,工业也就永远不会立起来。四是推动“三化”互动。我盟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是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形成“三化”互动,才会发挥聚合效应,要以产业化为龙头,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化。五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我盟的特色产业,也是我盟快速崛起的动力,应充分开发利用我盟的旅游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尽早实现旅游业大盟的宏伟目标。
  3、优化环境,培育主体。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下放审批权限,严格按审批程序办事,要依法行政,搞好服务。重点培育支柱产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格局。搞好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发展自己。事物的发展要靠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虽说内因是主要的,但我盟有资源,就是缺少项目、资金和企业管理人才,因此,光靠自身发展是不够的,还要对外敞开大门,大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强壮自身实力。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破坏者是罪人”的理念,坚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并重,扩大引资规模、提升项目层次,不断完善有利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做到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既要敞开大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吸收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抛弃一切腐朽的东西。注意保护环境,节省资源,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的意识,不断优化环境,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变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为经济优势和特色优势,真正实现全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以人为本,实现人才强盟。人才是第一资源,经济发展,人才是本,社会进步,创新为先。创新的基础是学习,创新的主体是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存在一个引才、引智的问题,但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又制约了人才的引进,甚至出现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全面贯彻人才强盟战略,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在学习中武装、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方面,在培养、使用好本土人才的同时,大力引进急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使人才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另一方面,确立“候鸟型”人才工作思路,采取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借用外脑,实现引才与引智并举。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好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我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而为全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保证。

  5、积极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我盟在政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除了西部大开发、自治区扶持东部地区发展等政策外,我们还可以主动接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辐射,特别是内蒙古革命老区的特殊身份,还可以使我们享受到其他地区无法享受到的特殊政策。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主动出击,积极配合,寻找与多地区、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合作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突破点和经济共振的增长点,以促进我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6
天上没飞鸟,底下无资源
第2个回答  2011-04-09
穷山恶水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