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孟子是一个有学问,才华的人。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扩展资料: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宋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7

孟子思想主要分为政治哲学,即仁爱,以及人生哲学,即性善(人性善)。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

先秦儒家对于人性善恶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心。

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去(“乍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讨好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不是厌恶见死不救的名声,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恻隐之心”。此外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是孟子论述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微小,仅仅在于人有这些“心”。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在他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后世称为“复性”。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赋的道德观念,那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的性善论对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宋代以后流传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也成为后来儒家的正统观念。

在先秦儒家中,有一派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这一派的代表就是荀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是人之本性的真实表露。

在他看来,“好利”、“疾恶”、“好声色”等,都是人的自然情欲,也是人的性恶的表现。而善的道德意识是后天人为加工的结果。这种后天人为的加工就叫“伪”。

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第一次运用“性”与“伪”的范畴来说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道德化,强调“性伪之分”,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基于生理机能而产生的物质生活的欲求,而社会道德规范是对这种欲求的限制和调节,二者是对立的。

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意思是说,没有自然本性,社会道德的人为加工就无从施加;没有人为加工,人性就不能由恶变善。圣人的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荀子较全面的论述了“性”与“伪”的对立统一关系,并着重强调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起伪”、“涂之人可以为禹”等观点,认为人都有改变本性,成为圣人的可能。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对法家影响甚大,但始终未能成为儒家的正统观念。

傅斯年认为荀子的说法与孔子相近,反而孔子与孟子对性的看法迥不相同,而这点差异“宋儒明知之,而非宋儒所敢明言也”。

二、政治思想

1、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这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部分人以为孟子是民主的先驱)。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认为取得政权要有爱民之心,还要有合法的手段。而且政权还要有取决于民意,若上位者的德行和为政不为百姓所接受,那上位者就要丧失继续执政的资格了。孟子并引用尚书太誓篇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告诫人君重视民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刘三吾等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如《尽心篇》,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十字。

又《尽心篇》,删“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七句。又《离娄篇》,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六句[6]。

2、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

关于孟子究竟是主张王道还是德道学术界意见不一。从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简思孟学派代表作《五行》看,孟子主张的是善道和德道。《五行》讲:仁义礼智四行全,善道也;仁义礼智圣五行全,德道也。善道,人道也;德道,天道也。

《童子问易》总结由《易经》而来的德道说:所谓德道,就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文明、和谐,革故、鼎新,民主、法治之德性与德行。

扩展资料:

道统观念

孟子时,更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张,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虽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24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关于他的生卒年代,由于相关资料极其缺乏,至今仍无确切定论。根据一些史料推测,孟子大致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前后,卒于周郝王十二年(公元前303年)前后。   孟子的生平大略见于《史记》:“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当是之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儒家国学智慧经典著作。孟子被后儒尊称为“亚圣”,是孔子之后“第一人”。由于处在百家争鸣的特殊时代,孟子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而,孟子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真儒”――儒之本质的体现者。《孟子》后世被列为《四书》之一,对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气质、民族性格与观念有着深刻影响。   那么,孟子究竟为什么而著书立说呢?   捍卫儒学价值   孟子生活的时代,不仅社会秩序空前混乱,诸侯征伐频繁,而且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儒者在宣扬其学说时常常遭遇论敌的辩论。为捍卫儒学价值,他一方面与杨、墨等诸家学说激烈论战,一方面亲率弟子游历宋、滕、齐、梁诸国,向他们阐述“仁政”主张。在与其他学派的辩论中,孟子展现出了杰出的辩才。“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公都子说:“外面的人都说老师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我难道是喜欢辩论吗?我是不得已而辩论啊!”孟子所谓“不得已”,指的是为驳斥异已而不得不与百家相争。孟子在接下来的对话中解释道:“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从前禹平息了洪水而使天下太平,周公兼并了夷狄,赶跑了猛兽而使百姓安宁,孔子编写了《春秋》而使胡作非为的乱臣贼子畏惧……我也想端正人心,抑制谬论,反对偏激的行为,驳斥荒诞的言论,以此来继承(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我难道是喜欢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   《孟子》一书中有多处孟子与其他学派辩论的记载。他的主张虽然不合时宜,被诸侯视为“迂阔于事”,但他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仅重视教育,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一大乐趣,晚年还与弟子著书立说,弘扬了儒学价值。   创立儒学体系   孟子学说是对当时中国儒学传统的总结和创新,孟子一生崇拜孔子,认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孟子是第一个对孔子思想予以体系化的人。孔子学说是语录体的,虽然在各个领域都有他的看法,但不太系统,比较散乱。孟子通过艰苦的努力,按照人本主义的逻辑建立了一个体系。孟子学说是较为系统的人学,人学是其全部学说的中心。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动荡时期,孟子的人学思想是当时的道德危机在其学说中的反映。人性善和“四端”说使儒家国学智慧思想具有了自然主义人性论的深度,从而把儒家国学智慧学说真正地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意识中,从而也把人与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及个体人的自然本性联为一体,解决了个体人的儒化问题。孟子不仅在具体细节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如仁政、王道、四德学说等)。孟子对人性的研究是很深入的。他能将人性的研究和孔子的基本思想协调在一个系统里,他使得儒家国学智慧学说深入到人性之内(以后各家虽然就人性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但它丝毫不影响儒家国学智慧思想的人性化深度);另一方面,孟子使儒家国学智慧思想具有了一种本体论色彩。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人本主义和本体论、宇宙本身,并不是一种标准的西方式的人本主义和本体论,儒家国学智慧所说的人是道德化的主体,本体论也是从人出发而达到的“天”――“天人合一”。这个体系就是尽心――知性――知天。   孟子对“天”的论述是神秘主义的,对“心”的表述是先验的,对人性的阐明则混淆了人的自然本性和后天塑造的社会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孟子学说中所体现的思维水平的低层次所造成的。  孟子和孔子一样,在他生活的时代,其学说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弘扬,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孟子的儒学体系,宗教色彩较淡,学术的思辨味较浓――他真正地将儒家经典国学学说当作一种学术来加以研究,他对孔子学说始终抱有客观的态度,这一点也是有别于秦汉时期其他纯粹为官僚政治服务的儒家经典国学学派的。   重建社会秩序   春秋战国时代的乱世,人们普遍感觉到,必须有一个通行的规则,以平息各种社会动乱。这就是大一统思想的“一”。这就仿佛是不同的人走向大一统的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奉行同一性的规则。那么,广场上的管理规则究竟由什么样的思想来主导呢?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中国人已心智洞开,思想家们不仅文辞华美,而且善于思辨,思想深刻。所谓广场秩序的重建,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所有立论的基础都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的学说之上,即人在不同环境、不同状态下的社会行为规范问题。   经典国学学习哲学专版:是谁用一片甲骨,收藏起古老的秘密;是谁用一卷竹简,咏叹着世间的传奇.庄生的蝴蝶飞进了,杏花和春雨;美丽的方块字,就刻在孔子的车辙里.秦时章法汉时笔,刻画出不朽的容颜;   魏武诗篇盛唐旗,见证着永恒的誓言.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启蒙智慧万年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25
孟子孔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儒家思想,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实际上却是各个朝廷把人分上中下几等,还爱护人民,我看是爱护上等人吧,强烈鄙视厌恶孔孟。不要谈孔孟的好的思想,孔孟损民,害民,害国的思想言论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