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里顺境和逆境那个更利于人的成长 正方顺境会问的问题

如题。请把有可能的都写下来并且最好写上答案、没有答案也可以。越多越好。谢谢

  1、破题 从逆境和成才入手
  2、立论 可从四方面来说
  a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锻炼人的意志品质 这是内在
  b 培养人的实际能力 给成长提供经验 这是外在
  c激发人得潜能 使人的内在外在都得到提高
  d逆境蕴含巨大机遇 这是从客观方面说的
  3、总结 表明观点即可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0-11-21 16:53

  这个辩题顺一方看似不好辩,但其实恰恰相反.
  何谓顺?查字典你可以找到,"顺"就是有利于的意思,也就是说顺境就是有利于成才的环境.这点毋庸置疑.再来,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一些逆境中成才的榜样呢?因为它少.正因为它少才拿来教育我们,让我们学习,因为潜意识里大家已经认为顺境成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了.所以说,就人的基数而言,顺境成才的比例是远远大于逆境的,所以事实告诉我们----顺境更有利于成才.事实上,我们一直追求的也都是顺境中成才,否则为什么国家要加大教育投资,父母为什么要让我们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你又为什么努力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一切都是为了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又或者对方辩友认为现在的学校,现在的教育资源,老师对于你来说都是一种逆境?(有老师在最好,实乃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良药).
  质问对方关于逆境的定义,是否芝麻蒜皮的事在对方看来也是逆境?你可以说,顺境并不是说一帆风顺,它也存在困难,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把他归于逆境,而只使把他看作顺境成长道路上的一些挑战罢了.
  最后,注意下,你们辨的事谁更有利于,而不是有我没他的问题,不要让对方抓住你不承认逆境的作用. 回答者: lxx1988su | 二级 | 2010-11-22 21:45

  1j举例子:
  “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1、周文王拘而演《周易》 2、仲尼厄而作《春秋》 3、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4、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6、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7、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8、《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可以举出这些名人的事例!! 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这些人,当然还有司马迁本人,他们面对逆境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精神依旧是我们今天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具体故事: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毛泽东

  一代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2作比较
  可以举一些反面例子 如:隋炀帝, 桀 。纣
  3。可以用名言进行论证!!
  如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逆境也有它的好处,就像丑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头上却顶着一颗珍贵的宝石。——沙士比亚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
  5.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做舟。

  4提出观点
  逆境可以......(好处)
  5总结(概括所有好处),(4,5可以为一个)
  如: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逆境中,学习环境是压制性的,可以认知事物,但是顺境中,提供的是鼓励性的教育氛围,更有利于认知的系统发展。逆境中可以认识到人生的艰辛,但也容易产生焦虑和痛苦,甚至产生对他人的疏离感和不信任。而顺境当中,我们更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逆境的冲击,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自我否定。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社会角色的成熟,因为人的成长,总是以其独立的担当恰当的社会角色为标志的,逆境中的困顿,容易产生挫败感,使人打断终生成长的进程,而顺境中持续的社会发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成熟提供了更良性的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