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运动2小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我去健身房减肥,骑动感单车1小时,然后做5组仰卧起坐,共100个,再做3组抬腿的,共60个,然后再做其他的器械,但重量都比较轻,这样下来差不多就2个小时,我想问这样坚持每天锻炼,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会的话请解释下为什么?还有该如何更好的改进锻炼方法

每天运动两小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适度运动可以减压,过度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价值却弊大于利。每日锻炼时间有“极限”,越过了这个极限,运动的好处就开始逆转了。

对120万美国人的运动锻炼情况进行追踪,调查涵盖跑步、骑车、滑雪、钓鱼、园艺、健身房锻炼以及做家务、哄孩子等75种类型的身体活动。参试者对过去30天内因压力导致的情绪问题做自我评估后发现,经常锻炼者的压力水平比缺乏锻炼的人整体偏低。

不过,当他们每天的锻炼时间在3小时以上时,其实际情绪状况则会变差。过度运动累积还会导致强迫症等心理障碍问题。沉迷于“锻炼”很可能产生反效果。建议每隔一天做45~60分钟自己喜爱的运动,可能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最佳选择。

扩展资料:

过度运动的危害:

1、影响睡眠质量

本来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我们睡眠的质量,因为当身体处于疲倦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容易进入到睡眠的状态之中,但是如果运动过量的话,就会导致神经系统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很难进入到睡眠的状态,还会导致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出现。

2、头晕心慌

当运动过量的时候,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出现,并且造成水分和电解质不断的流失,从而导致脱水的情况出现。严重的情况之下,还会导致出现头昏、心慌等表现。

3、引发心脏疾病

很多的人为了达到运动减肥的效果,都会采用过度运动的行为,明明心跳已经超过了自己身体所承受的范围之内了,还在用着意念去运动,这样的结果就是会造成心脏疾病的危险,尤其是运动过量的话对于中年人来说是最为严重的。

在平时的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避免运动过量的情况出现。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去判断运动是否过量的情况。

如果在运动的途中出现胸闷、气喘吁吁以及头晕等情况的话,就是运动过量的症状了。如果运动后,感觉到没有身体上面的不适,而且食欲和睡眠的状态非常好的话,就是表明运动很适中,健康的运动才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弊大于利!每日锻炼超3小时不利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8
多锻炼身体应该对身体好才是呀。就是锻炼得有点激烈啦。你可以试着多散散步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长期锻炼相同部位的话,那么肌肉会在持续的刺激下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如果在这种疲劳状态下再去锻炼的话,就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甚至于撕裂,那样就亏了
如果你想要练出肌肉的话,那么我建议你每周锻炼2-3天然后休息一天,并且锻炼的时候争取多组少量,就是说用较大的重量来刺激你的肌肉增长
但是如果是单纯减肥的话,我觉得每天2小时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也许有时候会有点肌肉疲劳,到那时候就可以休息一天,这个休息不是说完全不做,只是做少量运动,比如只骑1小时的动感单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3-28
希望你看后能祝你减肥成功哈 给你提供一点也许有帮助的
通常运动量大的人,心脏更强壮,因此心率较常人慢,肺活量也更大。 运动量的大小应因人而异
但不能一味追求增加运动量,因为在锻炼时只有运动量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量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的健康不利,而每个人的体能都是不同的。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量。 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 5分钟,否则对心肺功能的提高没有好处。 以减肥健美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 20分钟,速度要慢一点,保持均匀呼吸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运动训练,都存在一个合理安排运动量的问题,锻炼效果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 因为运动量过小,不用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担负下来,这样就达不到提高内脏器官功能的目的,因而锻炼的效果甚微。相反,如果运动量过大,在安排时又缺乏必要的节奏,长此下去就会超过人体生理负荷的极限不仅达不到增强体质的锻炼目的,往往还会对锻炼者的健康有不利影响,并对学习或工作造成影响。一般可以用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和锻炼者的主观感觉来分析,便可知道运动量安排是否合适。 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目前常用指标包括锻炼前后及安静时的脉搏、血压、体重、肺活量、心电图、尿蛋白、血色素等指标。测量脉搏是最简便易行、且最能反映机体情况的一个指标,如果安静时的脉搏与以往比较是逐渐下降或者不变,则表明机体反应良好,运动量安排合适,并且还有潜力。每分钟脉搏的正常变化幅度为2~6次。如脉搏频率超过10次/分以上,说明机体反应不佳,如无疾病或其它原因,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以调整。安静时正常的血压变动范围应在10毫米汞柱以内,体重不超过0.5千克。如血压明显升高,肺活量显著下降,体重持续减轻,且减轻幅度超过正常体重的1/30时,说明运动量有可能安排不当,要引起注意。尿蛋白也是评定运动量是否适宜的一个常用指标。 可以连续地测定训练后或次日晨的尿蛋白的量,如果训练的开始阶段增加,而后逐渐减少,这说明锻炼者对运动量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开始时增加,而后数量不仅不减少,反而逐渐增加,恢复也慢,这说明身体不适应,所安排之运动量应予以及时调整。主观感觉:其内容包括自我感觉、睡眠、食欲、锻炼欲望等。如果锻炼后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有劲,睡得熟,吃得香,很想参加运动。锻炼后肌肉有轻度酸痛,并有疲劳感,但经过一夜的休息次日晨即可恢复正常,则说明运动量安排合适。如果在锻炼后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令力,胸骨柄及肝区有疼痛感,头昏脑胀,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倦,睡不好,吃不香,易出汗,不想练习,则说明运动量需作适当调整。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课前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就是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心中有学生,就是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等方面安排运动负荷。另外,还要考虑到其他体力活动的负担量及气候变化、场地和卫生情况等。
及时调节运动负荷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检测方法就是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则更加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的生理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面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面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
通过测定分析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进行测定加以分析(一般脉搏指数保持在120次/分以下为轻微运动负荷,140~160次/分为中等运动负荷,170~180次/分为较大运动负荷)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内容、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时间、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练习的顺序和组合,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略心理效应是有失偏颇的,而不再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生物基础,所以,关注运动负荷和尊重生理规律是必须坚持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现实的体育教学之中,让体育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第4个回答  2020-04-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