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甲骨文?

如题所述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从商朝开始的。
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金文有粗而宽的笔画,点画圆浑,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匀称。
小篆: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简化,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隶书:篆书笔画圆转。符号性显然大加强。小篆文字规范了,但书写不方便,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
楷书: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字形结没有什么变化,书写更为简便。
草书: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字形奔放。 
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简便,且比草书易辨认。
大约有三个阶段,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甲骨文和金文变为小篆,前者更接近图画的的写实象形,而后者笔画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甲骨文刀刻的痕迹明显,金文则铸型肥厚,它们形体比较随意,笔画少的字占的地方小,笔画多的字占的地方大,小篆形体整齐,笔画多少都占一格.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从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另外还有草书和行书.草书本是各种字体的草率写法,现在所说的草书,是指章草、狂草等专一的字体,狂草与隶楷的字体和笔法很不相同,龙飞凤舞,完全是一种艺术品,丧失了交际的作用.行书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他不像楷书那样规整,也不像草书那样随意,成为日常常用字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1
我从事甲骨文研究20多年了,说句心里话破译甲骨文字还是真难,象形字还能解释说的过去。最难的是名词,比如百家姓,你怎么说这个字是王,那个字是韩,这个没有注解只能认定,我说是王就是王了。
第2个回答  2022-08-09
可以买一些甲骨文的字书。或者一下古文字字典,里面都包含了甲骨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