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宫战事多,“借腹生子”,皇帝还帮忙

如题所述

明宣宗朱瞻基,其御宇十年被后人称为“仁宣之治”,是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在个人生活上宣宗也过得丰富多彩,雅尚翰墨,书画造诣颇高。这么个文艺皇帝,情感生活自然也不会差,为了“爱情”他成了明朝第一位废后的皇帝。

中国古代,男女之防甚严。绝大多数夫妻别说自由恋爱,基本都是拜堂成亲那一天才初次见面。但是朱瞻基就有个青梅竹马的情人。

这个小情人的父亲叫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正宗的九品芝麻官。但是孙忠运气不错,接待了一个返乡探亲的贵人 – 彭城伯夫人,明成祖太子妃张氏的母亲。

孙忠让自己十岁的女儿随侍在彭城伯夫人身边,小女孩漂亮、乖巧很得夫人欢心。高兴之余,彭城伯夫人问孙忠是否愿意让他女儿给她未来的皇帝外孙(“好圣孙”朱瞻基)做妃子。孙忠哪里会不愿意?

彭城伯夫人还真就不是在开玩笑,返京之后就找机会向成祖表示,此次返乡她发现一个好女子 – “ 忠有贤女 ”,可以给皇太孙做个伴。因为太子妃张氏孝顺、贤良,很得成祖和皇后的欢心,所以成祖就同意了自己亲家母的要求。

永乐八年,成祖下旨召年仅十岁的孙氏入京,由太子妃张氏抚养并指导宫廷礼仪。孙氏和朱瞻基就开始了他们幸福的东宫生活。

永乐十五年,成祖认为“好圣孙”已经成年,下诏选妃为他筹办婚事。让朱瞻基郁结的是成祖给他选的妃子不是孙氏,是胡善祥。

胡善祥,山东承宣布政司兖州府济宁州(今山东省济宁市)人,光禄卿胡荣第三女(她有个姐姐当时在宫中做女官)。选她的理由是“ 天性贞一,举止庄重,颇有贤名 ”。

胡善祥是《明史》中诸多后、妃里唯一留下名字的。不说嫔妃,皇后明朝一共就有四十位。就算是把范围扩大的《明史》以外,能查到名字的皇后也就五六个。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瞻基喜欢的是青梅竹马的孙氏。至于成祖为什么选胡善祥,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朱瞻基别说问了,他连不悦都不敢表示出来。

彭城伯夫人倒是经常为此跟自己女儿张氏唠叨,但是张氏作为一个非常有水平的女性,她知道这件事情上她唯一合适的态度就是愉快的接受。就这样胡善祥成了皇太孙妃、孙氏成了皇太孙嫔。

八年后,朱瞻基登基成了皇帝。但是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他无法擅改两任先帝(成祖、仁宗)首肯的皇后。只得依例册封胡善祥为皇后,孙氏为贵妃。但是在册封礼制上朱瞻基耍了小心思。

明朝的后、妃册封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从大明门入(在明朝大明门日常只有皇帝可以用)。其次皇后有册封金册(证书)和金宝(印玺),其它嫔妃只有金册(等级低的连金册都没有)。

朱瞻基为了不委屈孙氏,破例为她制作了金宝(走大明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从凭证上让她和胡善祥平起平坐。但是孙氏仍不满足,还是想做皇后。唯一的办法就是生儿子,然后母以子贵。

虽然没有生了儿子就可以升皇后的规定,但是儿子当上皇帝后是可以将自己的生母晋位为皇后的,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过孙氏可不是这样谋划的。

胡皇后与宣宗成婚近十年,还没有儿子,只有顺德、永清两位公主(此时别的嫔妃也无子)。所以首先就是不能让胡善祥生出儿子(不然就是嫡长子,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下任皇帝,孙氏就彻底没戏了)。方法很简单,抓住机会吹吹枕头风。

宣宗作为明朝少有的文青皇帝,为人比较爱玩,另外被很多人忽视的一点是宣宗是跟随朱棣长大,脾气性格也很像朱棣,不爱被约束和规劝。胡善祥经常规劝爱玩的皇帝,这引起了宣宗的不满,“ 上颇事游幸,且好弄,后数数规讽,上稍厌后 ”。

每次胡善祥规劝惹恼宣宗后,孙氏都会抓住机会吹吹枕头风宽慰宣宗。所以宣宗就越来越不喜欢胡善祥,直至不再去皇后那里。皇帝不去皇后那里了,皇后自然也就没可能生儿子了。

但是人在算天也在算,孙氏别说儿子,她连女儿都生不出来。依照宣宗对她的宠爱,应该是孙氏有某种疾病导致她不孕。但是孙氏很聪明,想到一个很绝的办法。

说明:也有一种说法是孙氏有一个女儿,“常德公主,永乐二十二年,章皇后生。正统五年下嫁薛桓。成化六年薨”(《明史》)。但是胡、孙二人都是章皇后(胡善祥被尊为恭让章皇后,孙氏被尊为孝恭章皇后),所以这一点上存疑。也可能是孙氏此次生育后因某种原因不能再孕。

明朝为了保障皇帝血脉传承的严肃和准确性,规定宫中女子侍寝时,太监需记录下时间、地点、人名。并且皇帝也需要给侍寝的人一个信物。日后若女子怀孕,则需检查记录核对怀孕时间以及出示信物作为凭证。

孙氏物色了几个宫女,在宣宗到她的寝宫过夜时,中途轮流顶替她上床伺候皇帝。这样太监的记录是她,皇帝的信物也是给她。以后这些宫女生出儿子,按照档案记录就是她的。如果你硬说,宣宗本人不知情也是被忽悠了,那我也就不好反驳什么了。

没多久某个宫女就怀上了,宣德二年十一月分娩后这个宫女也就理所当然地消失在后宫。宣宗高兴的诏告天下,孙贵妃生了皇长子(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

这简直是明着作弊,十几年都生不出孩子的人,难道铁树开花么?但是没办法,宣宗都主动配合,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而且重点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孩子确实是宣宗的儿子。

说明:后来因为这个差点闹出动乱。宣德十年,宣宗驾崩,因为宫中人人都知道朱祁镇不是孙皇后亲生,所以纷纷谣传帝位会传给宣宗的弟弟。是太皇太后张氏召集群臣当众宣布“此新天子也”!

宫中以及外朝官员都以为孙氏的目的达到了,孩子皇长子的身份让她的地位更巩固。而且依照“立嫡立长”的祖制,这个孩子只要能健康长大,孙氏母凭子贵成为皇太后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还有个前提是胡皇后生不出嫡子)。但是孙贵妃想要的更多!

皇长子出生四个月后,宣宗就将这个婴儿册封为皇太子。虽然很仓促(古代婴儿夭折率很高,一般都不会很早就立为继承人),但也还说得过去。但是宣宗却没有让太子认皇后为嫡母。

古代中国绝大多数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嫡长子是最合理的继承人。但是结发妻子不见得都能生出儿子,所以为了巩固庶出的继承人的地位,往往会让这些庶子认嫡妻为母。这种认母不是我们现代的认“干妈”,庶子需要与自己的生母断绝关系。

也就是说其生母不再是他的母亲,即便相见也不能用母子互称。愿意相认也得等到登位之后了。也有不少庶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就彻底的抛弃了自己的生母,典型的就是成祖朱棣。

皇太子没有划归中宫,仍由贵妃抚养。这是宣宗向外界传递的一个信号,这个信号皇后明白、朝中的大臣们也明白。因为皇后无过失,宣宗也不想做得太绝情(凭空给皇后罗织罪名,明宪宗就是这么做的),他希望皇后自表辞位。但是胡皇后颇为硬气,就是不接这茬,故意装作不知道。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宣宗召见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说:

众大臣当然会谏阻,但是当时的文官还没有从洪武、永乐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自然是无力阻挡决心已下的皇帝了。

这就有些过分了,不但逼胡皇后自辞,连身份都给换了,成了宫廷道士,这等同于休妻并从家族中驱逐出去。这意味着胡皇后不再是皇室成员,以后皇室如何也与她没有一点关系。

这应该是孙氏不想给胡善祥留下任何翻身的机会。但这样的处理让胡善祥处境异常的尴尬,寻常人家休妻,女方好歹还有机会回娘家寄居以求自保。胡善祥作为曾经的皇后,回娘家是不可能的,但是留在宫中又没有身份,实际地位已和普通宫女没什么差别。

想想母仪天下的皇后,一朝之间沦为平民。就算是无人指使,皇宫里一些心理阴暗之辈,也会故意找茬折腾以求满足自身阴暗的欲望。更何况这样做说不定还能讨得新任孙皇后的欢心。

这个时候胡善祥的婆婆终于站出来了,不过好在不是来落井下石的。此时宣宗的生母张氏已晋位为皇太后(她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后、后来又成为第一位太皇太后)。

张氏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孙氏的感情并且不想造成内廷的冲突,所以她才没有反对儿子废后立孙氏。但是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搞出悲剧。张氏还是以对待皇后的方式对待胡善祥,常常召她来清宁宫陪伴。

而且内廷朝宴她都会叫上胡善祥,并且让胡善祥位居孙皇后之上。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告诫后宫诸人,不要对胡善祥有轻视、非分之想。张氏深知后宫之中,雪中送炭的几乎没有,落井下石之辈比比皆是。

有张太后罩着,胡善祥之后日子过得也还算是安稳。宣宗虽然后悔过:“ 此朕少年事 ”,但是他到死也没有给胡善祥恢复身份待遇(胡善祥死时的身份还是道姑),这其中孙氏的意见应该占了大多数。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只是猜测,孙氏不见得就有那么坏。确实是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但是后宫险恶,说几个巧合的旁证。

张太皇太后于正统七年十月崩逝。正统八年十一月初五日,胡善祥逝,谥号“静慈仙师”。四十二岁亡故,寿命在明朝诸皇后中基本是倒数的,排她后面的大概只有被迫殉国的张、周二皇后了。

在讨论她的丧葬规格时,杨士奇提出用皇后之礼安葬,但其他人说:“ 此非内庭意也 ”。最后“用 嫔御 礼葬金山”,也不能入皇陵。英宗在自己的皇后钱氏的劝说下,“ 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 ”恢复了胡善祥的身份,并重修了陵墓。

说明:“嫔御”是对藩王、皇帝的侍妾、宫女这类没有正式册封的女子的统称。用“嫔御”的规格安葬胡善祥是对她的一种羞辱。

孙皇后后续的日子过得也是跌宕起伏。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被瓦剌生俘,孙太后只得支持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后来朱祁钰废朱见深(朱祁镇的儿子)太子位,她也无能为力。

景泰八年,孙太后又支持太上皇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好在这兄弟二人没有直接刀兵相见,不然她如何于九泉之下见自己的挚爱朱瞻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