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有哪些

如题所述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4

1、左形右声:钊、到、淋、种、松、理、越

2、右形左声:救、视、祁、锦、雕、期、鸿

3、上形下声:孟、芳、菲、茅、空、简

4、下形上声:姿、笃、筑、竺、基、裳

5、外形内声:街、闺、阁、园、闾

6、内形外声:雠、闷、问、辩、闻等等

扩展资料

形声字的特殊形式

1、声符变形

有些形声字的声符曾发生过较大变形,不容易识别,例如:布、在、定、牵等。

(1)布,从巾,父声。“”是“父”的变形,作声符;“巾”是形符,表示义类。

(2)在,从土,才声。形符是“土”,声符是“才”的变形。《说文·土部》:“在,存也。从土,才声。”本义为“存在”。

(3)定,从宀,正声。《说文·宀部》:“定,安也。从宀,正声。”声符为“正”的变形。

(4)牵,从牛,从几,玄声。《说文》:“牵,引而前也。从牛,几象引牛之縻也。玄声。”牵,就是拉着牛绳子走。声符“玄”演变变成“大”了。

2、省形

(1)亭,从高省,丁声。亭字,形符是“高”的省略,声符是“丁”。

(2)考,老也,从老省,丂声。

(3)耆,老也。从老省,旨声。

(4)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会意字中的省形)

(5)銮,人君乘车,四马镳八。銮铃象鸾鸟声,和则敬也。从金,从鸾省。

(6)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

(7)屐,屩也,从履省,支声。

(8)囊,橐也,从橐省,襄省声。

(9)寤,寐觉而有信曰寤。从㝱省,吾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06
形声字 一)义符和声之规 左形右声,如钱、材、消、熔等; 右形左声,如放、鸭、刎颈等; 形声字
上形下声,如茅、简、空、室等; 下形上声,如柴、酱、盆、瓮等; 内形外声,如闻、问、闽等; 外形内声,如辟匪、匐、固等。 有的形符与声符处在一个角落, 如颖,从禾顷声 修,从肉攸声; 赖,从贝刺声; 听,从听壬声。 有的形符被声符隔离, 如衷,从衣中声 街,从行圭声 哀,从口衣声 衡,从 行声。对这样的形声字在分析形体时一定要注意。 形声字系举例 二)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 为了养活某个形声字的笔划或构形的美观,在汉字形体演变的某一阶段上,形符或声符被部分地省简而成为所谓省形或省声。如弑,弑省,式声;耆,从老省,旨声;产,从生,彦省声;夜,从夕亦省声,等等。 省形和省声,在汉字的发展、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了解这种情况对研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颇为有益。但是,省是以不省为前提的,在没有发现不省的字形以前,不可轻言省形或省声,否则容易犯主观臆测的错误。许慎在《说文》中对省形省声就用得过滥,有的颇令人怀疑(如说頫字是“从逃省”,妃字是“配省声”)。有的则是明显的错误(如说弗字)是“从 省”,监字是“ 省声”,奔字是“贲省声”等)。所以对《说文》之言省,特别是省声,我们不可轻信。 三) 形符或声符形态 如恭是从心共声,唐是从口庚声,徒是从辵土声,归是从帚追声,责是从贝声,等等。有的形符或声符则完全被省简隐没,根本年示出是形声字了,如书本为从聿、者声,泰本为从水、从 、大声。对于这样的表声字,必须复形到变之前的形体,不好辨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26
左形右声,如: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
左声右形,如:功、领、救、战、郊、放、鸭、飘、歌
上形下声,如:露、花、岗、草、笠、芳、窥、景、箱
上声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8-13
左形右声:材、偏、铜、冻、证、骑、秧、硝

右形左声:攻、功、颈、削、瓢、故、鹉、雌

上形下声:管、露、爸、芳、崖、宵、界、晨。

下形上声:架、案、慈、斧、贡、忿、膏、凳。

外形内声:固、病、庭、阀、园、匾、裹、衷。

内形外声:闷、问、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