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个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

如题所述

某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设计概况
XXX隧道为小净距隧道,单洞长582m。最大埋深48米,洞门墙采用C20级砼浇筑,洞内路面采用240mm厚水泥混凝土。
1.2 隧道地质
(1)工程地质
进出口围岩以松散低液限粘土及强风化泥岩为主,岩性呈松散及碎裂结构;中部围岩为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粉细砂岩,属软质岩,受构造影响轻微,岩石为弱风化,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局部地段较破碎,呈块状砌体结构及块石状镶嵌结构。
(2)水文地质
XXX隧道进出口地下水活动呈浸润状,围岩稳定性差,易坍塌。仰坡低液限粘土在施工时应全部清除,保证施工安全;中部泥岩主要以浸润状滴水为主,泥质粉砂岩及粉细砂岩则以裂隙、层间线状或小股状产出。围岩基本稳定,由于岩层倾角平缓,层间结合一般--较差,加之裂隙切割,洞室开挖后拱部无支护时易顺层面塌落,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
1.3 结构形式及支护参数
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施工时采用复合衬砌,以药卷锚杆、管棚、注浆小导管为超前支护,以锚杆、挂钢筋网、湿喷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拱架、中空注浆锚杆、药卷锚杆、自进式锚杆等支护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XXX隧道衬砌长度表
序号 衬砌类型 衬砌长度(m) 适用地段及主要支护措施
1 Ⅱ管浅 20 Ⅱ类围岩浅埋地段,拱部主要为泥岩强风化带(带管棚超前支护,工安钢钢架全封闭)
2 Ⅱ超浅 86 Ⅱ类围岩浅埋地段,拱部主要为基岩强风化带(带小导管超前支护,仰拱不带格栅钢架)
3 Ⅲ超浅 65 Ⅲ类围岩浅埋地段,拱部主要为基岩强风化带(带药卷锚杆超前支护,仰拱不带格栅钢架)
4 Ⅲ格 120 洞身深埋拱部稳定性差的Ⅲ类围岩地段(带仰拱,带格栅钢架)
注:初期支护喷射砼均采用湿喷法喷射,严禁采用干喷法喷射。
2 施工组织安排
2.1 工期安排
隧道在2005年5月10日开始进场准备,2006年7月31日完工。施工准备:2005年5月10日至2005年7月31日。各分项工期如下:
洞口段施工: 2005年8月1日~2005年8月31日;
洞身开挖与支护: 2005年9月1日~2006年5月31日;
洞身防排水: 2005年11月20日~2006年5月31日;
洞身衬砌: 2005年12月5日~2005年6月15日;
隧道洞门: 2005年8月1日~2005年10月16日;
洞内路面及附属: 2006年6月5日~2006年7月31日。
2.2 劳力组织
XXX隧道由隧道施工队(240人)负责施工。队设有施工分队,每个分队包括掘进、衬砌、综合三个工班。掘进工班负责隧道开挖、支护、出渣、运输。衬砌工班负责衬砌,包括砼的生产、运输和灌注;风、水、电及设备维修、保养。场外材料的转运等工作由综合工班负责。按三班制安排组织施工,在人员安排时每人每天按少于8个小时工作时间。施工队劳力具体安排见下表:
掘进劳力组织及分工表
序号 名 称 人 数 职 责
1 工班长 5 负责施工组织指挥工作
2 安全员 6 负责安全工作,发现和排除事故苗头
3 电工 6 负责电路
4 钻孔 40 负责钻孔工作
5 爆破 16 负责制做起爆药卷、运送炸药、装药、联线、起爆
6 装渣 12 负责装渣
7 扒渣(洞内) 12 负责洞内扒渣
8 出渣运输 9 负责出渣运输
9 支护 18 负责支护、注浆堵水加固地层等
10 守库员 2 看守雷管、炸药库、保管发放火工材料
11 修理工 3 一般维修工作
12 辅助工 2
合计 131

衬砌劳力组织及分工表
序号 名 称 人 数 职 责
1 工班长 4 负责施工组织指挥工作
2 拌和站 12 操作拌和站
3 装料工 6 砂石料及外加剂上料
4 砼泵司机和辅助工 10 操作砼输送泵及装拆管和砼输送车运输砼
5 防水板工 10 安设防水板铺设盲沟
6 台车就位和辅助工 12 台车的移动,定位及模板轮廓尺寸
7 砼震捣工 6 捣固砼
8 修理工 5 负责设备维修
9 电工 4
合计 69

整个工班(风、水、电设备及洞外保障)劳力组织
序号 名 称 人 数 职 责
1 工班长 3 负责组织指挥
2 风水电 4 高压风水电的供给管理,高压风水管的安装
3 通风排烟等 4 通风机、风管、排水管路安装维修
4 修理工 5 作业区的主要维修工作
5 机加工 6 作业区的所有机加工工作
6 电焊工 4 焊接作业
7 洞外运输 7 洞外材料运输
8 洞外辅助工 7 洞外材料装卸及其他辅助工作
合计 40

2.3 场地布置
施工场地及队伍驻地的设置主要考虑离洞口较近,上下工方便,避风、防洪、环保要求等因素。
2.4 临时工程
(1)施工便道
隧道的施工从进口进洞,需新建0.4Km至隧道进口处,并将采用泥结碎石进行路面处理,建设标准为路面宽度为4.5米。施工便道指定专人负责对施工便道进行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做到雨天有人清沟排水,晴天有车洒水除尘,保证路面平整,行车舒适,并确保全天候畅通。隧道场地布置见“XXX隧道进口施工平面布置图”。
(2)高压供风系统布置
在洞口设2台20m/min电动空压机,高压风管采用φ120mm的无缝钢管,设置于与通风管同一侧的墙脚,施工过程中严格加强管理,确保防止漏风。
XXX隧道进口施工平面布置图
(3)供水系统的布置
在洞口山上修建一座60m3的高位水池一座,高度高于洞口拱顶标高30米左右,铺设水管,安设高压水泵。
(4)供电系统布置
利用就近驳接高压电线到隧道口,并设足够容量的变压器,且隧道洞口备用内燃发电机组,以保证施工用电。
(5)施工通风系统的布置
采用长管路压入式通风。选用SDA110AD型通风机,功率为1200m/min,防静电阻燃增强型PVC软风管(φ1.4m)组成隧道通风系统。
通风机设在离洞口外30m,以避免洞内流出的污浊空气重新进洞。风管出风口离开挖面30~40m,风管悬挂于拱顶处。为解决台车处风管的阻风问题,在台车顶部设置硬管,以便风管顺利穿行,避免软管缩径和弯曲变形。见“洞内管线布置示意图”。
2.5 主要机械设备安排
隧道施工采用管棚钻机(MGJ-50型)钻孔。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出渣运输、湿喷混凝土初支、整体衬砌台车模注、砼拌和站拌和、砼运输车运输、砼输送泵泵送的施工方法,配合施工所需机械装备详见前表“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3 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从进口独头掘进。隧道施工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早预报、勤量测、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紧衬砌”为指导进行施工,采用无轨运输,压入式通风。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施工见“新奥法施工工艺框图”。隧道进洞及洞口加强段、断层破碎带地段,为改善围岩状态,提高围岩自身的自稳能力,防止可能发生的坍塌,采用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对围岩进行预加固。根据地质情况,Ⅱ类小净距地段先施作超前支护,再进行开挖;先对中夹岩柱进行加固,再进行全断面施工;开挖作业由上至下,衬砌施工由下而上并及时封闭仰拱。右洞(后掘进洞)左半断面上台阶的开挖一般应落后于左洞右半断面下台阶(先掘进洞)5~10m。双洞间岩柱采用φ27自进式锚杆加固,每根长为5m。Ⅲ类围岩小净距地`段先施作超前支护,再进行开挖;先施工左洞并将中夹岩柱进行加固,再开挖右洞并进一步加固中夹岩;开挖作业由上而下,衬砌施工由下而上,及时施作(仰拱)二次衬砌。右洞(后掘进洞)左半断面上台阶的开挖一般应落后于左洞右半断面下台阶(先掘进洞)5~10m。双洞间岩柱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加固,每根长为4m。其中上台阶采用环形开挖,拱部预留核心土。台阶长度控制在4米左右。台阶法的下台阶均采用凿岩机钻眼。出渣采用侧卸式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出渣,采用台阶法时上台阶出渣采用人工翻渣至下台阶。衬砌采用衬砌台车,砼由拌和站拌和,输送车运输,砼输送泵泵送入模灌筑,二次衬砌全断面一次施作。循环进尺控制在1.0m以内,使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这些地段仰拱先行,二次衬砌及时施作,以策安全。
本隧道按钻爆法施工,开挖采用液压台车和风枪钻孔,拱部光面爆破,边墙爆破,以控制开挖轮廓,减少超欠挖;初期支护采用迈式锚杆、钢筋网和湿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洞口加强段和断层破碎带增设工字钢钢架予以加强;防水板采用背吊式无钉铺设工艺,确保无顶眼,防止渗漏水;出碴采用ZC50型装载机装碴,15t以上自卸汽车运碴;衬砌采用洞外30-60m/h自动计量拌和站供料,6m混凝土输送车运料,30-60m/h混凝土输送泵灌筑,配以12m衬砌钢模台车;施工排水,进口工区顺坡施工,采用两侧临时排水沟顺坡排水,出口工区为反坡施工,采用两侧水沟逐级抽水排出洞外;施工通风采用管路压入式通风,各洞口外配置两台SDA110AD(1200m/min)型转速可调式轴流通风机。
4主要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4.1 洞口施工
洞口施工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洞口截排水系统的施工、洞口边仰坡的防护等项目的施工。进洞方案包括进洞时采取的防护措施,进洞时的开挖方法及支护类型等。
(1)截水沟施工。隧道洞口开挖前,在洞口开挖边坡线5米以外施工截水沟,截水沟通向路基边沟,以防雨季山坡汇积水冲洗已开挖的坡面。截水沟人工开挖,用7.5#浆砌片石(图纸为土质)牢固砌筑。截水沟按梯形断面施工,沟底宽60cm,沟深60cm。截水沟的上游进水口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或略低于原地面,下游出水口与路堑排水系统顺接。
(2)洞口土石方的施工。首先清除地表草木植被等影响施工的地面植物。第二步,按设计图纸的坡度进行施工测量,精确测设出边、仰坡开挖轮廓线。第三步,履带式挖掘机进入施工场,并沿路修筑车辆通行的道路。第四步,进行开挖作业。对坡积亚粘土、残坡积砂质粘性土等土质直接用挖掘机开挖,从坡顶开始自上而下进行刷坡,用装载机装土,汽车运输。岩石爆破开挖地段,采用密眼、少药光面爆破,以减小对洞口围岩的扰动。第五步,清理坡面上的浮泥、虚碴,并修整坡面凹凸不平的地方。
(3)洞口边仰坡的防护。坡面防护为锚网喷结构,在已清理好的岩质坡面上钻孔施作Φ22普通砂浆锚杆,锚杆长3.5m,间排距为1.5m;然后挂φ6.5、网孔间距30×30cm的钢筋网,钢筋网与锚杆头采用焊接连接。钢筋网挂好后,湿喷C20混凝土10cm厚将钢筋网与锚杆头进行覆盖包裹,并及时进行养护。
(4)进洞方法,采用台阶法施工。进洞前根据围岩状况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对围岩进行预加固,即沿开挖轮廓线外20cm处施工一环注浆小导管,导管采用外径为φ42mm,壁厚为4mm的热轧无缝钢管,导管长3.5m,钢管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30cm不钻注浆孔作为止浆段,管壁四周钻四排φ8mm的注浆孔,注浆孔按梅花型布置。施工时导管沿隧道周边以5-10度外插角打入围岩。导管环向间距 40cm。导管打入地层后,对相应地段进行注浆处理,通过注入的水泥浆将洞口松散的土层固结为整体性较强的岩体。注浆常采用纯水泥浆(w/c=1.0),当地下水大时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其参数为:水泥浆/水玻璃=1:0.8(体积比),水泥浆w/c=1.0,水玻璃模数m=2.6,浓度Be=35,注浆压力在0.5-1.0Mpa,注浆所用水泥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若围岩裂隙较不发育,整体性较好,估计注浆加固难以起作用时,可只用水泥砂浆(w/c=0.5~0.8),以填充导管孔。超前小导管的端部与洞口型钢支撑焊接。如洞口仰坡围岩较松散,则在超前小导管外围增设一环注浆小导管,以加大洞口固结围岩的范围。当所有超前预支护施作完毕后,湿喷混凝土将注浆小导管及型钢拱架裹住。以上超前支护完毕后,方可进行台阶钻爆开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