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600字赏析或感悟 缺席的魅力 缺席往往指开会----那篇 好的话再加!!!!

原创或者网上的都行,求精品

主旨是劳作,围绕这个写就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5
会议开始了,主席台正中的位置,空着,头顶上方射灯直打在席位上,明亮而显眼,远远望去,会议主席台像一个缺了门牙的大嘴,张在那里。主持人在公布议程前介绍说,由于什么什么重要原因,今天某某长不能到会。显然,某某长就是主席台上那颗缺掉的“门牙”。有趣的是,以前曾在大会场听过某某长作报告,印象并不深刻,“缺了门牙的大嘴”倒令人很容易就记起某某长。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迟到的学生单独走进课堂,要比正点集体进课堂更吸引老师与同学的注意力。在一个发言必须说空话、套话的场合,不发言要比发言更加得体,印象里不知是哪个大师说过这样的话:在不允许说真话的前提下,最好的选择是保持沉默。还有,单位里要发扬民主,让不同部门、工作互不相干的人坐到一起来,通过无记名投票,来测量民意或者干脆决定工作的优劣,一定是少做事的人得票多。这些,或多或少都体现出缺席的魅力。
日前,在书店读到珠海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的工具书《诺贝尔文学百年百影》,因其有资料价值,很自然就把它纳入自己欲购的书堆中。回家一看,才知道这书的资料性有问题。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截至这部书出版,百年间(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7个年度暂时中止,其中有4个年度分别有两位作家同时得奖)共颁奖94次,有98人得奖。然而,这部书上写着颁奖93次,97人得奖。奇怪。这个奖项好像不是国人颁的,怎么凭空给减掉一人次?
原来,该书作者把2000年那次颁奖以及那次的获奖者省略了。如果不省略,一般人也许并不会特别关注这个缺席的2000年。该年的获奖者是一个法籍人士,问题在于,这个法籍人士原来曾是中国的公民和中国作家。这样一说,大伙儿都明白,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给的一位作家是华裔法籍作家高行健。
作为工具书,这样做无疑是不恰当的,工具书记载的是事实而不是评价。你可以评价诺贝尔文学奖100年来有93次(97人)是够格的,唯独2000年这次法籍人士高行健的获奖是不够格的,却不能抹去100年来有94次(98人)获奖这一事实。这就好比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留下的照片,也是历史的产物。
文革期间,流行给历史人物相片打叉叉,这还算好,历史真相还在那里,打叉叉是对历史人物的再评价,评价历史与历史事实毕竟两回事。把历史照片上的人物从画面上抠掉,就有点过分了。这样的做法其实一点也不明智,有点像鸵鸟,也有点像掩耳盗铃。
我不知道该工具书这样去做的目的是什么?客观上,它只是在提醒读者,追究与关注被工具书除名的2000年获奖作者。
这也是一种缺席的魅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