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图 按数与计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念,解决问题来列表

如题所述

这是我的备课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

第一单元

一、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教学知识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

二、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三、教学知识点: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教学内容:一个数乘分数

二、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三、教学知识点: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知识点:

1、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一、教学内容: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3、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一、教学内容: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3、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一、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知识点:

1、倒数的意义

2、求倒数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2、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三、教学知识点: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第三单元

一、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 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教学内容:一个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教学知识点:

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2、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

一、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3、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一、教学内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能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一、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一、教学内容:比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比的意义

2、比的各部分名称

3、正确地读、写比

4、正确地求比值。

5、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6、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

一、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知识点:

1、比的基本性质

3、 2、运用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一、教学内容: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知识点: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2、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化简比

3、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4、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单元

一、教学内容: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圆的特征

3、画圆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三、教学知识点:

1、圆的对称轴

2、画对称轴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圆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

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知识点:

1、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2、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3、正确计算圆周长

4、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5、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一、教学内容:圆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知识点:

1、圆面积的含义

2、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计算

4、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5、学会环形面积。

一、教学内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三、教学知识点:

1、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如何分辨是求周长或求面积。

一、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知识点:

1、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2、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确定起跑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知识点:

1、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第五单元

一、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知识点: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

3、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4、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一、教学内容: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三、教学知识点:

1、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

一、教学内容: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2、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3、简单百分数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求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折 扣

二、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知识点:

1、折扣的含义

2、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纳 税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三、教学知识点:

1、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2、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3、税额的计算。

4、税率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利 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知识点:

1、储蓄的意义

2、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3、计算利息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整 理 和 复 习

二、教学目标: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三、教学知识点: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3、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4、会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第六单元

一、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三、教学知识点:

1、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5
要在老师上课时认真听讲哦!跟上大家的步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