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什么意思

朋友问“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什么意思啊,大虾帮忙啊!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知名度较高的一副对联,许多中药厂和中药店都在醒目位置挂着此对联,旨在说明人诚药真,不欺人,不自欺。

“修”“合”二字在古典药籍卷宗条目中并不罕见。我国最早的制药专著、南北朝雷敩在《雷公炮炙论》就记有“修事”一词(此处修事指炮制)。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一》中有“合和”篇,“凡合和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并详细介绍了药物合和、炮制之法。这两处的“修”与“合”没有同时出现,但意相近,均与炮制相关。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在没有监管、他人不晓得情况下,在中成药炮制过程中药材是否地道、斤两是否足称、制作是否遵古全凭自觉。虽无他人在场,但“上天”是知道的,所以不能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不可偷工减料,这是对民间“人做事,天在看”的朴素而直观的诠释。

扩展资料:

《雷公炮炙论》三卷,南北朝刘宋·雷敩约撰于公元五世纪。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此书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原载药物300种,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种区别要点,别其真伪优劣,是中药鉴定学之重要文献。《雷公炮炙论》也是中国最早的制药专著。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雷公炮炙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2

老北京有家叫万全堂的老药铺,最早开业在明永乐年间,比有名的同仁堂的年头还老,堂中有一幅有名的抱柱联,叫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副对联,一直到解放以后还挂在药铺的堂中。

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在没有监管、他人不晓得情况下,在中成药炮制过程中药材是否地道、斤两是否足称、制作是否遵古全凭自觉。

虽无他人在场,但“上天”是知道的,所以不能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不可偷工减料,这是对民间“人做事,天在看”的朴素而直观的诠释。也许在外人看来多一味、少一味,增一分、减一分无关生死,不伤大局,但在制药人内心仍要坚持“取其地,采其时、遵其古、炮其繁”的训条。

扩展资料

北宋神宗时在京都汴梁始设官药局,出售丸散膏丹“以利民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

北宋早期的王怀勇在《太平圣惠方》中记有“凡合和汤药,务在精专,甄别州土,修治合度,分两不差,用得其宜,病无不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再四留心,不得委以他人,令其修合。”这是现有文献中首次出现“修合”二字。

南宋时期,“官药局”将制剂部分称“收买药材所”或“修合药所”等,把出售药物的部分称为“卖药所”或“太平惠民局”等,专门经营药材和成药。

《宋史·职官志》亦载,“和剂局、惠民局,掌修合良药,出卖以济民疾。”换言之,两宋以后,“修合”作为专用名词开始频繁出现。修者,实行、遵循、整筋、修制之谓也;合者,和合、整合、合度之谓也。

是故,“修合”就是《太平圣惠方》中“修制合度”之意。

官药局自宋经元到明,但从明朝中期开始式微——宁波乐氏第二十六世乐良才在明朝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时到北京行街串巷、行医卖药,后经乐良才之子乐廷松(二十七世)、二十八世乐怀育,到二十九世乐显扬在1644年清军入关时当上太医院吏目,乐家就此步入宫廷为皇室治病。

乐显扬“喜读方书,善辨药材疑似”,认为“古方……修合未工,品味不正,不能应症。”遂于(康熙八年)1669年开办“同仁堂药室”。

其子乐凤鸣(三十世)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剞劂成书《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收录古方、宫廷秘方、家传秘方、历代秘方362种”。

在序言中提出“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意识——这幅名联即诞生于此,成为同行开铺做药的共同道德标准,延传至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意思是说在没有监管、他人不晓得情况下,在中成药炮制过程中药材是否地道、斤两是否足称、制作是否遵古全凭自觉。虽无他人在场,但“上天”是知道的,所以不能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不可偷工减料。

修,是指对药材的加工、炮制。

合,是指对药材的挑选、组合。

北宋神宗时在京都汴梁始设官药局,出售丸散膏丹“以利民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北宋早期的王怀勇在《太平圣惠方》中记有“凡合和汤药,务在精专,甄别州土,修治合度,分两不差,用得其宜,病无不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再四留心,不得委以他人,令其修合。”这是现有文献中首次出现“修合”二字。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对民间“人做事,天在看”的朴素而直观的诠释。也许在外人看来多一味、少一味,增一分、减一分无关生死,不伤大局,但在制药人内心仍要坚持“取其地,采其时、遵其古、炮其繁”的训条。

扩展资料:

修合一词的出处:

修合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是一个有关中药采制过程的术语。修,指对未加工药材的炮制;合,指对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修合就是指中药的采集、加工、配制过程,它涉及到药材的产地、成色、质量、加工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最早出自北京同仁堂。同仁堂由乐氏创办于清康熙年间,乐氏总结前人制药经验,编写《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书中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训条,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理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修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太平圣惠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2

意思是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 

出自北京同仁堂。

同仁堂为乐显扬创建於1669年(康熙八年〕,又称为乐家老铺。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

扩展资料

同仁堂人才培养

“金字塔人才工程”

实现文化认同,需要有强有力的培训体制。同仁堂坚持将培训作为常务工作来抓,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培训梯度,即集团公司教育学院培训、商业公司组织培训及门店日常培训。

同时,同仁堂坚持中医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统育人理念,辅以多岗培训、派出进修、竞赛比武、自学奖励等机制,强调课程体系差异化、培训资源多样化、全员培训普及化,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人才接力梯队,并结合员工发展特点,建立了管理干部、重点专业人员、高级技工三大类人员的发展通道,因材施教,为员工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但最值得称道的,是同仁堂倾全力打造的“金字塔人才工程”战略。该战略本着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人才观,力图把每一名员工都纳入到工程中来,“金字塔”的塔底是员工群体,而后是首席技师、优秀中青年人才,顶层则是专家、大师。塔尖部分是企业人才的最高层——专家、大师,他们都有自己独到而精湛的技艺,是企业的核心财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仁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这句话属于行业理念,是从业者跟随的信念。

出自北京同仁堂。

同仁堂为乐显扬创建於1669年(康熙八年〕,又称为乐家老铺。

扩展资料: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是行业理念。诚信名句。

修,是指对药材的加工、炮制; 

合,是指对药材的挑选、组合;

修合,就是指中药从药材的采集、加工到配制的过程。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

健民集团,始创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原名“叶开泰”,解放前便享有“初清三杰”、“中国四大药号”的美誉。1953年6月1日,叶开泰改造为武汉市健民药厂,200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近四个世纪以来,健民集团秉承叶开泰“并蓄兼收益人长寿,遵古酌今损己无欺”、“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等理念,使公司成为知名医药品牌公司之一。

参考资料: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