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近义词是什么?

如题所述

格外的近义词:分外,卓殊,特别,十分,特殊,非常等。

词语详解:

一:格外[ gé wài ] 

1. é¢å¤–;另外。

《南史·张绪传》:“ 元徽 初,东宫官罢,选曹拟舍人 王俭 为格外记室。”

2. ç‰¹åˆ«ï¼Œå¼‚乎寻常。

宋 侯寘 《风入松》词:“少年心醉 杜韦娘 ,曾格外疎狂。” 

二:卓殊[ zhuó shÅ« ] 

卓越,特异。

汉 王充 《论衡·超奇》:“何言之卓殊,文之美丽也!” 唐 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既办 万年 ,命屏 容 服,功绪卓殊,氓獠循业。”

三:特别[ tè bié ] 

1. ä¸ä¸€èˆ¬ï¼Œä¸Žä¼—不同。

《三国志平话》卷上:“ 吕布 东北而进。数日,见桑麻地土特别。”

2. æ ¼å¤–

巴金 《寒夜》九:“他走得很慢。身子摇摇晃晃,头变得特别重。” 

3. ç‰¹åœ°ï¼Œç‰¹æ„ã€‚

周恩来 《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今天特别请诸位来此聚会……向大家请教。”

4. å°¤å…¶ã€‚

老舍 《赶集·黑白李》:“她似乎很不满 李 家兄弟,特别是对 黑李 。” 

四:十分[ shí fēn ] 

1. æŒ‰åç­‰åˆ†åˆ’分。

《周礼·考工记·凫氏》:“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是故大钟十分其鼓间,以其一为之厚;小钟十分其钲间,以其一为之厚。”

2. çŠ¹åæˆã€‚

汉 班固 《西都赋》:“若臣者,徒观迹於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

3. å……分,十足。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之十四:“何处春深好?春深痛饮家。十分杯里物,五色眼前花。” 

4. å‰¯è¯ã€‚犹全部。

《诗·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 唐 孔颖达 疏:“又,卒章‘顷筐塈之’,谓梅十分皆落,梅实既尽。”

5. å‰¯è¯ã€‚非常,极,很。表示程度高。

宋 苏轼 《橄榄》诗:“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五:特殊[ tè shÅ« ] 

特别,不同一般。

晋 夏侯湛 《芙蓉赋》:“固陂池之丽观,尊终世之特殊。”

六:非常[ fēi cháng ] 

1. ä¸åˆæƒ¯ä¾‹ï¼›ä¸é€‚时宜。

《左传·庄公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

2. ä¸åŒå¯»å¸¸ã€‚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

3. çªå¦‚其来的事变。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 关 ,秋豪不敢有所近……所以遣将守 关 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 éžåˆ†ï¼Œä¸åˆæœ¬åˆ†ã€‚指不应得到的地位、财富等。

《南史·萧范传》:“ 范 既得众,又有重名,谓可因机以定天下,乃更收士众,希望非常。”

5. å¾ˆï¼Œååˆ†ã€‚

唐 李德裕 《昭义军事宜状》:“其 端氏城 ,是 刘从谏 近年修筑,非常牢固。”

6. ä½›æ•™è¯­ã€‚无常。谓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异灭坏的过程中迁流不停。

《法苑珠林》卷一一四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释 慧进 者,少雄勇游侠,年四十,忽悟非常,因出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18

格外的近义词是特别。

特别 [ tè bié ]

1、不一般,与众不同。

《三国志平话》卷上:“ 吕布东北而进。数日,见桑麻地土特别。”

2、格外。

巴金 《寒夜》九:“他走得很慢。身子摇摇晃晃,头变得特别重。” 

3、特地,特意。

周恩来 《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今天特别请诸位来此聚会……向大家请教。”

4、尤其。

老舍 《赶集·黑白李》:“她似乎很不满李家兄弟,特别是对黑李 。” 

近义词:突出、卓殊、希罕、独特、稀奇、专程、极端 

反义词:普通、常见、顺便、普遍、一般

造句

1、张老师特别善于察觉同学们的思想苗头。

2、财会工作要特别细心,以免出现差错。

3、鹰的眼睛特别敏锐,从空中可以看见地面上很小的目标。

4、病情可能还会反复,要特别注意。

5、医生给病人做手术要特别仔细,一点儿也疏忽不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3-27
【词条】:格外
【读音】:gé wài
【释义】:指另外;额外;超出常规常态之外。
【出处】:语出《南史·张绪传》:“ 元徽 初,东宫官罢,选曹拟舍人王俭为格外记室。”
【近义词】:另外,额外,特别
【例句】:在这叶子的衬托下,花显得格外漂亮。
第3个回答  2011-01-13
特别、非常、很、分外,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第4个回答  2011-01-14
分外,极其,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