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的漫长历史中,亚当·斯密被公认为规模经济理论的先驱。在他的巨著《国富论》中,斯密强调:“劳动生产力的显著增长和劳动者的熟练程度,主要来源于分工。”他以制针工场为例,解释了通过细分工序,分工能提升工人技巧、节省时间,并推动机器发明。斯密的理论着重于批量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这是对古典规模经济理论的一种解释。
真正的规模经济理论的诞生则要追溯到美国,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和贝恩等经济学家的研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深入阐述,大规模生产带来的益处在于专业化机构的使用、采购与销售的效率提升。他区分了内部规模经济,基于企业内部资源优化,和外部规模经济,依赖于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他还探讨了规模报酬的演变规律,指出规模扩大可能经历递增、不变和递减阶段。
马歇尔注意到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垄断问题,这与市场机制的平衡形成冲突,即“马歇尔冲突”。他强调企业规模需适度,否则垄断可能破坏市场竞争。对此,罗宾逊和张伯伦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丰富了规模经济理论。马克思的规模经济理论则源自《资本论》,他强调大规模生产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以及产、供、销一体化和资本扩张的重要性,这与马歇尔的外部和内部规模经济理论有着相似的出发点。
新古典经济学派则从生产边际成本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最佳规模应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实现。总体来说,规模经济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从古典到现代,从微观到宏观,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
规模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