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羊开泰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三阳开泰拼音是sān yáng kāi tài,意思是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另一种解释是“三条阳线开启泰卦的意思;泰卦画法是先画一、二、三个阳爻,后画一、二、三个阴爻,占此六爻,就是三阳开泰。”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称颂岁首的吉祥话。

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三阳开泰出自《易经》,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长”,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表示阳气逐步超越阴气,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人体的阳气升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称其为人体健康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扩展资料:

动则升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就气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学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

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是能延年祛病的。《太上感应篇》有言:前贤说人,性情清冷的,受福必薄,乃知慈心,正是胸头暖气。喜则升阳古人说,喜则阳气生。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1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阴阳学说中,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

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象,故称三阳开泰。

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阳”依照字面来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即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均含勃勃生机之意。

扩展资料:

词语起源

三羊开泰”原来的词是“三阳开泰”,说这个词出自易经是不可取的,只能说是用了易经的意象。易经(古经部分泰卦)原文如下: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悔恤其孚,于食有福。

易经的意象更丰富具体,而“一阳生,二阳长,三阳开泰。”应该是后人的用语习惯,而且,所表达的意象也比较偏向节气的变化,阴阳虽在易经中有所表现,但却没有过份强调,说阴盛极而阳生,阳盛极而阴生,比较接近道家和阴阳家的理论。

这里还要说到周易的两个部分:古经文部分和易传部分,在古经文部分,主要是八卦理论,其基础组成部分的爻分阴爻和阳爻,加上“上、中、下”三个不同位置(后称为天地人三才),八卦就是一组排列组合,这非常像二进制和三进制。更多的是数理知识, 而非纯哲学。

而易传部分,后世争议较多,有人认为是孔子写的,有人认为受后道家和阴阳家的影响,并且很有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标签, 所以周易的易传部分文字的时代很难确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阳开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5

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阳”依照字面来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既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均含勃勃生机之意。

卦象里农历一月是泰卦,三个阳爻代表乾,也就是天,三个阴爻代表坤,也就是地,泰卦由三个阳爻生发出来,代表着和泰初始的正月,所以,在新春佳节,用“三阳开泰”这个词语送出祝福,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既古雅美好,又正合时宜,而且“三阳开泰”的引申意思,则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5
三羊开泰是荒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故事,易经只引用来展明易理,而不是原出处。原故事是黄帝的三个羊姓儿女,为解开狮族族长亚泰的心结,煮一碗白米饭给他吃并用鹿皮缝制“瑞衣”,亚泰见“瑞衣”后大笑:“哈哈,其邻!其邻了!”后世出现的“广”“祥”“麒麟”都是根据这个故事造出来的文字。而“唔该”和“唔好意思”也因为亚泰不肯吃饭和取妻,被这三兄妹取笑而改变了含意,原含意是“不该”和“不好的意思”。
第4个回答  2019-07-30
三阳开泰的拼音是四安三,阳阳可爱开特爱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