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0度以上会下雪吗?

我和同学意见不一致,跪求高手解答。拜托确定知道的再说啊

有可能会。在特定的气压下(高气压)气温零zhi度以上会下雪。

雪的形成需要三个必要条件:温度、水汽饱和和凝结核,只要三个条件达到要求就能满足下雪的要求。

这里只考虑温度的影响,不考虑水汽饱和和凝结核的影响。考虑温度的影响时,需要考虑海拔高度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就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这时,我们平常说“水的沸点是100℃”,那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温度,但是气压降低后水的沸点就会相应地降低,比如在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水的沸点只有73.5摄氏度

相反的,气压如果升高了,那么水的熔点和沸点也会相应地升高,此时,水的结晶温度就会在零度以上,在水汽饱和和凝结核都符合条件下,是可以下雪的。

扩展资料

雪大多降自雨层云和高层云,降水强度变化较慢;冷天积雨云的降雪有阵性特征。 

降雪由大量不同大小的雪晶组成,一般小的比较多。为了描述同时下落的雪晶群体的大小分布特征,常用雪晶谱或雪晶溶化后的溶液谱。

雪晶主要是在云中凝华增大的,首先在冷云中通过冰核的作用产生冰晶,通过凝华(冰晶过程)长大成雪晶,以后还能撞冻过冷水滴而长大。雪晶撞冻过冷水滴很多时,外形会改变。雪晶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同它们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降雪量同所有降水量一样,用相当的水层厚度来度量,单位是mm。实用上有时也用降雪在平地上所累积的深度来度量,称为积雪深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有可能会。在特定的气压下(高气压)气温零度以上会下雪。

雪的形成需要三个必要条件:温度、水汽饱和和凝结核,只要三个条件达到要求就能满足下雪的要求。

这里只考虑温度的影响,不考虑水汽饱和和凝结核的影响。考虑温度的影响时,需要考虑海拔高度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就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这时,我们平常说“水的沸点是100℃”,那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温度,但是气压降低后水的沸点就会相应地降低,比如在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水的沸点只有73.5摄氏度。

相反的,气压如果升高了,那么水的熔点和沸点也会相应地升高,此时,水的结晶温度就会在零度以上,在水汽饱和和凝结核都符合条件下,说可以下雪的。

扩展资料:

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

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08
温度在0度以上也可能下雪,主不过这是路面气温大多数时候都在0至5度之间。因为在这时雪花形成的地点的气温在0度以下,当雪花进入0度以上的区域时还来不及化成雨水就降落到地面上来了。如果地面上的气温高于5度的话,就基本上不会出现下雪的事情了。
第3个回答  2011-01-11
不一定,要看情况
第4个回答  2011-01-08
不一定 下雪的温度是不一定的,也有可能略大于0度(在地面),要看看空气湿度,看看冰晶在高空的温度。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例如,空气温度为-20℃时,相对湿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冰晶是雪花开成时的必要介质,它是天空中云层的一种物质,它以一些尘埃为中心从而与水蒸气一起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一个像冰一样的物质,在冰晶增长的同时,冰晶附近的水汽会被消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