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如何学习注会税法

如题所述

  通过对近三年考试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税法考试命题的知识点97%以上都来源于教材!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啊!所以认真研读教材是顺利通过税法考试的最基本条件。还要注意一点,税法教材每年都在变,一定要重视新增、新变化知识点。从近三年命题情况来看,教材中新增、新变化知识点比较容易命题,大家要对此重视。所以,一定要买当年的新教材哦,否则老师讲教材哪里变动的时候你都找不到地方。  2、资源运用  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资源,要把教材——课件——轻一合理的搭配在一起。有的同学喜欢先听一章的课,看一章的教材,做一章的习题;也有的同学喜欢先看教材,再听课,最后做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即可。基础班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刘颖老师每一讲都以微笑结束,定格在最美的瞬间,让大家在这种唯美的画面中将税法细碎的知识点印在脑海中。此外习题班和冲刺串讲班、考前5天提示班都是非常值得听的。  3、重视小税种  有些同学看到这一定会有疑问:我们不应该重视流转税和所得税吗?为什么要让我们重视小税种呢?当然,流转税和所得税必须重视,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说多了就没意思了,对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小税种呢?第一,小税种在考试中的地位提升。目前小税种在税法考试中分值所占比例已达到25%!所得税才占28%,所以你懂了吧!第二,小税种计算简单,容易得分。相比于所得税繁琐的计算,到最后还不一定做对,小税种的“性价比”太好了!所以小税种也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之一。  4、习题演练  个人认为税法是注会六门中做题量仅次于财管的科目,因税法的知识点太细碎,只靠记忆是不行的。应该多做习题,以题带考点。习题中贯穿着大量的考点,在做题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现复习中的死角,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又可以熟悉计算,提高解题速度。尤其对于典型题以及自己做错的题,一定要反复地做。习题册推荐:轻一+近三年真题+轻四。  5、学会跨章节思考  众所周知,注会考试非常综合,有时一道题涉及好几章的知识点,但教材的编写却是独立的。这就需要我们面对涉税业务时要学会跨章节思考、追求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比如增消营关流转税之间的关系,他们经常放在一起出题;增值税出口退税和企业所得税之间的结合等等。复习时要注意对比,比如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在视同销售规定上的异同点等。只有做到了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中处变不惊。  二、关于营改增  营改增是2012年到2013年税制改革的热门话题,但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营改增应该会是一个考点,但不会是特别的重点。下面是关于营改增一些政策:  链接:  关注营改增(一)  关注营改增(二)  关注营改增(三)  三、关于机考  机考对于税法考试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不及对财管的影响程度,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只要考前在中注协考试模拟平台上加以训练,再加上一定的技巧,机考不是问题。技巧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率,比如在写税率的时候25%,那我们为了方便,完全可以写成0.25,放心,不会扣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7

接触过税法的学员都知道,注会税法学起来并不难,但是到做题时要做到“滴水不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总是顾此失彼,例如审题时还记得考虑13%税率的问题,到写答案时就写成17%了。在备考中,如何提高对这些陷阱的警戒度,如何周密考虑题目中的条件,如何进行完备的复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要深谙知识点内涵。 

作为注会的学习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疯狂做题阶段、实战模拟阶段,而基础学习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应该完成教材的预习、教材的精读、基础班网络课程的学习、章节配套习题的练习。

我们从《审计》这科入手,审计是难度较高的一科,没有基础的同学直接看书复习是比较看不懂的。审计其实注重的是我们的审计思维,多看实际案例,多听老师分析,再回到理论的知识中去,这样才能学好审计。

《会计》也是重中之重,会计作为难点也是很多科目的基础,通过老师帮助我们梳理会计的知识,更便于我们去理解和记忆。会计绝不是纸上谈兵的科目,多练习也是很重要的。不要懒,得做题。

很多人也被《财务成本管理》弄的焦头烂额。财管有大量的计算题,需要我们日常学习中反复的记忆那些公式并灵活熟悉的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税法》追求的是细心,每一步都是分,税法不能太粗心。而且税法教材这几年都有小变动,建议大家一定要多总结归纳,记住相应的政策变化,好好学吧。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很多人比较轻视,但是这几年考试已经越来越难了,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复习战略,该记忆的部分要记忆,也要多看案例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经济法》难度相对来说低一些,但是我们也要学会记忆,其实考试也是有很多小陷阱的,注意学会区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