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和商业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市场经济造就商业化,商业化的提高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
  (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所谓的商业化是相对艺术化而言的,艺术可以是非常有个性的非常自由的表达个人情感的东西,而商业是有明确目的的表现被设计对象的主体的,不管是艺术化还是商业化,前提是要符合最基本的大众审美观--版式,颜色,元素,统一这些美学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6
资银行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战略变化 随着放松管制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资银行对东道国市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参与战略也不断变化,从最初追随母国客户的跨国业务到现在主动寻求本地市场的盈利机会,外资银行开始趋向于更好地开发东道国市场,与东道国客户建立牢固关系,发展零售业务。 战略的变化同时反映在进入形式的变化上。纵观国际趋势,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市场一般经历了代表处→分行→新设子行,以及通过当地并购设立子行的演变历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子行已成为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的主要方式,以分行形式进入的比例相对较低。据国际清算银行2005年第四季度分析报告,从亚洲、拉丁美洲和中东欧地区三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系看,后两者的子行占外资银行的比例在60%至80%之间,有些国家甚至接近100%。亚洲地区很多国家传统上只允许设立分行,但随着开放度日渐加大和监管能力逐步提高,很多亚洲国家的政策也在发生变化。 外资银行在新兴市场国家设立子行更多地是通过购买当地银行股份而非成本更高的新设投资,且方式日趋灵活,包括全额购买、购买特定业务领域、合资等,新兴市场国内银行的重组和私有化也给外资银行提供了以并购方式进入本地市场的机会。一些最初主要通过设立分行进行全球扩张的国际大银行(包括花旗,荷兰商业银行,汇丰,荷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纷纷调整战略,在新兴市场国家有选择地购买当地银行,并维持所购买银行的子行形式(即便是全额购买)。通过当地并购设立子行的主要好处在于可以规避东道国的市场准入要求,同时能够迅速获得从事零售业务必须的营业网点。 对外资银行来说,子行或分行的选择本质上是基于成本收益基础上的商业考量。据BCBS组织的中央银行工作小组2003年春季对全球40家投资于新兴市场的金融机构的调查表明,选择子行或分行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为银行的扩张战略、业务性质、所需资本、融资方式以及东道国的监管环境(包括子行和分行的法律和监管差异)。其中,直接影响成本与收益的东道国监管环境成为决定性因素,不仅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形式,还影响其投资金额和进入地点等。 子行和分行准入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子行要求单独的注册资本金,而分行则要求由母行提供一定数量的存款数额,通常子行资本金要求的数额更高。由于分行属于母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监管责任在母国,且分行通常不参加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各国在对分行的准入审核时,通常都会充分评估母行对分行的持续支持力度和母国的全面并表监管责任,以及是否愿意主动提供重大信息,以此作为分行准入的重要标准。有的国家还要求在申请材料中说明是否加入母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和保险程度。 几乎所有允许同时设立子行和分行的国家对两者的业务范围都进行了区分。外资子行的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通常与国内银行一致。对分行来说,主要是对其资金来源和规模进行限制,不允许吸收当地居民的零售存款(对零售存款的定义各国标准不尽相同),但通常对分行的资金运用不进行限制,如贷款业务。而且由于分行贷款规模限额的计算是建立在母行资本金的基础上,因此通常比子行贷款规模还要高。此外,通常只允许子行从事非银行业务,如证券业务。 子行与分行并存的情况较为普遍 从国际上情况看,大多数国家允许同一家外国银行同时设立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允许子行、分行并存,业务范围、监管指标没有差别,主要有:德国、英国、卢森堡、匈牙利、巴林、南非、韩国、香港、澳门、法国、意大利、菲律宾、日本(实际都是分行);
第2个回答  2014-04-26
市场经济造就商业化,商业化的提高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