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开凿运河?

如题所述

  开凿运河的主要是为了灌溉、分洪、排涝、航运和加强统治。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中国的运河建设历史悠久,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亦是我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了灵渠。主要建于中国隋朝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元朝时取直疏浚,进一步通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就是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统一,是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大运河开通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16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04
京杭大运河是在历代运河工程基础上扩建、续建而成的。而最早的河段史称邗沟,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末年。在公元604年,隋朝的隋炀帝杨广登基,次年便下令大开运河,公元605年开成通济渠、公元608年在黄河北岸引黄河水开挖永济渠至蓟城(今北京)、610年又开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长江水直送余杭(今杭州)入钱塘江,至此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全部告成,
曲折连通了京杭两地。而航线上最关键的工程通惠河段则是续建于元朝(即公元1293年)。
  首先,出于经济上的考虑。隋朝建都城于长安,关中地区虽然是有名的富庶地区,但其出产物却远远不能满足皇室贵族、朝廷百官和中央军队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需要从其它地区转运菽粟布帛,
为了大量攫取关东和江南的民间财富,隋朝有必要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
  其次,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考虑。隋灭陈统一全国以后,时常受江南土族叛乱和人民起义的双重威胁。对于这些反抗斗争,隋王朝因“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常常无法及时平定。而开凿一条大运河,就可以大大缩短军队调遣的行程和时间。另外,隋朝建立后,多次征伐高丽。隋文帝时,就曾派兵三十万进军东北,终因运输不继、军队乏食、疾疫流行而告失败。
隋炀帝即位后,
又用兵高丽。开凿大运河,有“以通运漕”,保证军队供给,以利再战的目的。
  到了元朝28年(公元1291年),元朝已新建了大都(今北京)。为了完成漕粮北运的任务,元朝除积极发展海运外,
还先后用了十几年时间,进一步疏通了南北大运河,使维系统治者生命的粮赋可以源源不断地水运至通州。到了通州至大都,每年几百万石漕粮的转运任务仍十分艰巨。通州至大都的北线运河运力不足,只得依靠陆路运输,而遇秋雨连绵季节,道路泥泞难行,“驴畜死者不可胜计”。
  解决大都水源,开发通惠河工程的宏伟规划便应运而生,并经过二年施工,于元朝30年(公元1293年)的秋天竣工。当一支满载江南漕粮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元世祖忽必烈兴高采烈地给这段通州至大都的运河赐名为“通惠河”。负责这段运河规划、设计、施工的“总工程师”就是中国元代最著名的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
  元、明、清三朝均在北京建都,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北端,而漕粮又多取之于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对当时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起着巩固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了国家军事防务。
第3个回答  2015-03-16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长安,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大运河开通的作用:大运河充当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
大运河开通的影响:(1)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4)方便南粮北运。
第4个回答  2015-03-16
运输方便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