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中的风险评价怎样做?要具体到各岗位:1、砂磨岗位2、搅拌岗位3、包装岗位。并附控制措施。

六、环境风险评价
(一)风险识别
根据风险识别范围要求,对项目中物质风险和生产设施风险进行识别,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如下:
1. 火灾、爆炸危险
成都贝斯德涂料有限公司的涂料生产中:搅拌过程,醇类物质、苯类物质、酯类物质、酮类物质等可燃、易挥发,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事故;碾磨过程,机械发热,温度较高,有溶剂挥发,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事故;溶剂、产品储存过程,由于自然灾害、不正常的操作等均可能导致油料泄漏,由于静电、明火等原因,可能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地点在:生产车间、溶剂储存区、危化品原料库房、产品库房。
2. 中毒及窒息危害
成都贝斯德涂料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的中毒情况为各种溶剂引起的。
搅拌过程,常温下操作,溶剂有挥发,长期低浓度吸入苯类物质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等慢性症状;乙酸乙酷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长期低浓度接触乙酸乙酷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碾磨过程,机械发热,有较多溶剂挥发,长期低浓度吸入苯类物质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等慢性症状;乙酸乙酷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长期低浓度接触乙酸乙酯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可能发生中毒事故的地点在:生产车间、原料库房、产品库房、溶剂储存区域。
3. 粉尘危害
公司生产过程中可产生粉尘的地方不多,仅在粉料的储存和添加时可能产生。粉状助剂钛白粉、颜料等可能使人产生尘肺。
发生粉尘危害的地点在:生产现场、粉料库房。
4. 噪声危害
泵以及砂磨机、高速分散机、三辊机在运行中会发出噪声,有一定的噪声危害。
发生噪声危害的地点在:生产车间。
5. 其他危害
触电事故:公司高速分散机、泵、砂磨机、三辊机等均属用电设备,若电器设备接地不良,可能导致触电事故。有电器设备的地方均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机械伤害:高速分散机的旋转部件在运转中高速旋转,可能引起机械事故,特别是在旋转部件末没入调漆缸,暴露在外时更易发生事故。衣物、肢体卷入三辊机易发生绞伤。发生机械伤害的地点主要在生产车间。
(二)重大危险源识别
成都贝斯德涂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区原料随用随取,涉及的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的危险物质较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硝化棉0.2吨、苯酚0.1吨、甲苯二异氰酸脂0.2吨、200号溶剂油10.0吨、甲苯1.0吨、二甲苯0.5吨、环己酮1.0吨、乙酸乙酯1.0吨、乙酸丁酯1.0吨、丙酮0.5吨、丁醇0.5吨。
而《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中规定的贮存区临界量分别为:硝化棉10吨、苯酚20吨、甲苯二异氰酸脂40吨、200号溶剂油20吨、甲苯20吨、二甲苯20吨、环己酮10吨、乙酸乙醋20吨、乙酸丁酯20吨、丙酮20吨、丁醇20吨。
计算如下:

因此,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进行辨识,如果严格按照原辅材料最大贮存量规定(见表3.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表),本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但是,仍要注意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安全工作。
(三)风险防范措施
1.物质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物质风险,主要是二甲苯、乙酸乙脂、醋酸丁脂、丙酮、环己酮、甲苯、200号溶剂油、甲苯二异氰酸脂(TDI)等物质产生,所采取如下风险防范措施:
(1)二甲苯:应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储存二甲苯的储罐搬运要轻装轻卸。
(2)醋酸乙脂: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罐搬运要轻装轻卸。
(3)醋酸丁脂:应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储罐搬运要轻装轻卸。
(4)丙酮: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唯独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是要有防爆技术措施。夏季露天贮罐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5)环己酮: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唯独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
(6)甲苯:应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闭,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7)200号溶剂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8)甲苯二异氰酸脂(TDI):有毒,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唯独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9)环氧树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封闭,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2.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设计中,厂区平面布局要保证厂房与周边道路、重要的公共设施等的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控制、配电室等布置在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向外开启。甲、乙、丙类房间的安全疏散门不小于2个;但面积小于60m2的乙B、丙类液体设备房间只设1个。
厂区内可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宽度不小于3.5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低于4m。
3.防火、防爆安全防范措施
(1)提高处理易燃易爆或有毒物料的工艺设备、管线上的法件与焊接等连接处和设备动密封处的密封性能,尽量防止危险物料泄漏。
(2)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场所,如热炼车间等,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漏报警装置。检测器和报警器等的选用符合《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的要求。
(3)爆炸危险区的划分、防爆电气设备等级的确定以及防爆电气设备的设置等按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的要求,采取措施。
(4)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隔、泄压面积、疏散通道、安个距离和消防设施等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16-87)的要求。
(5)办公楼内设向外报警的火灾报警专用电话。
4.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满足国家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规范》GB50052-95的要求。防雷设计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要求。
为限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在处理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易产生静电的危险物料的工艺设备、管线、储罐等处,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或选用静电起电极性相近的物质或可使正负电荷抵消的组合物质。
5.生产设备安全措施
压力容器的类别和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严格按《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执行。压力容器的设计遵守因家标准《钢质压力容器》GB150-1998及其它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生产设备的设计符合安全人机工程的原则,最大限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繁重程度。
6.防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措施
在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具有坠落危险的场所、高度超过坠落基准而2m的操作平台要设供站立的平台和防坠落栏杆、安全盖板、防护板等。
梯子、平台和易滑倒的操作通道地面设有防滑措施。
梯子、平台和栏杆的设计,按《固定式直梯》、《固定式钢斜梯》、《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和《固定式工业钢平台》等有关标准设计。
7.设置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生产场所作业地点的紧急通道和紧急出口均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箭头。
在有毒、存在高空坠落等危险作业地点在醒目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8.个人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设计
根据不同危险作业场所特点,需防护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耳塞、防护鞋、安全帽、防护手套、安全绳等)。在有明显标志处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装置、常用维修工具,在装置界区内应有劳动防护用品。
9.环境风险应急措施
(1)设置消防水收集系统。在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周围设置消防水收集池,总存储容量不低于300m3。环评要求:消防水池平时应保证空置。
(2)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故厂区不设置排污口。厂区雨水收集系统与厂界外应安装切断设施,保证在事故状态时不污染厂外地表水。
(3)生产车间和库房周围设置隔水围堰,总存储容量不低于150m3。
(四)应急预案
1.基本原则
由于化工企业本身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风险事故总是难以根本杜绝,工厂必须制订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制订预案的目的是要迅速而有效地将事故损失减至最小,应急预案原则如下:
(1)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要求和“安评”提出的具体方案制定项目应急预案。
(2)与当地消防部门保持畅通的联终渠道,随时可获得消防部门的指导、监督,出现险情时可随时取得支持。
(3)确定救援组织、队伍和联络方式。
(4)制定事故类型、等级和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5)配备必要的救灾防毒器具及防护用品。
(6)对生产系统制定应急状态切断终止或剂量控制以及自动报警连锁保护程序。
(7)岗位培育和演习,设置事故应急学习手册及报告、记录和评估。
(8)制定区域防灾救援方案,厂外受影响人群的疏散、撤离方案,与当地政府、消防、环保和医疗救助等部门加强联系,以便风险事故发生时得到及时救援。
2.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由于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较多,各种危险化学品发生风险事故所采用的应急处置各有特点,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危险化学品确立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法。
如果有毒有害物料发生泄漏事故污染水体,可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查明污染源,迅速筑土堤拦液流。
(2)在拦液堤或坑内收集到的液体须尽快移到安全密封容器内,操作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3)已进入水体中的液/固体物料处理较困难,常采用适当措施将被污染水体与其它水体隔离,如在较小河流上筑坝将其拦住,将被污染的水抽排到其它水体或污水处理厂。
3.污染事故处理预案
项目使用的原料、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物料等,有较多的有毒有害物料,存在污染事故发生隐患,一旦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漏、严重超标排放等事故,危急人员和环境安全时,迅速采取如下应急救援措施:
(1)发现大量泄漏、严重超标排放事故者应立即向生产调度室报警。
(2)值班调度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查清发生泄漏的部位及严重超标排放点,通知消防救护队前往事故现场开展急救援工作,并向救援指挥部成员报告。
(3)指挥部应立即通知各职能部门按专业分工开展工作,必要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和向相关单位通报情况。
(4)发生泄漏、严重超标排放的单位在报警同时,应组织力量根据泄漏、超标排放化学品的性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控制扩散、减轻污染、确保人员及环境安全。
(5)消防救护队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查明原因、开展救治,针对不同介质、部位及地点,采取消洗等相应措施。
(6)环保人员应迅速查明泄漏、超标排放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的风向、判断扩散的方向,对泄漏点扩散区进行监测分析。
(7)生产、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应会同事故单位查明泄漏部位及影响范围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方案,报告指挥部后实施。
(8)保卫部门应迅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哨,划分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9)医院救护人员应与消防救护队员配合,积极进行现场救治。
(10)抢险抢修队伍应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抢修指令迅速进行堵漏或设备抢修,消除设备故障,防止事故扩大,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和减少损失。
(11)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公司总经理应下令成立生产恢复和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负责消除隐患,落实防范措施,尽快恢复生产,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做好善后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按事故报告程序,向主管部门报告。
因此,严格落实安全预评价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环境风险应急措施、应急预案等提出的相关要求,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8
风险评价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通用规范》中是第二个一级要素,
5.2风险管理
5.2.1范围与评价方法,5.2.2风险评价,5.2.3风险控制,5.2.4隐患治理,5.2.5重大危险源,5.2.6风险信息更新
下面简单谈一下我从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咨询与考评的体会:
第一步 组织企业的风险评价小组,由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组成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制定企业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第二步 首先是根据所从事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确定本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
第三步 确定风险评价范围,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第四步 确定评价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
目前企业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为工作危害分析(JHA)与安全检查表(SCL)法,其中首先要确定企业的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以进行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的分析,确定风险度,最后确定重大风险,并根据确定的重大风险的优先控制顺序确定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度R= L×S (L、S均采用1-5级)

其中R为20-25时,为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应立即整改;
R为15-16时,为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应立即或近期整改;
R为9-12时,为中等风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和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
R为4-8时,为可接受风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要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R<4时,为轻微或忽略的风险,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要保存记录

其中,风险分析要具体到主要的设备、作业活动、检维修等非常规活动,以及重要的公用设施。
第五步 有新的法规、标准或企业的情况变更时定期更新风险评价的信息。
时间有限,如有其他问题,我们可继续联系。[email protecte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