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而外国恰好是二十四小时,十二的倍数,巧合?

如题所述

古代中国的“时辰”和外国的“时间”计量不一样,古代中国一个时辰等于外国两个小时,所以古代中国一天也是24个小时没有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7
很简单,一天的时间是一定的。古人通过观测天象和计算得出一天的大概时间刚好被12整除(平分),而且按12和24的分法,时间既不是很长,也并不是很短。
第2个回答  2011-01-17
天干地支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3689.htm

第3个回答  2011-01-17
地球本来就是24小时转一圈啊,这只能说明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1-17
本质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大约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的12倍,因此12这个数对人类的计时和历法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月圆月缺和四季的更叠,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分别用12地支来表示。然后取“12”这个数字,将一天分为12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辰。
而西方二十四小时制的鼻祖是古埃及人,他们同样通过太阳与月亮位置的周期变化得到12这个数字;将白天分为12等分,晚上分为12等分,即24小时。
必然吧,不算巧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