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什么习俗?

如题所述

立秋的讲究有:
1、宜祛暑滋阴,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
2、调理脾胃,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3、心理调适,昼夜温差的展开,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都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里烦躁、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低温抑郁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3

立秋是每年8月7日或8日。立秋代表着暑去凉来,秋天开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立秋习俗

1、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着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产已经过去,到了秋天了,可以稍微松口气歇一歇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夏天多会“夏瘦”,秋天到来,多躺一躺,有利于把夏天瘦掉的肉长回来。

3、摸秋

江苏盐城北部地区有一个“摸秋”的习俗。在立秋前一天晚上,人们可以在公共或私人果园里随意摘取各种水果,而无论损失多少主人都不会生气。有些果园主人甚至还会专门为晚上来摸秋的客人准备许多成熟的水果。

4、啃秋

“啃秋”,也称为“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其实在入秋时节多吃果蔬,也可以起到防秋燥的效果。

5、秋忙会

秋忙会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杂货市等,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6、秋社节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7、洗秋澡

立秋这天,还有洗秋澡习俗。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洗秋澡的目的是防止生秋痱子。因为立秋之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盛夏的一些疾病如痱子等还会存在。

8、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9、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10、吃饺子

立秋吃饺子是因为有“立秋贴秋膘”的说法。立秋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北方地区民间普遍流行“贴秋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鸭或红烧鱼等。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吃饺子也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6-26

立秋是古代“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除此之外立秋还有各种各样的民间习俗,因为我们不常过所以不是很了解,那么立秋的习俗有哪些呢? 想知道立秋有哪些习俗,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一、戴秋叶:寓报平安

在民间,有在立秋戴揪叶的习俗,秘叶就是橄树的叶子,揪树最可以长到3丈,橄叶嫩时时红色,老后只有叶柄是红的,在古时人们认为立秋戴揪叶可保一方平安,《临安岁时记》中就有记载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揪叶,以应时序。

戴秋叶的习俗现在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都还有传承,如河南郑县在立秋时节男女都要戴秋叶,在山东地区的人们会去捡来揪叶,剪成各种花样,有的拿来佩戴在胸前,有的用来插在头上。立秋戴树叶,意味着秋天来临。

二、贴秋膘: 大鱼大肉进补

据说在民间流行在秋天称体重,这一天称体重会和立夏时候的体重相比,体重轻了就叫做“苦夏”,在以前人们总会用胖瘦来衡量健康,所以对于瘦了的人就要进行“大补”,而补的办法就叫做“贴秋膘”,也就是吃很多好的食物来补,所以立秋很多人就选择“以肉贴膘”。

“贴秋膘”这个习俗源于北方的农村,据说在以前农村的生活条件差,很多农民夏季都忙于农活对他们的精神损害较大,所以立秋到来,为了给这些辛勤劳作的人补身体,就会做比较丰盛的食物给他们吃,所以就叫作“贴秋膘”。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村也变成了城市,所以这一习俗也被流传开来。

三、摸秋: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

那什么叫“摸秋”呢? 这句话又是啥意思呢? 摸秋是指在民间,立秋这天人们会结伴而行去到别人的菜园子“摸”各种瓜果蔬菜,这种行为在立秋那天不叫“偷”,而叫“摸”,那“丢秋不追究”则是指被“摸!走瓜果蔬菜的人家也不会因此而去追究这些人,因为在民间“丢秋”还寓意着吉利,所以不管对于“摸秋”的人还是“丢秋”的人,只要是在立秋这天都是被允许的,但是过了立秋这种行为就叫做偷了。

四、咬秋: 吃西瓜防病,吃饺子五谷丰登

在民间还有“咬秋”的习俗,“咬秋”也叫“咬瓜”立秋意味着即将进入秋天,天气开始慢慢转凉,西瓜也就变少了,在北京地区的人们在立秋这天早上会吃甜瓜,晚上吃西瓜,在江苏地区的人们也会在立秋吃西瓜,认为这样可以防治生秋痒子:而在天津各地认为立秋吃西瓜认为可以避免拉肚子。

五、秋社:祭祀土地神

这个习俗源于汉代,在古时立秋意味着收获老百姓在收割完粮食以后,人们为了感谢上天的恩赐,会聚在一起举行祭祀仪式,除了感谢之外还会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能大获丰收,现在这种习俗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都还存在。


以上是我整理的“立秋的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6-30

立秋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人们有一些与立秋相关的传统习俗,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

    吃秋果:立秋时节正值果实成熟的季节,人们会品尝各种秋果,如苹果、葡萄、柿子等。吃秋果象征着丰收和美好的季节来临。

    乞巧节:立秋后的初七是传统的乞巧节,在这一天,女孩子会庆祝和祈福自己的巧艺和姻缘。她们会在户外摆放七色彩线,织成五彩线绳,同时还会祈求智慧和嫁得好。

    赏菊花:立秋时节,菊花开始盛开,人们会前往公园或菊花展览园观赏花朵。菊花被视为秋季的象征,也寓意着坚韧、忠诚和高洁的品质。

    送秋衣:在立秋这天,人们会互相赠送秋衣,意为迎接秋天的到来,同时也寓意着关心和温暖的表达。

    农耕活动:立秋是农作物成熟收割的季节,人们会开始收获、晾晒和储存粮食。同时,也要开始种植秋季作物,如小麦、油菜等。

    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立秋的庆祝和对丰收、美好生活的期盼。不同地区的习俗会有所差异,但共同体现了人们对季节变迁和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尊重。

第4个回答  2023-06-30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8月7日或8日。它标志着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立秋这一天,人们会有一些特定的习俗和庆祝方式,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

立秋的节日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在古代,农民们非常重视农事,因此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庆祝和祭祀活动。立秋的到来意味着夏季的结束,农民们开始准备收获秋季的农作物。因此,立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会庆祝并祈求丰收和平安。

立秋的相关典故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诗经》中的《秋风辞》。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秋季的喜爱和对丰收的期待。另外,立秋也与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有关,它属于金行,象征着收敛和收获。

立秋的寓意主要是丰收和转变。夏季的结束意味着秋季的开始,人们希望在秋季能够有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时,立秋也象征着自然界的转变,从炎热的夏季过渡到凉爽的秋季。

在庆祝立秋的方式上,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首先,人们会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丰收和平安。其次,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风筝、观赏花灯等。此外,人们还会品尝一些与立秋有关的食物,如柿子、葡萄、苹果等,这些水果都是秋季的特产。

除了以上的庆祝方式,立秋还有一些相关的扩展活动。例如,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开始制作蜡烛,这是因为秋季的天气逐渐变凉,蜡烛可以提供光亮和温暖。此外,人们还会在立秋这一天开始收集各种草药和植物,用于制作中药或进行养生。

总之,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会通过祭祀、庆祝和各种活动来迎接秋季的到来。立秋的习俗和庆祝方式丰富多样,寓意着丰收和转变。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传统,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相似回答